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移动技术>移动开发>Android > Kotlin入门(28)Application单例化

Kotlin入门(28)Application单例化

2018年10月24日  | 移动技术网移动技术  | 我要评论

application是android的又一大组件,在app运行过程中,有且仅有一个application对象贯穿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适合在application中保存应用运行时的全局变量。而开展该工作的基础,是必须获得application对象的唯一实例,也就是将application单例化。获取一个类的单例对象,需要运用程序设计中常见的单例模式,倘若通过java编码实现单例化,想必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下面便是个application单例化的java代码例子:

public class mainapplication extends application {

    private static mainapplication mapp;
    
    public static mainapplication getinstance() {
        return mapp;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mapp = this;
    }
}

从上可见这个单例模式的实现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说明如下:

1、在自定义的application类内部声明一个该类的静态实例;
2、重写oncreate方法,把自身对象赋值给第一步声明的实例;
3、提供一个供外部调用的静态方法getinstance,该方法返回第一步声明的application类实例;
不管是代码还是步骤,这个单例化的实现都还蛮简单的。同样的单例化过程通过kotlin编码实现的话,静态属性和静态方法可利用伴生对象来实现,这样就形成了kotlin单例化的第一种方式:手工声明属性的单例化,具体描述见下。


一、手工声明属性的单例化
该方式与java的常见做法一致,也是手工声明自身类的静态实例,然后通过静态方法返回自身实例。与java的不同之处在于:kotlin引入了空安全机制,故而静态属性要声明为可空变量、然后获得实例时要在末尾加上双感叹号表示非空,当然也可事先将自身实例声明为延迟初始化属性。总之,两种声明手段都是为了确保一个目的,即application类提供给外部访问的自身实例必须是非空的。
下面是手工单例化的kotlin代码例子:

class mainapplication : application() {

    override fun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instance = this
    }

    //单例化的第一种方式:声明一个简单的application属性
    companion object {
        //情况一:声明可空的属性
        private var instance: mainapplication? = null
        fun instance() = instance!!
        //情况二:声明延迟初始化属性
        //private lateinit var instance: mainapplication
        //fun instance() = instance
    }
}

  

二、借助delegates的委托属性单例化
第一种方式的单例化,虽然提供了两种属性的声明手段,但只是为了保证自身实例的非空性。如果仅仅是确保属性非空,其实kotlin已经提供了一个系统工具进行自动校验,这个工具便是delegates的notnull方法。该方法返回非空校验的行为,只要将指定属性的读写行为委托给这个非空校验行为,那么开发者就无需手工进行非空判断了。利用delegates工具的属性代理功能,就构成了kotlin的第二种单例化方式;有关委托属性和属性代理的介绍,可参见前面的博文《kotlin入门(25)共享参数模板》。
下面是系统委托属性单例化的kotlin代码例子:

class mainapplication : application() {

    override fun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instance = this
    }

    //单例化的第二种方式:利用系统自带的delegates生成委托属性
    companion object {
        private var instance: mainapplication by delegates.notnull()
        fun instance() = instance
    }
}

第二种方式的委托属性单例化,在app代码中获取application实例与第一种方式是一样的,都是调用“mainapplication.instance()”这个函数获得application的自身实例。

三、自定义委托行为的单例化
前两种单例化都只完成了非空校验,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单例化。真正的单例化是有且仅有一次赋值操作,尽管前两种的单例化并未实现唯一赋值功能,但是在大多数场合已经够用了。可是作为孜孜不倦的开发者,务必要究根问底,到底能不能实现唯一赋值情况下的单例化。显然系统自带的delegates工具没有提供大家期待的校验行为,于是开发者必须自己写一个能够校验赋值次数的行为类,目的是接管委托属性的读写行为。自定义接管行为的实现,前面的博文《kotlin入门(25)共享参数模板》即已给出了preference<t>的完整源码,其中关键是重写了读方法getvalue和写方法setvalue,因此在这里可借鉴preference<t>完成自定义的委托行为编码。
下面是自定义委托行为的单例化代码:

class mainapplication : application() {

    override fun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instance = this
    }

    //单例化的第三种方式:自定义一个非空且只能一次性赋值的委托属性
    companion object {
        private var instance: mainapplication by notnullsinglevaluevar()
        fun instance() = instance
    }

    //定义一个属性管理类,进行非空和重复赋值的判断
    private class notnullsinglevaluevar<t>() : readwriteproperty<any?, t> {
        private var value: t? = null
        override fun getvalue(thisref: any?, property: kproperty<*>): t {
            return value ?: throw illegalstateexception("application not initialized")
        }

        override fun setvalue(thisref: any?, property: kproperty<*>, value: t) {
            this.value = if (this.value == null) value
            else throw illegalstateexception("application already initialized")
        }
    }
}

由上述代码看到,自定义的委托行为在getvalue方法中进行非空校验,在setvalue方法中进行重复赋值的校验,从而按照要求接管了委托属性的读写行为。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