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脚本编程>Lua > Lua的函数环境、包实例讲解

Lua的函数环境、包实例讲解

2017年12月08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unction foo()    print(g or "no g defined!") end foo() setf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unction foo()
   print(g or "no g defined!")
end
foo()
setfenv(foo, { g = 100, print = print }) --设置foo的环境为表{ g=100, ...}
foo()
print(g or "no g defined!")
--no g defined!
--100
--no g defined!

定义:函数环境就是函数在执行时所见的全局变量的集合,以一个表来承载。

说明:每个函数都可以有自己的环境,可以通过setfenv来显示的指定一个函数的环境。如果不显示的指定,函数的环境缺省为定义该函数的函数的环境。在前面的代码中,函数foo的缺省环境里没有定义变量g,因此第一次执行foo, g为nil,表达式g or "no g defined!"的值就是"no g defined!"。随后,foo被指定了一个环境 { g = 100, print = print }。这个环境定义了(全局)变量g,以及打印函数print,因此第二次执行foo,g的值就是100。但是在定义函数foo的函数的环境下,g仍然是一个未定义的变量。

应用:函数环境的作用很多,利用它可以实现函数执行的“安全沙箱”;另外lua的包的实现也依赖它。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ypack.lua:
module(..., package.seeall) --定义包
ver = "0.1 alpha"
function afuninmypack()
    print("hello!")
end
_g.afuncfrommypack = afuninmypack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testp.lua:
pack = require "mypack" --导入包
print(ver or "no ver defined!")
print(pack.ver)
print(afuninmypack or "no afuninmypack defined!")
pack.afuninmypack()
print(afuncfrommypack or "no afuncfrommypack defined!")
afuncfrommypack()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执行testp.lua结果
no ver defined!
0.1 alpha
no afuninmypack defined!
hello!
function: 0068cb50
hello!

定义:包是一种组织代码的方式。

实现方式:一般在一个lua文件内以module函数开始定义一个包。module同时定义了一个新的包的函数环境,以使在此包中定义的全局变量都在这个环境中,而非使用包的函数的环境中。理解这一点非常关键。以前面的代码为例, “module(..., package.seeall)”的意思是定义一个包,包的名字与定义包的文件的名字相同(除去文件名后缀,在前面的代码中,就是“mypack”),并且在包的函数环境里可以访问使用包的函数环境(比如,包的实现使用了print,这个变量没有在包里定义,而是定义在使用包的外部环境中)。

使用方式:一般用require函数来导入一个包,要导入的包必须被置于包路径(packagepath)上。包路径可以通过package.path或者环境变量来设定。一般来说,当前工作路径总是在包路径中。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