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编程 > 软件设计 > 领域驱动

从0到1搭建后端架构的演进(MVC,服务拆分,微服务,领域驱动)

169人参与2021-08-23

产品是一款服务于人力资源的saas在线服务,面向hr有web android/ios 小程序多个客户端

后端采用restful风格api来提供服务。主要使用python语言,方便快速迭代。

架构的演进经历了4个大的阶段:

一、mvc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后端同事不超过5个,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实现产品的原型,没有太多的考虑架构

使用django来快速实现功能,db的表结构设计好之后,抽象出功能view

由于产品设计也很不完善,后端需要很多的预留设计,避免产品逻辑的变更带来整个表结构的变动

在这个阶段代码上最重要的是确定适合团队的代码规范,代码检查规则。

辞职腾讯去了小公司,从0到1搭建后端架构,工资就翻倍了

整体上架构如上图

问题与优化方式:

随着开发的功能越来越多,django下的app也越来越多,这就带了发布上的不方便,每次发布版本都需要重启所有的django服务,如果发布遇到问题,只能加班解决了。而且单个django工程下的代码量也越来越多,不好维护。

二、服务拆分

随着后端团队的壮大,分给每个同事的需求也越来越细

如果继续在一个工程里面开发所有的代码,维护起来的代价太高

而我们的上一个架构中在django里面已经按模块划分了一个个app

app内高类聚,app之间低耦合,这就为服务的拆分带来了便利。

拆分的过程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初期的拆分只是代码的分离

把公用的代码抽离出来实现一个公用的python库,数据库,redis还是共用,随着负载的增加,数据库也做了多实例。

辞职腾讯去了小公司,从0到1搭建后端架构,工资就翻倍了

如上图,服务之间尽量避免相互调用,需要交互的地方采用http请求的方式,内网的调用使用hosts指向内网地址。

问题与优化方式:

三、微服务架构

辞职腾讯去了小公司,从0到1搭建后端架构,工资就翻倍了

为了解决相互调用的问题,维护了一个基于gevent+msgpack的rpc服务框架doge,借助于etcd做服务治理,并在rpc客户端实现了限流,高可用,负载均衡这些功能。

饿了么维护一个纯python实现的thrift协议框架thriftpy,并提供很多配套的工具, 如果团队足够大,这一套rpc方案其实是合适的,但是我们的团队人手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推广这一整套学习成本高昂的方案。

最终我们开发了类duboo的rpc框架doge,代码主要参考了weibo开源的motan。

四、领域驱动设计

辞职腾讯去了小公司,从0到1搭建后端架构,工资就翻倍了

在我离职时领域驱动设计还在学习设计阶段,还没有落地,但是我相信前公司的后端架构一定会往这个方向继续演进。

service mesh这种新一代的微服务架构正在成为主流,虽然现在的工作与微服务无关了,但是也还会继续关注学习。

架构的设计,技术的选型,不能完全按照流行的技术走,最终还是服务于产品,服务于客户的需求。设计过程中由于团队,人员的结构问题,有很多的妥协之处,如何在妥协中找到最优解才是最大的挑战,更多相关问题的讨论,请大家持续关注移动技术网!

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点此进行留言回复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DDD实践反思

07-02

[译文]Domain Driven Design Reference(一)—— 前言

05-18

DDD领域驱动设计实战-分层架构

01-13

2018-01-19 Xtext试用: 快速实现简单领域专用语言(DSL)

03-08

CQRS之旅——旅程5(准备发布V1版本)

06-24

从零开始使用CodeArt实践最佳领域驱动开发(二)

01-04

从零开始使用CodeArt实践最佳领域驱动开发(四)

01-04

简单的学习,实现,领域事件,事件存储,事件溯源

11-2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