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开发语言>JavaScript > V8源码边缘试探-黑魔法指针偏移

V8源码边缘试探-黑魔法指针偏移

2018年07月17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这博客是越来越难写了,参考资料少,难度又高,看到什么写什么吧!

  众多周知,在JavaScript中有几个基本类型,包括字符串、数字、布尔、null、undefined、Symbol,其中大部分都可以在我之前那篇博客(https://www.cnblogs.com/QH-Jimmy/p/9212923.html)中找到,均继承于Primitive类。但是仔细看会发现少了两个,null和undefined呢?这一节,就来探索一下,V8引擎是如何处理null、undefined两种类型的。

  在没有看源码之前,我以为是这样的:

class Null : public Primitive {
public:
    // Type testing.
    bool IsNull() const { return true; }
    // ...
}

  然而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粗暴,V8对null、undefined(实际上还包括了true、false、空字符串)都做了特殊的处理。

  回到故事的起点,是我在研究LoadEnvironment函数的时候发现的。上一篇博客其实就是在讲这个方法,包装完函数名、函数体,最后一步就是配合函数参数来执行函数了,代码如下:

// Bootstrap internal loaders
Local<Value> bootstrapped_loaders;
if (!ExecuteBootstrapper(env, loaders_bootstrapper,
                        arraysize(loaders_bootstrapper_args),
                        loaders_bootstrapper_args,
                        &bootstrapped_loaders)) {
return;
}

  这里的参数分别为:

1、env => 当前V8引擎的环境变量,包含Isolate、context等。

2、loaders_bootstrapper => 函数体

3、arraysize(loaders_bootstrapper_args) => 参数长度,就是4

4、loaders_bootstrapper_args => 参数数组,包括process对象及3个C++内部方法

5、&bootstrapped_loaders => 一个局部变量指针

  参数是啥并不重要,进入方法,源码如下:

static bool ExecuteBootstrapper(Environment* env, Local<Function> bootstrapper,
                                int argc, Local<Value> argv[],
                                Local<Value>* out) {
  bool ret = bootstrapper->Call(
      env->context(), Null(env->isolate()), argc, argv).ToLocal(out);
  if (!ret) {
    env->async_hooks()->clear_async_id_stack();
  }

  return ret;
}

  看起来就像JS里面的call方法,其中函数参数包括context、null、形参数量、形参,当时看到Null觉得比较好奇,就仔细的看了一下实现。

 

  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实现的方式非常有意思,源码如下:

Local<Primitive> Null(Isolate* isolate) {
    typedef internal::Object* S;
    typedef internal::Internals I;
    // 检测当前V8引擎实例是否存活
    I::CheckInitialized(isolate);
    // 核心方法
    S* slot = I::GetRoot(isolate, I::kNullValueRootIndex);
    // 类型强转 直接是Primitive类而不是继承
    return Local<Primitive>(reinterpret_cast<Primitive*>(slot));
}

  只有GetRoot是真正生成null值的地方,注意第二个参数 I::kNullValueRootIndex ,这是一个静态整形值,除去null还有其他几个,所有的类似值定义如下:

static const int kUndefinedValueRootIndex = 4;
static const int kTheHoleValueRootIndex = 5;
static const int kNullValueRootIndex = 6;
static const int kTrueValueRootIndex = 7;
static const int kFalseValueRootIndex = 8;
static const int kEmptyStringRootIndex = 9;

  上面的数字就是区分这几个类型的关键所在,继续进入GetRoot方法:

V8_INLINE static internal::Object** GetRoot(v8::Isolate* isolate,int index) {
    // 获取当前isolate地址并进行必要的空间指针偏移
    // static const int kIsolateRootsOffset = kExternalMemoryLimitOffset + kApiInt64Size + kApiInt64Size + kApiPointerSize + kApiPointerSize;
    uint8_t* addr = reinterpret_cast<uint8_t*>(isolate) + kIsolateRootsOffset;
    // 根据上面的数字以及当前操作系统指针大小进行偏移
    // const int kApiPointerSize = sizeof(void*);  // NOLINT
    return reinterpret_cast<internal::Object**>(addr + index * kApiPointerSize);
}

  这个方法就对应了标题,指针偏移。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正规的null类来生成一个对应的对象,而只是把一个特定的地址当成一个null值。

  敢于用这个方法,是因为对于每一个V8引擎来说isolate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当前引擎下,获取到的isolate地址也是唯一的。

  如果还不明白,我这个灵魂画手会让你明白,超级简单:

  最后返回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就是null,强转成Local<Primitive>也只是为了垃圾回收与类型区分,实际上并不关心这个指针指向什么,因为null本身不存在任何方法可以调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用来做变量重置。

  就这样,只用了很小的空间便生成了一个null值,并且每一次获取都会返回同一个值。

 

  验证的话就很简单了,随意的在node启动代码里加一段:

auto test = Null(env->isolate());

  然后看局部变量的调试框,当前isolate的地址如下:

  第一次指针偏移后,addr的地址为:

  通过简单计算,这个差值是72(16进制的48),跟第一次偏移量大小一致,这里根本不关心指针指向什么东西,所以字符无效也没事。

  第二次偏移后,得到的null地址为:

  通过计算得到差值为48(16进制的30),算一算,刚好是6*8。

  最后对这个地址进行强转,返回一个Local<Primitive>类型的null对象。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