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历史>风云人物 > 王安石之子 北宋著名政治家王雱简介

王安石之子 北宋著名政治家王雱简介

2018年12月04日 18:17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杨恒均凤凰博客,bsmi认证,大团结章节目录阅读

  王雱[pāng](1044-1076年),字元泽,江右民系,之子。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

image.png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者。年少聪敏,擅作书论事,著有《论语解》、《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王元泽尔雅》、《训传》、《南华真经新传》、《佛书义解》。神宗时曾任职太子中允、祟政殿说书,受诏撰《诗》、《书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书成,迁龙图阁直学士,以病辞不拜。卒时才三十三,特赠左谏议大夫。

  世称王安礼、、王雱为“临川三王”。

  简介

  王雱[pāng](1044-1076):汉族,字元泽,临川人,王安石之子,北宋文学家,儒家、道家学者。

  王雱自幼敏悟。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20岁前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历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尉、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天章阁待制兼侍读。雱气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尝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亦数万言。邓绾、荐之于神宗,召见,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受诏撰《书义》、《诗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熙宁九年(1076年)迁龙图阁直学士,因病未上任,不久因病疽病故,年三十三。特赠左谏议大夫。政和三年(1113年),诏封王安石舒王,配享;封雱临川伯,从祀。

image.png

  王雱才高志远。积极支持其父,为确立变法的理论依据,参与修撰《诗》、《书》、《周官》三经新义。善属文,议论刻深,有决断,尝称为豪杰之士,对不用命之臣当诛之。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执政,设置三司条例司为新法主持机构,任用太子中允程颢为僚属。一天盛署,安石与程颢在家中对坐议事,王雱赤着脚,披头散发,手中拿着妇人的冠帽走了出来。问父亲道:“你们在谈些什么?”王安石说:“因为新法数次受到人为的阻挠,正与程君商量呢。”王雱以一种极为轻慢的姿势坐下,然后大大咧咧地嚷道:“砍、的头于市,则新法就可实行了。”安石马上说:“我儿说得不对。”程颢正色道:“正与你爸讨论国家大事,子弟不应干预。请退下。”王雱才怏怏不乐地走了。

image.png

  王雱工于诗词。他的诗词写得清新自然,颇有父风,《全宋词》、《江西诗征》及《宋诗纪事》存词2首、诗5首。刘克庄谓其诗不满百,像“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绝句》),殊有“乃翁思致”(《后村诗话》续集卷四)。词作不多,《眼儿媚》词有“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之句;《倦寻芳》词有“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之句,清新婉倩,人所不能及(《词苑萃编》卷四引《古今词话》)。还致力于道佛两家思想的探索,并有不少新的创见。薛砺若《宋词通论》:“王雱词虽不多见,然较介甫蕴藉婉媚多矣。足见当年临川家学一斑。”(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思想

  王雱明确认为老子是“大圣人”④,其言与“相为终始”⑤,并主张在当时应“以老氏为正”,⑥可谓对老子是。《老子注》和《南华真经新传》,是了解这个早慧的才华四溢的思想家的重要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你有什么高见呢,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