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情感>情感问题 > 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2018年11月29日 18:38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惠安笔架山,重生风流王,储波儿子

  随着心理学越来越大众化,大家也开始对一些心理学概念有所了解。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吗?恋了父母,真的正常吗?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一、什么是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指的是男性依恋母亲,仇视父亲的心理。提出这一概念的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里面的人物。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也创作了著名的戏剧《俄狄浦斯王》。在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忒拜(thebe)国王拉伊俄斯(laius)和王后伊俄卡斯忒(jocasta)的儿子。由于拉伊俄斯遭到仇家的诅咒,故而俄狄浦斯出生时,神谕暗示俄狄浦斯长大后将弑父娶母。拉伊俄斯为了避免甚于的应验,就让牧人把俄狄浦斯弃于野外。牧人心生不忍,将婴儿托付给科林斯(corinth)的国王波吕波斯(polybus)抚养。不料俄狄浦斯长大后也得知了这一神谕,为了避免悲剧发生,错把波吕波斯当生父的他离开了科林斯。在旅途中,他与亲生父亲拉伊俄斯发生冲突并杀死了他。当时的忒拜为人面狮身的怪物斯芬克斯(sphinx)所困。俄狄浦斯成功地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解救了忒拜。于是忒拜人拥立俄狄浦斯为国王,并让他娶前国王的妻子伊俄卡斯忒为妻。可后来,忒拜发生瘟疫,神谕指示,只有把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抓出,忒拜才能恢复平静。最终,俄狄浦斯发现自己在旅途中杀害的老人正是拉伊俄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妻子伊俄卡斯忒就是自己的生母。伊俄卡斯忒在羞愧中上吊自杀,俄狄浦斯也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想要对抗命运,却落入了命运的圈套。根据这一故事,弗洛伊德用“恋母情结”来指代儿子心中对母亲的爱恋和对父亲的敌视这一心理倾向。这一情结发生在“性器期”(phallic stage),也就是3—7岁这段时间。如若男孩幼年时的这一情结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就容易引发神经症和精神问题。

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二、什么是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又称“厄勒克特拉情结”,也是与希腊神话有关。厄勒克特拉是迈锡尼(mycenae)国王阿伽门农(agamemnon)的女儿。阿伽门农率领军队远征特洛伊,十年之后胜利归来却被其妻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与情夫埃奎斯托(aegisthus)杀害。热爱父亲的厄勒克特拉誓言要为父亲报仇。吕泰涅斯特拉和埃奎斯托统治了迈锡尼,并且把厄勒克特拉嫁到远方。厄勒克特拉的弟弟欧瑞斯忒斯(orestes)则被好心的仆人秘密送出国。最终厄勒克特拉和欧瑞斯忒斯成功地杀死了母亲和篡位者埃奎斯托,替父亲报了仇。恋父情结指的是女孩恋父仇母的心里倾向,也是发生在3—7岁左右。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女孩在性器期意识到自己没有男性器官,因而嫉恨母亲独占父亲,也是因为恋了父亲才会有这种心理。

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作为心理学术语,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是否真实地存在,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中发挥作用。譬如,弗洛伊德指出哈姆雷特迟迟不愿动手杀死叔父的原因并非是他缺乏行动能力,因为哈姆雷特在杀死偷听他谈话的大臣时毫不手软。令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是他隐秘的恋母倾向,叔父做的不过是他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所以,由于内疚感作祟,哈姆雷特迟迟没有复仇。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创作悲剧《悲悼》时,也有意识地运用了这两个概念。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你有什么高见呢,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