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科技>人工智能>无人机 > 无人机:“互联网+”的新利器

无人机:“互联网+”的新利器

2018年04月25日  | 移动技术网科技  | 我要评论

近日消息,河南洛阳高考无人机大显身手,无人机开始进入民用通信领域,而“无人机”已开始在“互联网+”行业应用中频频发力,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可以在哪些行业重点应用?是否可以形成成本利润中心?我们不妨一起走近无人机,聚焦无人机!

一、高考无人机

高考防作弊无人机属于无线电监测无人机,最远可以飞到近千公尺,空中续航力能达半个小时,且能在高空中全方位捕捉无线电信号,揪出破坏考试正常秩序的“幽灵电波”。

据媒体深入了解,这种六旋翼无人机能“全频捕捉”无线电信号,并实施跟踪、定位。最远可以飞近千米,能够在500米高的“理想工作高度”长时间悬停并进行360度旋转、扫描,空中续航力能达半个小时,能抗4-5级大风。

无人机的操作软件界面上有一个类似于“心电图”走势的“波纹显示器”及测试地附近的地图。附近一旦出现可疑信号,“心电图”便会产生相应的波动,且通过定位,系统可以迅速、准确地为工作人员提供发射源所在的参考位置。

二、无人机分类应用

三、“互联网+”民用无人机

四、民用无人机监管政策

五、民用无人机未来展望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