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中医>疾病 > 中医告诉你“痰”为何致病

中医告诉你“痰”为何致病

2019年05月25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1.黏滞性   痰是水湿津液凝滞的病理产物,痰一经形成就具备了黏滞的特性。黏滞性是指痰具有黏腻、阻滞的特性及致病持点。虽然初、中、各期的黏滞程度的有所不同,但其胶黏的本性还是相同的,故周学海《读

  1.黏滞性

  痰是水湿津液凝滞的病理产物,痰一经形成就具备了黏滞的特性。黏滞性是指痰具有黏腻、阻滞的特性及致病持点。虽然初、中、各期的黏滞程度的有所不同,但其胶黏的本性还是相同的,故周学海《读书随笔》说“痰者,稠而极黏”。

  痰的黏腻,能聚邪碍正。痰在血能使血液黏聚变稠、流动变慢而成瘀;犯脉管能限制其舒缩功能及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出入,并能障碍代谢废物从脉管中排出;犯经络则其沟通、感应、传导、“行气血而营阴阳”等功能受遏;粘于气道,既能抑制肺系的舒展,也限制其收缩,制约肺气的升降出入,妨碍肺的吐故纳新;胶黏脏腑可致脏腑气化受阻,隧道欠畅。痰性黏腻留恋其他病邪,而成痰湿、痰瘀、痰火等合邪。痰的黏滞性常使病情缠绵、病证迁延难愈,故清代冯兆张说:“故病的痰者,必淹延久”,明代皇甫中说:“如斯怪异延缠病,都是痰涎里面生。”

  痰因黏而阻滞,主要在于痰是有形之邪。痰能对机体气津液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阻滞。痰湿阻滞的临床特点是“不通”。不通则局部气津液不继、不荣,不通则痛,不荣亦痛。“气虚不用,血虚不仁”,于是疼痛、“不用”、“不仁”、窍闭等症随之而至。

  阻滞疼痛的病证有时十分危急,如清代何梦瑶说:“可倏然仆地,四肢厥冷”,又说:“当此咽喉闭塞之时,不吐去其痰,立即堵塞而死矣。”清代刘仕廉《医学集成・中风说》说:“痰涎阻塞清道,亦致猝倒昏愦,口噤不说。”

  由于痰无所不到,因而痰可胶黏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并以其有形之质而成阻滞之害。故痰的黏滞可致诸多以人体各部隧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病,如何梦瑶说:“痰在目,如姜蜇胶滞,………痰在鼻,鼻塞……喉痹……或噎膈……痰在二便,癃闭秘结……妇人月水不通”,明代孙文胤《丹台玉案・痰门》说:“左瘫左痪,麻木,跛……或走马喉痹,……或关格不通。”

  大略言之,痰黏滞于气道,可致咳嗽、哮喘、短气等病证;于食道,则见痞满、关格、噎膈等证;于神道,可见惊悸怔忡、癫、狂、昏馈等病证;于水道,可致癃闭、水肿等病证;于精道,可致遗精、不射精、精子异常等病证;于头面诸窍及前后阴,可致耳聋、耳鸣、鼻塞、白内障、二便不通等病证。

  痰的黏滞性所致病证,常缠绵迁延,也可骤变危急,关键在于痰湿阻滞的部位。痰若黏滞于气管,咽喉、致气道壅塞不通;或黏滞于心脉、脑腑、致心神闭塞,神明窒息,则属凶险之候。

  2.流窜性

  流窜性是指痰具有流窜四溢的特性及致病特点。

  流窜性主要表现于痰的初生阶段。流窜性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因素:

  (1)初生之痰质松稀薄、体小尚易流动;

  (2)痰形成于水湿津液,仍禀水液流动、渗灌四溢之性,且能随津液而行;

  (3)痰随气血一起运行、升降出入,气之所到,血之所至,痰也当及之;

  (4)躯体各种日常运动的外力对痰对挤压、推动作用;

  (5)合邪的作用,如痰与风、与火合而成风痰、痰火,而风随之漂动,火之妄动,均能加速痰的流窜。其中气的因素是最重要的,由于痰能流窜四溢,故清代沈金鏊说:“其为物则流动不测,……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

