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数据库>Mysql > MySQL中二进制与重做日志文件的基本概念学习教程

MySQL中二进制与重做日志文件的基本概念学习教程

2017年12月12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二进制日志
二进制日志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执行更改的操作,二进制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

1、恢复(recovery)2、复制(replication)

二进制日志的启动:配置参数log-bin[=name],如果不指定name,则默认二进制日志文件名为主机名,后缀名为二级制日志的序列号,所在路径为数据库所在目录。

以index为后缀的文件为二进制日志的索引文件,用来存储过往生产的二进制日志。

和二进制日志相关的参数:

max_binlog_size、binlog_cache_size、sync_binlog、binlog-do-db、binlog-ignore-db、log-slave-update、binlog_format

max_binlog_size,该参数指定了单个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最大值,如果超过该值,则产生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后缀名+1,并记录到.index文件,从mysql5.0开始的默认值为1073741824,代表1g。

mysql5.5的默认值

20151124100730266.png (462×152)

当使用事务的存储引擎innodb时,所有未提交的事务会记录到一个缓存中,等待事务提交时,直接将缓冲中的二进制日志写入二进制日志文件,而该缓冲的大小由binlog_cache_size决定,默认大小为32kb,此外,binlog_cache_size是基于回话的,也就是,当一个线程开始一个事务时,mysql会自动分配一个大小为binlog_cache_size的缓存,因此该值得设置需要相当小心,可以通过show global status 查看binlog_cache_use、binlog_cache_disk_use的状态,可以判断当前binlog_cache_size的设置是否合适。

binlog_cache_size的默认大小为32kb

20151124100751510.png (365×121)

参数sync_binlog=[n]表示每写缓存多少次就同步到磁盘,如果将n设置为1,则表示采用同步写磁盘的方式来写二进制日志,该参数很重要,这个以后还会提到。值得注意的是,在将该参数设置为1时,也应该将innodb_support_xa设为1来解决,这可以确保二进制日志和innodb存储引擎数据文件的同步。

参数binlog-do-db和binlog-ignore-db表示需要写入或者忽略写入哪些库的日志,默认值为空,则表示将所有库的日志同步到二进制日志。

log-slave-update该参数在搭建master=>slave=>slave的架构时,需要配置。

binlog_format参数也特别重要。从mysql5.1版本开始引入这个参数,该参数可以设置的值有statement\、row、mixed;

(1)statement格式和之前的mysql版本一样,二进制日志文件记录的是日志的逻辑失sql语句。

(2)在row格式下,二进制日志记录的不再是简单的sql语句了,而是记录表的行更改情况,此时可以将innodb的事务隔离基本设为read committed,以获得更好的并发性。

(3)mixed格式下,mysql默认采用的statement格式进行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记录,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会使用row格式,可能的情况包括:

1)表的存储引擎为ndb,这时对于表的dml操作都会以row格式记录

2)使用了uuid()、user()、current_user()、found_rows()、row_count()等不确定函数

3)使用了insert delay语句

4)使用了用户定义函数

5)使用了临时表

重做日志
mysql默认情况下会有两个文件: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这两个文件就是重做日志文件,或者事务日志。

重做日志的目的:万一实例或者介质失败,重做日志文件就能派上用场。

每个innodb存储引擎至少有一个重做日志文件组,每个文件组下至少有2个重做日志文件,如默认的ib_logfile0、ib_logfile1。innodb存储引擎先写重做日志文件1,当达到文件的最后时,会切换至重做日志文件2,当重做日志文件2也被写满时,会再被切换到重做日志文件1中。

影响重做日志的参数:

innodb_log_file_size、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影响着重做日志文件的属性。

20151124100900352.png (695×286)

重做日志与二进制日志的区别:

1)二进制日志会记录所有与mysql有关的日志记录,包括innodb等其他存储引擎的日志,而innodb存储引擎的重做日志只记录有关其本身的事务日志,

2)记录的内容不容,不管你将二进制日志文件记录的格式设为哪一种,其记录的都是关于一个事务的具体操作内容,而innodb存储引擎的重做日志文件记录的关于每个页的更改的物理情况;

3)写入的时间也不同,二进制日志文件是在事务提交前进行记录的,而在事务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有重做日志条目被写入重做日志文件中。

从日志缓冲写入磁盘上的重做日志文件的条件:

在主线程中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冲写入磁盘的重做日志文件中,不论事务是否提交。另一个触发这个过程是由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控制,表示在提交时,处理重做日志的方式。

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可设的值有0、1、2,0代表当提交事务时,并不将事务的重做日志写入磁盘上的日志文件,而是等待主线程每秒的刷新,而1和2不同的地方在于:1是在commit时将重做日志缓冲同步写到磁盘;2是重做日志异步写到磁盘,即不能完全保证commit时肯定会写入重做日志文件,只是有这个动作。

 值得注意的一点:因为重做日志有个capacity变量,该值代表了最后的检查点不能超过这个阀值。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