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数据库>Mysql > MySQL开发规范与使用技巧总结

MySQL开发规范与使用技巧总结

2019年07月19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1.命名规范

1.库名、表名、字段名必须使用小写字母,并采用下划线分割。

a)mysql有配置参数lower_case_table_names,不可动态更改,linux系统默认为 0,即库表名以实际情况存储,大小写敏感。如果是1,以小写存储,大小写不敏感。如果是2,以实际情况存储,但以小写比较。

b)如果大小写混合使用,可能存在abc,abc,abc等多个表共存,容易导致混乱。

c)字段名显示区分大小写,但实际使⽤用不区分,即不可以建立两个名字一样但大小写不一样的字段。

d)为了统一规范, 库名、表名、字段名使用小写字母。

2.库名、表名、字段名禁止超过32个字符。

库名、表名、字段名支持最多64个字符,但为了统一规范、易于辨识以及减少传输量,禁止超过32个字符。

3.使用innodb存储引擎。

innodb引擎是mysql5.5版本以后的默认引擘,支持事务、行级锁,有更好的数据恢复能力、更好的并发性能,同时对多核、大内存、ssd等硬件支持更好,支持数据热备份等,因此innodb相比myisam有明显优势。

4.库名、表名、字段名禁止使用mysql保留字。

当库名、表名、字段名等属性含有保留字时,sql语句必须用反引号引用属性名称,这将使得sql语句书写、shell脚本中变量的转义等变得⾮非常复杂。

5.禁止使用分区表。

分区表对分区键有严格要求;分区表在表变大后,执⾏行ddl、sharding、单表恢复等都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禁止使用分区表,并建议业务端手动sharding。

6.建议使用unsigned存储非负数值。

同样的字节数,非负存储的数值范围更大。如tinyint有符号为 -128-127,无符号为0-255。

7.建议使用int unsigned存储ipv4。

用unsinged int存储ip地址占用4字节,char(15)则占用15字节。另外,计算机处理整数类型比字符串类型快。使用int unsigned而不是char(15)来存储ipv4地址,通过mysql函数inet_ntoa和inet_aton来进行转化。ipv6地址目前没有转化函数,需要使用decimal或两个bigint来存储。

例如:

select inet_aton('209.207.224.40'); 3520061480
select inet_ntoa(3520061480); 209.207.224.40

8.强烈建议使用tinyint来代替enum类型。

enum类型在需要修改或增加枚举值时,需要在线ddl,成本较高;enum列值如果含有数字类型,可能会引起默认值混淆。

9.使用varbinary存储大小写敏感的变长字符串或二进制内容。

varbinary默认区分大小写,没有字符集概念,速度快。

10.int类型固定占用4字节存储

例如int(4)仅代表显示字符宽度为4位,不代表存储长度。数值类型括号后面的数字只是表示宽度而跟存储范围没有关系,比如int(3)默认显示3位,空格补齐,超出时正常显示,python、java客户端等不具备这个功能。

11.区分使用datetime和timestamp。

存储年使用year类型。存储日期使用date类型。 存储时间(精确到秒)建议使用timestamp类型。

datetime和timestamp都是精确到秒,优先选择timestamp,因为timestamp只有4个字节,而datetime8个字节。同时timestamp具有自动赋值以及⾃自动更新的特性。注意:在5.5和之前的版本中,如果一个表中有多个timestamp列,那么最多只能有一列能具有自动更新功能。

如何使用timestamp的自动赋值属性?

a)自动初始化,而且自动更新:

column1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current_timestamp

b)只是自动初始化:

column1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自动更新,初始化的值为0:

column1 timestamp default 0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d)初始化的值为0:

column1 timestamp default 0

12.所有字段均定义为not null。

a)对表的每一行,每个为null的列都需要额外的空间来标识。

b)b树索引时不会存储null值,所以如果索引字段可以为null,索引效率会下降。

c)建议用0、特殊值或空串代替null值。

mysql使用技巧

1.将大字段、访问频率低的字段拆分到单独的表中存储,分离冷热数据。

有利于有效利用缓存,防⽌止读入无用的冷数据,较少磁盘io,同时保证热数据常驻内存提⾼高缓存命中率。

2.禁止在数据库中存储明文密码。

采用加密字符串存储密码,并保证密码不可解密,同时采用随机字符串加盐保证密码安全。

3.表必须有主键,推荐使用unsigned自增列作为主键。

表没有主键,innodb会默认设置隐藏的主键列;没有主键的表在定位数据行的时候非常困难,也会降低基于行复制的效率。

4.禁止冗余索引。

索引是双刃剑,会增加维护负担,增⼤大io压力。(a,b,c)、(a,b),后者为冗余索引。可以利用前缀索引来达到加速目的,减轻维护负担。

5.禁止重复索引。

primary key a;uniq index a;重复索引增加维护负担、占用磁盘空间,同时没有任何益处。

6.不在低基数列上建立索引,例如“性别”。

大部分场景下,低基数列上建立索引的精确查找,相对于不建立索引的全表扫描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增大了io负担。

