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文学>美文 > 解读我们的一辈子

解读我们的一辈子

2018年08月08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解读我们的一辈子

  有一位博友说,你要不是至情至性的“圣人”,要不就是舞弄文字的“才子”。我偷笑不已,这高帽子戴在我头上就像乞丐穿了件皮大衣一样。其实我是小偷而已,偷了“圣人”的灵魂,偷了“才子”的才情,来充我的门面而已,我就是你家天天见面的邻居,也或许是你瞥一眼觉得不上眼的茫茫人海中的一个陌生人。只是爱用文字解读生活,解读自己而已。

  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读懂自己的人生,首先要读懂自己,读懂自己是一种智慧。许多人穷尽一生也没有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或者读懂了却难以做回自己,一生庸庸碌碌为别人活着,可怜可悲!读懂自己,才能丰富自己去感知世界的美好;读懂自己,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读懂自己,才能带给亲人、朋友最优质的生活和情感。饱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才真正磨砺出生命的精彩,明白了怎样去珍爱自己的生命!在“读”心的过程中,也许会偏离方向,也许会遭遇挫折,也许会中途退缩,但记着适时反省自己,记得坚持,这样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心有情,如果人的前半生经历过一些事,懂得一些道理,明白为人处事的哲学,知道活着的意义,那么这是大幸!很多人处在狂躁中,不能自拔,活得心累,身累,甚至厌世,这是因为他没有读懂自己,没有认清生命本真的意义,有的人没有自知之明,自以为志大才疏,自命不凡,往往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实际上我们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有的人妄自菲薄,缺乏自信,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楚楚可怜的样子,或者根本就将自己的人生过得凄凄惨惨戚戚,其实,生活中,大家都是平等的,谁又比谁高明了多少呢?

  既然站在这个世界上,就要看透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明白生活的真谛,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处在人生的低谷,不要怨天尤人,没必要,真的没必要,我是从荆棘中长大的孩子,是在自怨自艾中不断熬煎成长的那个人,有时候性格会很偏激,有时候冲动,有时候消沉,有时候极端,有时候自卑自怜——但是,在种种挣扎后,我发现,根本没有人真正在乎我的苦与痛,即使在乎也不能帮我走出苦痛的泥淖。一时的同情和怜悯的眼神反而让我陷入了更加不自信的泥潭,反思,反思,才发现,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比别人差得,我也不用仰别人鼻息,我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我是活给自己看的,幸福不幸福自己知道,快不快乐自己懂得,所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有自己明白,也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人生千姿百态,总像云彩般变幻无穷。总是沉醉在不如意中,就会错过很多精彩,学会忘记,学会承受,积极享受世界带给我们的斑斓,哭着求不来真正的快乐,一切快乐也都会被时间冲淡,时过境迁,世事变幻,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生活,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读懂自己,丰富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迸发出活力和激情。也许,只是一种口号,但能做到就是一种心态,心态好了,一切就看开了,自己也就不会那么累了。

  以前,我有时候扮演的是一个愤世嫉俗的“疯子”,认为某某人如何如何啦,某件事情怎样怎样啦,简直“天下唯我君子”的架势;有时候扮演的是一个自卑自怜,一无是处的“傻瓜”,仿佛活着也是一种罪过;有时候扮演的是一个侃侃而谈的“能人”,觉得有些人对我不好,有些事不如意,说到动情处大有“天下人皆负我”的架势;心浮气躁,三心二意,什么事情都是浅尝辄止,结果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半生一无所获。好在,我爱读书,懂得调适自己;好在,有贵人指点,自己也还没笨到不可教的地步,所以,年龄不算小,但心智却才刚刚成长,学着笑看生活,试着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人生旅途中,正确认识自己,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责任和义务之外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读懂自己,一切皆身外之物,忘记世间的纷繁,看淡爱恨情愁,了却孤寂哀怨,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缘分来了,该爱的就爱着,该忘的就忘了,浮云怎能留得住?如果时刻让自己内心里滋生出一种平和,一种欢畅,一种坦然之情绪,那,这个世界还有哪儿会让你伤痛的丢失了自己?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间,世俗再喧嚣,名利再诱惑,哪一种不是过眼烟云?在这恩恩怨怨的红尘中,你能留住多少真爱?读懂这个世界,告诉自己怎样面对,早悟早轻松,自然、随意、快乐的沐浴阳光雨露,坦然、真诚、淡然地接受属于自己的生活,也许明白这些会蝶蛹破茧,抑或是凤凰涅磐。但是,能明白这些就是成熟,明白这些并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那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能够积极的追求自己想要的,那生活才会对我们开怀大笑。不信,你就试试?

  朋友,静静地停下来,快乐地品味生活,感悟生活,读懂自己,积极地面对人生,让我们在面对生命里每一个重要的人的时候,轻轻洒脱一笑;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能够平淡、坦然,没有遗憾!

  延伸阅读:看透人生,才能洞若观火

  看透人生,才能洞若观火。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眼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世事的变化能洞若观火。看淡人生,才能超然物外。人生的真谛应最终归结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归属感上。这样才能生于物而又超然物外。

  人生就是这样,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人这一生中,最不能忘记的是在你困难时拉你一把的人;最不能结交的是在你失败时藐视你的人;最不能相信的是在你成功时吹捧你的人;最不能抛弃的是和你同创业共患难的人;最不能爱的是不看重你人格的人。

  人生的高度,是自信撑起来的。人与人相比,只有境遇的不同,成功者,也不是三头六臂之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欠缺成功的筹码,而是欠缺自信。所有的路,只有脚踩上去了才知远近和曲折。敢走第一步并坚持就是自信。认为自己不行,你就真的永远不行了。自信,是人最大的潜能。

