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疾病>常见疾病 >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糖尿病的六大治疗误区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糖尿病的六大治疗误区

2018年04月24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中药根治糖尿病   比如某中药产品自称为“首家攻克糖尿病治疗难题”……   医学界目前还没有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中药根治糖尿病

  比如某中药产品自称为“首家攻克糖尿病治疗难题”……

  医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同样如此。中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药性复杂,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比较共同的认识是: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那些自称能根治糖尿病的“中药”是不存在的。

  误区二:糖尿病人不用终身服药

  “中国首个摆脱糖尿病终身服药的科技产品研制成功”……真的如此吗?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当然需要长期用药,而许多病友盲目听信别人的传言,轻信服用某某药就可摆脱终身服药。

  有人因擅自停药,突发脑溢血、脑梗、冠心病等。糖尿病是需终身服药的,不过在什么阶段用什么药物治疗是有差异的,需要由专业医生指导。>>>

  误区三:中药快速降糖

  “中药降糖快速,无毒副作用”、“中药快速降糖,同时防治并发症”,真的吗?

  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

  对于广告中宣称的中药能快速降血糖的药物不能相信,因为它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用药剂量过大;二是标明的成分与实际不符,即产品中含有西药成分但不标明。

  误区四:糖尿病人无需控制饮食

  有些拿糖尿病人来宣传,称“老妈敢大口大口吃西瓜了”、“糖尿病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能吗?

  世界上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中的领头马就是“饮食”,可见其重要性。如果谁说糖尿病人无需控制饮食,那是不负责的。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人尤其要控制主食的量,一天不能超过5两主食,不吃快速升糖的饭菜,如大米粥,要多选粗杂粮;如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等。水果应选含糖低的,如樱桃、菠萝、柚子等,并且最好在两餐间食用。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糖尿病的六大治疗误区

  误区五:降糖药能治并发症

  降糖药只能降低血糖,对并发症的治疗无效。第二点,糖尿病人不要轻信降下血糖,就不得并发症的传言。

  原因很简单,血糖的每一次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像药物、饮食、运动、情绪等,每一次血糖的升高,都会对血管、神经、代谢系统造成一定损伤。

  高血糖可以通过降糖药降下来,而身体的各个脏器所受到的伤害降糖药却无力解决,如眼底病变、手脚麻木、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相继出现。

  误区六:蜂胶黄酮含量越高,防治并发症效果越好

  蜂胶对糖尿病人有辅助调理作用,但也有大量的假冒伪劣蜂胶在市场以次充好。比如,宣称黄酮含量越高的蜂胶,防治并发症效果越好,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蜂胶的综合功效,是靠其多种珍贵成分的综合作用,而黄酮只是其中的一种。

  另外,纯正蜂胶黄酮的含量也相对固定,一般在1.5mg/100g左右。如果一种蜂胶黄酮含量很高,很有可能有添加其他物质,如杨树芽提取物、甘草等,虽然它们的黄酮含量很高,但药用价值相差甚远。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

  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例如如下几种情况:过度兴奋、过度体力活动、发热、感染、大出血、创伤、手术、麻醉、昏迷等,都有可能造成应激激素增多、糖耐量下降、血糖飙升等暂时性的血糖变化。

  那么,是不是血糖高也不用管呢?医生解释,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危害也不是高血糖,而是血粘度增高。临床发现,肝硬化的病人出现了高血糖症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出现了高血糖症状,癌病人出现了高血糖症状;其结局没有出现冠心病、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管栓塞性并发症,因为这些原发疾病没有血粘度增高的现像。

  而糖尿病,不仅仅是高血糖的问题,还有一个血糖的去向问题,其实,在代谢过程中,降糖药物把血糖也变成了脂肪。这些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就造成了动脉硬化,也就必然造成栓塞。也就是说,长期血糖和血脂处于较高的位置时,就会导致患者引发冠心病、高血压及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加强控制好血糖和血脂,并积极采取科学的手术治疗,避免危害发生。

  结束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糖尿病的知识,看完上面这篇文章,大家应该对糖尿病更加了解了吧,对那些常见的糖尿病的治疗误区有所了解。希望上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请继续关注。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