  痰的流窜凭借以上诸因素之“力”而获得,其中重要的通道是以脾胃为中心的运行、流通系统。“脾为生痰之源”,痰成之后即可凭此通道而四处流窜,故何梦瑶说:“痰随脾之气以四泛,则流溢肠胃之外,躯壳之中。”其次三焦也是重要的通道。《素问・灵台秘典论篇》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既是水液的通道,也是痰液的通道,故痰也可循三焦而广泛地流窜于周身内外上下。由于三焦各有相应的脏腑居其部,故痰犯上焦,则流窜于心肺、血脉、皮毛;犯中焦,则流窜于脾胃、肌肉;犯下焦,则流窜于肝肾、膀胱、筋骨。痰的流窜性可突破人体的生理屏障,能透筋、入络、透膜、渗隙、灌窍、注骨。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痰饮》曾对痰的流窜性作过描述:“(痰)或夺于脾之大络,……升于肺;迷于心……走于肝……关于肾……痰流于中脘;……注于胸,……入于肠;……散于胸背……或塞于手足……一身上下,变化百病。”痰也易流窜于奇恒之腑,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而致头晕头痛、癫、痫、狂、痴呆、昏迷、胆胀、胆石症、不孕、以及胎产经带等病证。

  由于痰能流窜四溢,故痰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因而也造成病位的变动不居;病证的此起彼伏,病热的错综复杂,病情的波动骤变。一般来说,流窜性主要表现于痰的初生阶段,黏滞性主要表现在痰的中期阶段。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 早泄多喝金锁固精鸭汤

      在这道金锁固精鸭汤中,所用食材中的龙骨与牡蛎有良好的收涩效果,对体虚滑脱之症尤见良效,两者相辅相成,治疗遗精、崩漏、带下等性功能失调症状;同时,又能安心定神... [阅读全文]
  • 阳痿患者为什么会越补越虚

      从中医角度讲,阳痿有很多临床证型,肾虚只是其中一种,表现为腰膝酸软、怕冷、大便稀。多数是由于纵欲过度,耗伤肾阳所致,这时可以选用补肾壮阳的各种中药,像鹿茸、... [阅读全文]
  • 妇科药 男人也可以吃?

      很多男性朋友在看中医时,会被推荐服用“逍遥丸”、“桂枝茯苓丸”这类中成药。每当此时,他们不禁心生疑问,药品说明上写的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呀!这不是女人吃的药吗?... [阅读全文]
  • 排毒不做“血精”男

      一提起排毒,很多人就马上想到这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既不向往美颜,又不追求塑身,用不着排毒。男性健康专家提醒,其实,排毒的目的是保证身体健康。男人,恰恰更是... [阅读全文]
  • 前列腺炎与中医肾虚是否有关

      前列腺炎是一种中青年人常见的疾病,在门诊经常碰到一些前列腺炎的病人反复打听“我是不是肾虚,这个病还能不能好,要不要吃些补肾的药?还有些患者担心肾虚会不会引起... [阅读全文]
  • 中医帮你治疗夜盲症

      夜盲症俗称“鸡盲眼”。有后天性与先天性两类,后天性者,多由维生素a缺乏,或营养吸收失调引起。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者,白天视力良好,只是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 [阅读全文]
  • 从痰论治糖尿病并发症

      痰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痰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日久可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更加重痰的形成,... [阅读全文]
  • 秋季常见病的治疗与防护

      立秋后,天气渐凉,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此时,空气中相对湿度会降低到60%以下(人们生活需要的相对湿度约为70%),因而,人体津液易伤,可出现一系列机体“缺水... [阅读全文]
  • 捍卫免疫系统中医有妙方

      当今社会,充满了压力。压力,使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岌岌可危,在此介绍“黄耆枸杞大枣汤”,常喝可以捍卫我们的免疫系统。   黄耆枸杞大枣汤的药方很简单,其中黄... [阅读全文]
  • 分型论治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确有临床疗效。一是通过综合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二是中药确有一定的降... [阅读全文]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