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文学>美文 > 鸿毛泰山

鸿毛泰山

2018年08月08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司马迁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得知司马迁有此一说,是由于毛泽东 其发挥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重于泰山。所以,普通一兵张思德因公而死就重于泰山。 今天回味,我想司马迁的本意肯定不在于此,因为当时并无 人民 的概念 当时的概念是 百姓 芸芸众生,而相对于帝王,一个百姓之死显然轻于鸿毛 看一看帝王的巨型陵寝;看一看帝王的葬礼 气氛之庄严、仪式之繁复、规模之庞大。相形之下,百姓之死只能说是无声无息。所以,显然是帝王之死重于泰山,百姓之死轻于鸿毛。 当然,司马迁的意思也或者在于人应该死得其所 死得有意义就重于泰山,例如立德、立功、立言。 所以,毛泽东的话亦不无道理。按照现代的观念,百姓是人,帝王也是人,所谓天子之谓不过是吹牛 百姓与帝王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其差别在于社会地位(当然这种差别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百姓之死与帝王之死在本质上也无不同,其差别在于葬仪形式。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帝王也好,百姓也罢,来到世界走一遭,不过都是一次人生历程的体验。帝王的体验与百姓的体验当然不同,但究竟孰优孰劣,有时还真不好说。帝王的生活常常涉及国家大事,可以进入历史,而一个寻常百姓死了,开个追悼会,除了一些现成的套话,悼词竟无内容 真是轻如鸿毛。不过,这可能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所谓说来无事,说来亦有事,例如现代小说多表现百姓的日常生活,可细细地品味,深深地挖掘,也会发现诸多意义,正如《红楼梦》《金瓶梅》,也可以成为学派,也是一座一座的泰山。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 中华文明的力量

      一  1900年,世纪之交,梁启超乘船横渡太平洋时,诗兴大发,写作了一首《二十世纪太平洋歌》。这首诗与同样在1900年问世的《少年中国说》一样,洋溢着对国家... [阅读全文]
  • 生命的拼图

      最近几个月,我基本处于闭门不出的状态。忙得焦头烂额,加上身体不好,于是下了决心:哪儿都不去,谁都不见。因为即使勉强去了,见了,整个人也是“形不散而神散”,对... [阅读全文]
  • 河州的夏

      河州位于秦岭西延伸段北部太子山脉北麓,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远处的太子雪山顶上的积雪也犹如洁白的哈达搭在山顶上。只要天气晴好,人们总能看见山顶皑皑积雪,山下小河... [阅读全文]
  • 又见雪飘起

      总是喜欢下雪时独坐在那架秋千上。秋千轻轻摇荡,却躲不开纷至的雪,如心躲不开纷至的前尘往事,层层堆积。  想着那些纸莺飘舞的春日,一只蝶牵系着两颗心,笑语叮咚... [阅读全文]
  • 流光轻抛,绿了红柳 黄了沙棘

      最近这段时间,没有来由的懈怠,整个人就像一块从繁华尘世滚落到山脚的石头,被层层黄沙覆盖了灵魂。  一度坚持了很久的工作,只能搁浅在那里,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 [阅读全文]
  • 浮生一盏茶

      浮生若茶,杀青让茶叶重生。对于茶,重生是一刹那;而对人而言,重生需要消磨漫长的光阴。  茶道在中国源远流长,传至八方。饮茶养生乃中华传统。《本草纲目》载:茶... [阅读全文]
  • 一地乡愁

      回故乡的时候,我的心就异常地平静了。我知道,我是在走回我的童年。童年的目光是纯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那么可人。我置身故乡,觉得大地正在浮升,黄色... [阅读全文]
  • 初识乌鸫

      知道乌鸫这个鸟名,与第广龙的短诗《在灯柱顶端叫着的鸟》有关。诗中写的鸟就是司空见惯的乌鸫。说它司空见惯,是因为这种鸟生活的范围很广,城市、乡村、山区、平畴…... [阅读全文]
  • 怀念一个老兵

      每当望着静静的挂在墙上的父亲遗像,看见胸前一枚枚似乎还闪着光亮的军功章,像一串串静止的火焰,我就仿佛听见战场上震耳欲聋的炮声、喊杀声以及父亲在战斗中的矫健身... [阅读全文]
  • 别再跟穷孩子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应该向所有学生大力宣扬的是,接受高等教育是有机会体验知识带来的觉醒,而不仅仅是提高赚钱的能力。马特·鲁尔克/美联社摄影  一名12年级的高中学生写了一篇申请... [阅读全文]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