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历史>风云人物 > 北洋军阀:有仇不报非君子,见招拆招

北洋军阀:有仇不报非君子,见招拆招

2018年12月10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在北洋历史上,随着北洋军阀的老头子撒手而去,一群拥兵自重的“草头王”也就没了顾忌,抢地盘以及争名分的军阀混战成为重头戏,自然也就有了赢输双方。虽然也有北洋一脉袍泽之情维系,所谓的打断骨头连着筋,却只是存在于光明磊落的名角儿身上,古人云有仇不报非君子,北洋军阀的恩怨观,更多的演绎其实是一种见招拆招的宦海游戏。在北洋军阀的两场大战,直皖战争以及直奉战争中,吴佩孚坐镇的直系军阀都是主角儿,但是忘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吴玉帅,既有成为“大帅”后的飘飘然,也有行事执拗的不拘一格。

image.png

  民国九年的夏天,从湖湘前线撤军北归的吴佩孚,扛起南北议和的大纛,无视庙堂之上新任掌门人段祺瑞的武力南征之略。这位接下北洋军阀老头子衣钵的“北洋之虎”,与冉冉崛起的“北洋新秀”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夹杂中间的“保定王”曹锟,在直系军阀首任掌门人,长江三督之首的“冯四哥”冯国璋死后,空有“曹三哥”的虚名,仿若钻进风箱的耗子,只有两头受气的戏份,毕竟既要倚靠吴佩孚冲锋陷阵,也要面对段祺瑞约束下属不力的指责。当吴佩孚摧枯拉朽般将段祺瑞心腹爱将徐树铮编练的“参战军”打得土崩瓦解,段祺瑞算是彻底被吴佩孚拆了台,曹锟也算松了一口气。

image.png

  但是,吴佩孚与段祺瑞结下的梁子,只是一种庙堂抱负不和的君子之争,真正让吴佩孚功败垂成的坎儿,源于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曾经“事之如兄长”的冯玉祥。这场直奉军阀之间的定鼎之战,吴佩孚和冯的恩怨,也让一直云淡风轻的“儒将”失了姿态,不惜在东山再起之后与奉张握手言和,同时还拉上一个摇摆不定的阎锡山,从而一致对外,以报一箭之仇。吴佩孚这样计较也是实属抑郁不平,毕竟见死不救的勾当,一直被武夫所不齿。至于临阵倒戈更是北洋军阀心照不宣的底线,违者莫不是不被袍泽待见。不过冯倒向奉系军阀之后得以共掌北洋中枢,搬出来撑门面的段祺瑞,却总是偏袒奉系军阀。

  最终,因为段祺瑞的表现过于偏心,冯遂采取缉捕曾毓隽,行刺徐树铮之策,除了往昔的家族恩怨,也是向段祺瑞的一种示威,意在报其袒奉之仇。殊不知直奉两军开战之前,吴佩孚在四照堂点将,冯领命率部出古北口向承德以北进军,这一条作战路线人烟稀少,补给困难,行军不便,吴佩孚有意消耗冯部的私心昭然若揭,毕竟玉帅也明白驻节之地河南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所以吴佩孚南下东山再起后的一系列妥协,目的不过是为了报仇雪恨,而冯在之前的一系列行为,也是一种宦海游戏的见招拆招,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北洋宦海,欲望泥淖之下的独善其身者寥寥无几,却也是根深蒂固的无奈与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