7.合理使用覆盖索引减少io,避免排序。

覆盖索引能从索引中获取需要的所有字段,从⽽而避免回表进行二次查找,节省io。

innodb存储引擎中,secondary index(非主键索引,又称为辅助索引、二级索引)没有直接存储行地址,而是存储主键值。

如果用户需要查询secondary index中所不包含的数据列,则需要先通过secondary index查找到主键值,然后再通过主键查询到其他数据列,因此需要查询两次。覆盖索引则可以在⼀一个索引中获取所有需要的数据,因此效率较高。

例如select email,uid from user_email where uid=xx,如果uid不是主键,适当时候可以将索引添加为index(uid,email),以获得性能提升。

8.用in代替or。sql语句中in包含的值不应过多,应少于1000个。

in是范围查找,mysql内部会对in的列表值进行排序后查找,比or效率更高。

9.表字符集使用utf8,必要时可申请使用utf8mb4字符集。

a)utf8字符集存储汉字占用3个字节,存储英文字符占用一个字节。

b)utf8统一而且通用,不会出现转码出现乱码风险。

c)如果遇到emoj等表情符号的存储需求,可申请使用utf8mb4字符集。

10.用union all代替union。

union all不需要对结果集再进行排序。

11.禁止使用order by rand()。

order by rand()会为表增加一个伪列,然后用rand()函数为每一行数据计算出rand()值,然后基于该行排序,这通常都会生成磁盘上的临时表,因此效率非常低。建议先使用rand()函数获得随机的主键值,然后通过主键获取数据。

12.建议使用合理的分页方式以提高分页效率。

假如有类似下面分页语句:

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time desc limit 10000,10;

这种分页方式会导致大量的io,因为mysql使用的是提前读取策略。

推荐分页方式: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time<last_time order by time desc limit 10.
select * from table inner join (select id from table order by time limit 10000,10) as t
using(id)

13.select只获取必要的字段,禁⽌止使用select *。

减少网络带宽消耗;

能有效利用覆盖索引;

表结构变更对程序基本无影响。

14.sql中避免出现now()、rand()、sysdate()、current_user()等不确定结果的函数。

语句级复制场景下,引起主从数据不一致;不确定值的函数,产⽣生的sql语句无法利用query cache。

15.采用合适的分库分表策略。例如千库十表、十库百表等。

采用合适的分库分表策略,有利于业务发展后期快速对数据库进行水平拆分,同时分库可以有效利⽤用mysql的多线程复制特性。

16.减少与数据库交互次数,尽量采用批量sql语句。

使用下面的语句来减少和db的交互次数:

a)insert ...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b)replace into

c)insert ignore

d)insert into values()

17.拆分复杂sql为多个小sql,避免大事务。

简单的sql容易使⽤用到mysql的query cache;减少锁表时间特别是myisam;可以使用多核 cpu。

18.对同一个表的多次alter操作必须合并为一次操作。

mysql对表的修改绝大部分操作都需要锁表并重建表,而锁表则会对线上业务造成影响。为减少这种影响,必须把对表的多次alter操作合并为一次操作。例如,要给表t增加一个字段b,同时给已有的字段aa建立索引,

通常的做法分为两步:

alter table t add column b varchar(10);

然后增加索引:

alter table t add index idx_aa(aa);

正确的做法是:

alter table t add column b varchar(10),add index idx_aa(aa);

19.避免使用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自定义函数等。

这些高级特性有性能问题,以及未知bug较多。业务逻辑放到数据库会造成数据库的ddl、scale out、sharding等变得更加困难。

20.禁止有super权限的应用程序账号存在。

安全第一。super权限会导致read only失效,导致较多诡异问题而且很难追踪。

21.不要在mysql数据库中存放业务逻辑。

数据库是有状态的服务,变更复杂而且速度慢,如果把业务逻辑放到数据库中,将会限制业务的快速发展。建议把业务逻辑提前,放到前端或中间逻辑层,而把数据库作为存储层,实现逻辑与存储的分离。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移动技术网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