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四季>秋季养生 > 秋季如何养生 初秋应该祛湿健脾

秋季如何养生 初秋应该祛湿健脾

2018年04月24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秋季如何养生   一、初秋祛湿健脾   常喝山药薏米粥,穿衣别太多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

  秋季如何养生

  一、初秋祛湿健脾

  常喝山药薏米粥,穿衣别太多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因此,初秋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立秋后可适当多吃些薏仁、莲子、山药、扁豆、白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粥,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赤豆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有健脾胃化湿的功效。

  此外,山药山楂粥也不错,可取山药50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块状,山楂洗净,剖开去核,加粳米一起加水煮粥食用,有健脾胃消食的作用。

  初秋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较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老人、小孩及免疫力低下的人易受凉感冒。

  二、中秋防燥润肺

  喝杯五汁饮,慢跑一小时

  中秋季节,暑热散尽,天气逐渐变冷,加上气候干燥,很多人常常会有口干舌燥、口角炎、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燥热表现。此时要注意防燥润肺。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生梨、荸荠、柚、银耳、甘蔗等。其中,五汁饮是比较经典的一款养生茶,将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分,将5种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金秋时节也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但不能剧烈运动,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其中,散步、慢跑就是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每天晚饭后约上三五个家人朋友一起,散步或慢跑半个小时左右,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等。

秋季如何养生 初秋应该祛湿健脾

  三、深秋防寒护血管

  红花水泡脚,喝点三七粉

  深秋已经接近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寒邪从体表往更深度的脉络侵袭,血管遇冷容易发生痉挛、淤堵等,此时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此,深秋养生要特别注重防寒保暖,保护血管,特别是下肢、末端、静脉等离部位。

  比如用红花水泡脚就是不错的选择。用红花20克、当归20克、桂枝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汤,每天下午或晚饭后一小时后泡脚,有散寒、通络、活血的作用。提醒有脚气的人就不要泡了,容易造成感染。

  此外,中医认为老人易淤,老年人由于上了年纪,血管容易发生瘀堵,血液代谢缓慢,此时不妨每天喝点三七粉,每次2克,用温开水冲服,每天喝2次,活血化瘀的功效很不错。

  秋季养生要点

  一、暖颈

  寒凉让颈椎病雪上加霜

  办公室一族得颈椎病的不在少数,长时间保持低头或固定姿势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长期僵持,会引起慢性劳损。脖子本身就很娇贵,再加上有慢性劳损的底子,因此,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

  方法:一条围巾顶一条棉被

  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带条围巾或者穿高领衫等,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此外,还可以做做扩胸仰头抻筋骨的动作。即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面,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颈与手臂形成“抵抗”之势,这样可以锻炼头颈部的肌肉。

  二、暖腰

  先天之本喜暖怕寒

  腰是人的“一把手”。老年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在阴雨天会加重。而对女性而言,由于处于带脉区,腰部受寒引起的气滞血瘀,会影响卵巢等生殖系统的机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方法:搓手按摩肾俞穴

  除了借助戴腰围增加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双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热后,把手掌直接捂在肾俞穴上,用手掌上的热量来温暖腰肾,同时双手顺时针按揉。肾俞穴就是我们俗称的“腰眼”,是护肾的重要穴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三、暖脚

  寒邪生于足下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因此,古语有云:白露不露脚,说的就是在白露节气(9月7日)后,人就不能再光着脚穿鞋,需要穿上袜子,防止受寒。此外,除了穿上厚袜子外,泡脚也是保护脚踝的很好方式。

  方法:药浴泡脚效果佳

  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不烫手)。泡脚时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其中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此外,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询问医生。

  结束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秋季养生的知识,希望上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的知识,请继续关注。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