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移动技术>移动开发>Android > Android 9.0新特性

Android 9.0新特性

2018年08月18日  | 移动技术网移动技术  | 我要评论
1、全面屏支持,Android P加入了对刘海屏的支持,谷歌称之为凹口屏幕(display with a cutout)。借助最新的提供的DisplayCutout类,开发者可以找到非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形状,而非功能区域是不应显示功能的;使用getDisplayCutout()就可以获取这个区域的详细 ...

1、全面屏支持,android p加入了对刘海屏的支持,谷歌称之为凹口屏幕(display with a cutout)。借助最新的提供的displaycutout类,开发者可以找到非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形状,而非功能区域是不应显示功能的;使用getdisplaycutout()就可以获取这个区域的详细信息,未来刘海屏手机很有可能成为主流趋势,在前摄像头没有比较好的隐藏方案出现之前,这可能是提高屏占比的好方法。

2、通知栏的多种通知,从牛轧糖开始,你就可以增加一个action以对消息或从通知直接进入文字的行为作出反应。而在android p版本中,你还可以在消息中展示图像;新的notification.person类可以识别对话中的任务,包括他们的头像和uri;当用户关闭消息通知时,你的app可以获取由系统发出的extraremoteinput_draft。你可以使用这个extra值来在app中进行预填充……

3、多摄像头的更多画面,可以即时获取到两个或者更多的相机数据流,可以想象将有更多有趣的设计和实现出来

4、gps定位之外的wifi定位,android p增加了平台级支持ieee 802.11 mc wi-fi协议(即wi-fi round-trip-time,rtt), 从而让开发者可在app中使用室内定位。使用有硬件支持的android p设备上,你的应用可以使用最新的rtt api以测量附近具有rtt功能的wi-fi ap。当然,前提是你的设备必须有定位功能而且你的app已经获取了access_coarse_location及其以上的权限,可以想象将来更加精准的定位所带来的丰富的应用场景。

5、网络还有神经网络,在android p上,任务可以声明它们估算的数据大小,信号预读取并且指定详细的网络需求--任务载体则可以报告网络是否拥挤或是否不计量。jobscheduler便可按照网络状态管理任务。另一方面,神经网络api在android 8.1引入,目的是加速android设备上的机器学习。android p扩展并改进了这些api, 为9个操作增加了支持,分别是pad, batchtospacend, spacetobatchnd, transpose, strided slice, mean, div, sub和squeeze。在android p之后,设备将会对网络有更精细的调整:根据任务需求的数据大小和当前的网络环境。在收费网络里延迟一些网络要求,而在不计费的网络里可以通过消息预获取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神经网络api的更多操作则是让设备变得更智能、更聪明。智能的一种体现,节省流量和网络速度优化体验的一种好的改进。

6、material design迎来2.0时代,神经网络android 9.0加入了大量的圆角设计,ui方面的优化,感觉有些鸡肋,在现在各种模仿的设计趋势和各种定制化ui下,许多功能只是看看而已,用不到多少。

7、android dashboard:用户可以看清楚自己在受手机上都干了哪些事情,从而提醒自己是否过多的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比如后是否看电影看视频太多,是否玩游戏太多等等。并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你应当休息一下。对某一款应用进行时间限制,用户使用到一定时间之后就会提醒,甚至让图标变灰色,以提醒用户尽量少用这个app

8、wind down:夜间模式;

9、adaptive battery:更智能的方式来适应电池和屏幕,从而整体改善续航能力。谷歌加入了adaptive battery功能,不过这个模式需要单独开启,在该模式下,程序不需要唤醒可以极大的降低资源占用,更关注用户最常用的服务和应用程序,也算是ai技术的应用之一。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后台占用,从而提升电池续航能力。这是android团队与google deepmiind团队合作开发的成果,不仅可以预测用户接下来几个小时内将使用的应用程序,而且还包括在当天用户何时会使用哪些应用程序。智能的一种应用。

10、shush:屏幕朝下时进入完全勿扰状态;除了能够阻挡电话和通知的打扰,还有视觉免打扰的功能,屏幕不会点亮,直到用户主动打开手机。有趣的是在这个模式下,如果用户将手机屏幕朝下放置,那么手机会自动调整为震动或者静音模式,只保留闹钟的声音。

11、actions和slices:通过检测用户的行为,让系统作出对应的动作。如插入耳机孔自动播放音乐,搜索“打车”自动显示打车软件等。

总结:对更大屏幕显示的追求和视觉等体验的优化,智能的开始体现(用户行为的学习及正确化引导,网络环境的智能适应,电池电量的优化),更加人性化。期待更好的android,期待更好的智能体验,加油!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