  人生三境界:看远,才能览物于胸;看透,才能洞若观火;看淡,才能超然物外。看远人生,才能览物于胸。只有志向高远,人生才会有前进航标,再插上执着的翅膀,便能愈飞愈高,穷千里,览万物。

  我希望,人间的真情都能得到真诚的回报,我期冀,所有的付出都能有丰硕的馈赠,我祈愿,世间的美好都是因为爱心的体现而流光溢彩、异彩纷呈。良心,也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动人、最宝贵、最不能摈弃的人性之本。

  心象掉进陷井的困兽一样,挣扎着要去伤人,更害怕被人伤。没有人来捕杀它,更没有人来拯救它。命运就是这样安排它血淋淋的、孤零零的离开这个世界。命运的安排虽然残酷,但是也应该得。再大的不幸降临,也没有谁会冤枉。心象贪婪的鱼,已经吃满了一肚的鱼钩。沉落到水底,是根本无法逃避的结局。

  有的心累得象百岁老人,不愿再去拥有明天的痛苦。拒绝人搀,拒绝人扶,决心到此止步。哀莫大于心死。别人有此灵丹,坏人硬说是毒药。端着一碗开水和着茶叶末,说是喝了就能心活。一旦谎言揭穿,坏人烟消云散。剩下闪闪灵丹,和无穷遗憾。愿世间无灵丹,灵丹装满人心间!

  心坏了,人只是一堆肉。虽然还能行动,但是已经不是在生活。道德润滑着心,失去道德人心必废。道德好象心与心之间做人工呼吸的那口气,帮助别人救活自己。每一颗心象一口井,道德就是使之连成一体的地下水源。水源一断,井必枯干。

  缤纷世界表演给心看,不知不觉中心已经疲倦。包装太浓真实太淡,心渐渐地被迷幻。社会飞跃发展,时空快速转换,心灵的感应越来越缓慢。当心与现实格格不入,已经成为自然,心就沉沉地睡眠。轻轻把心唤醒,好象在春天睁开眼睛。

  心象只飞鸟,欲望是鸟食。因为吃得太饱,而无法飞翔。因为大家都在地上扑腾,而忘记飞翔。因为天长地久的生话在地上,而不会飞翔。望着天上的鸟,减少自已的欲望,试一试,让心飞翔!

  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的开心,也有许多的烦恼;有许多的感动,也有许多叹息。可不管怎样,我们应始终不能泯灭良知,不能以怨报德,把别人曾经的好用一个错误或者自己的理由而一笔将它抹杀,视它一无是处。

  良心,是比人格更为宝贵的品质。人格的尊严和崇高,是磊落正直、刚正不阿,是具有宽阔的胸襟和良好的内涵。而良心则是灵魂的体现。在人格的天平上,良心却是一颗更重的砝码,倾向于人心的最真层。知恩图报是良心、童叟无欺是良心、铭记真情是良心、将心比心是良心....人的情感是丰富的,行为举止也随着客观或者微观的因素发生转变。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 中华文明的力量

      一  1900年,世纪之交,梁启超乘船横渡太平洋时,诗兴大发,写作了一首《二十世纪太平洋歌》。这首诗与同样在1900年问世的《少年中国说》一样,洋溢着对国家... [阅读全文]
  • 生命的拼图

      最近几个月,我基本处于闭门不出的状态。忙得焦头烂额,加上身体不好,于是下了决心:哪儿都不去,谁都不见。因为即使勉强去了,见了,整个人也是“形不散而神散”,对... [阅读全文]
  • 河州的夏

      河州位于秦岭西延伸段北部太子山脉北麓,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远处的太子雪山顶上的积雪也犹如洁白的哈达搭在山顶上。只要天气晴好,人们总能看见山顶皑皑积雪,山下小河... [阅读全文]
  • 又见雪飘起

      总是喜欢下雪时独坐在那架秋千上。秋千轻轻摇荡,却躲不开纷至的雪,如心躲不开纷至的前尘往事,层层堆积。  想着那些纸莺飘舞的春日,一只蝶牵系着两颗心,笑语叮咚... [阅读全文]
  • 流光轻抛,绿了红柳 黄了沙棘

      最近这段时间,没有来由的懈怠,整个人就像一块从繁华尘世滚落到山脚的石头,被层层黄沙覆盖了灵魂。  一度坚持了很久的工作,只能搁浅在那里,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 [阅读全文]
  • 浮生一盏茶

      浮生若茶,杀青让茶叶重生。对于茶,重生是一刹那;而对人而言,重生需要消磨漫长的光阴。  茶道在中国源远流长,传至八方。饮茶养生乃中华传统。《本草纲目》载:茶... [阅读全文]
  • 一地乡愁

      回故乡的时候,我的心就异常地平静了。我知道,我是在走回我的童年。童年的目光是纯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那么可人。我置身故乡,觉得大地正在浮升,黄色... [阅读全文]
  • 初识乌鸫

      知道乌鸫这个鸟名,与第广龙的短诗《在灯柱顶端叫着的鸟》有关。诗中写的鸟就是司空见惯的乌鸫。说它司空见惯,是因为这种鸟生活的范围很广,城市、乡村、山区、平畴…... [阅读全文]
  • 怀念一个老兵

      每当望着静静的挂在墙上的父亲遗像,看见胸前一枚枚似乎还闪着光亮的军功章,像一串串静止的火焰,我就仿佛听见战场上震耳欲聋的炮声、喊杀声以及父亲在战斗中的矫健身... [阅读全文]
  • 别再跟穷孩子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应该向所有学生大力宣扬的是,接受高等教育是有机会体验知识带来的觉醒,而不仅仅是提高赚钱的能力。马特·鲁尔克/美联社摄影  一名12年级的高中学生写了一篇申请... [阅读全文]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