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情感>情感问题 > 为什么要进行形式婚姻

为什么要进行形式婚姻

2018年11月29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对于你们来说,婚姻是什么呢?期待你们的婚姻生活吗?爱情与婚姻真的可以在一起吗?婚姻背后又是怎么样的呢?形式婚姻留着有什么用?形式婚姻的折磨可以通过婚姻心理咨询补救吗?让她学小编来分析爱情与婚姻。

  一、形式婚姻

  爱情与婚姻可以共存吗?答案肯定是可以的啊,但是,保质期多久又有谁可以说明呢?有多少人为了爱而进行形式婚姻?又有多少人抵着压力去进行形式婚姻?

  爱是我们的争取正义和平等的运动之基础。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依心而行的自由, 而社会应该在民意和体制上让爱得以盛开和升华——对于我们当中许许多多持有这一信念的人而言, 爱是我们的动力。 不可否认, 当今中国的lgbt人群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巨大压力, 男同志和女同志之间“形式婚姻”的概念方兴未艾。

  作为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形婚成了一种借以应对传统社会和家庭常态的压力, 同时维持一丝独立的权宜之计。

  个人可能要面临寻找异性伴侣并与其结婚的巨大压力。这时候,lgbt社群应如何响应?社群组织可以聚焦于提供指导,不以盈利为目的,指导人们如何出柜,并让大家了解形式婚姻这种下下策(而并非结果相互平等的选择)的复杂细节。在需求量大时,我们社群应该提供lgbt人群所需的形式婚姻相关知识和工具,但是不能将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而且一定不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糖衣毒药给顾客,以免他们被这种短期、往往无法长久持续的社群解决方法忽悠.

  市场可能扭曲我们许许多多人都希望实现的理想。从许多方面而言,形式婚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不要让任何人妄言:我们对于社会能见度、平等权益、爱和婚姻抱有远大目标,是不切实际、不理性的。我们珍视的价值观、我们的理想,将会决定我们真实的市场价值。

  形式婚姻市场的一大危险在于:它使得婚姻不再事关两人之间的爱情,将其贬损为仅仅出于功利目的的一份社会契约,将目标重新定义为共同欺骗我们的家庭、朋友和同事。不可否认,中国的婚姻与西方不同,在传统上关注共同利益,多于关注共同情感。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今天,大多数人结婚是出于爱情和承诺,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健康还是疾病,都互相珍视,不离不弃。如果我们从形婚中谋取利润,相当于我们认同这样一个观点:lgbt人群的婚姻没有文化和情感意义,不值得争取,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常态的一具废弃躯壳。

  二、婚姻背后进行婚姻心理咨询的原因

  婚姻是情感的一种载体,一种形式,一种选择,但现代人对于婚姻的热切到近乎盲目的追求,却好像婚姻是幸福的必须品,是生活的唯一出路。婚姻的背后,进行婚姻心理咨询的原因是什么?

  1、选择婚姻,降低了和别人不同的焦虑。

  身边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婚姻,父母催促你赶快结婚,朋友向你吐槽他的婚姻生活,媒体大肆报道哪位名人又结婚了,而每位被冠名为“人生赢家”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已婚状态。好像全世界都在向你传达“婚姻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门”。试想当你周围所有人都结婚了,只剩下你,这很可能会让你感觉很焦虑,意味着你和别人都不一样,好像自己真的是个异类,是不正常的。而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为的“婚姻是成功的一部分”,甚至让没有进入婚姻的人觉得自己是落后的,失败的。老老实实的结婚去,无疑可以消除和别人不同而引发的焦虑。

  2、婚姻降低了存在性孤独。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引发人类最基本焦虑的包括:死亡,自由,无意义,存在性孤独。存在性孤独是指个体自身与任何其他生命间无法跨越的鸿沟,是一种最基本的孤独——人与世界分离的孤独。而人们通过“关系”去被接触,被保护,体验和其他生命融合之感,去对抗存在性孤独。婚姻无疑成为了人们去逃避个体基本存在性孤独的避难所。

  3、结婚是在为死亡做准备。

  相信很多被催婚的人都听过这样的话“不结婚你老了怎么办,谁管你啊?”很多人热切想要进入到婚姻契约关系中的人,也都有“不结婚老了生病没人管”的恐惧担忧。过去讲究“养儿防老”,而现在大家好像都默认孩子指不上了,只能指望老伴了,所以就变成了“结婚防老”。很多宗教都在说,人生时所做之事,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其实,结婚也不例外。

  4、婚姻是种合法的控制。

  好友交了新男友,男方的工资卡,储蓄卡,信用卡,全部家当都掌握在朋友手上,一个大男人,想买件衣服都要管好友要钱,而好友理直气壮的说“我们要结婚了”。是啊,结婚意味着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控制对方的一切了。除了金钱,不动产,还可以控制对方的自由,“一个结了婚的男人是不能不带老婆出去玩的”,“一个已婚的女人是不能再和异性来往的”……结婚前想管不能管或不敢管的事情,婚后都可以肆无忌惮了,谁让婚姻是受法律保护的呢。

       相关文章推荐: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