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科技>操作系统>Linux > 040.集群网络-CNI网络模型

040.集群网络-CNI网络模型

2020年03月24日  | 移动技术网科技  | 我要评论

一 cnm网络模型

1.1 网络模型

生产环境中,跨主机容器间的网络互通已经成为基本要求,更高的要求包括容器固定ip地址、一个容器多个ip地址、多个子网隔离、acl控制策略、与sdn集成等。目前主流的容器网络模型主要有docker公司提出的container network model(cnm)模型和coreos公司提出的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cni)模型。

1.2 cnm模型

cnm模型是由docker公司提出的容器网络模型,现在已经被cisco contiv、kuryr、open virtual networking(ovn)、project calico、vmware、weave和plumgrid等项目所采纳。同时,weave、project calico、kuryr和plumgrid等项目也为cnm提供了网络插件的具体实现。
cnm模型主要通过network sandbox、endpoint和network这3个组件进行实现,如下图所示:
clipboard
network sandbox:容器内部的网络栈,包括网络接口、路由表、dns等配置的管理。sandbox可用linux网络命名空间、freebsd jail等机制进行实现。一个sandbox可以包含多个endpoint。
endpoint:用于将容器内的sandbox与外部网络相连的网络接口。可以使用veth对、openvswitch的内部port等技术进行实现。一个endpoint仅能够加入一个network。
network:可以直接互连的endpoint的集合。可以通过linux网桥、vlan等技术进行实现。一个network包含多个endpoint。

二 cni模型

2.1 cni模型

cni是由coreos公司提出的另一种容器网络规范,现在已经被kubernetes、rkt、apachemesos、cloudfoundry和kurma等项目采纳。另外,contiv networking,project calico、weave、sr-iov、cilium、infoblox、multus、romana、plumgrid和midokura等项目也为cni提供网络插件的具体实现。
clipboard
如上所示,容器运行环境与各种网络插件通过cni进行连接的模型。
cni定义的是容器运行环境与网络插件之间的简单接口规范,通过一个json schema定义cni插件提供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一个容器可以通过绑定多个网络插件加入多个网络中。本节将对kubernetes如何实现cni模型进行详细说明。

2.2 cni规范概述

cni提供了一种应用容器的插件化网络解决方案,定义对容器网络进行操作和配置的规范,通过插件的形式对cni接口进行实现。cni是由rkt networking proposal发展而来的,试图提供一种普适的容器网络解决方案。
cni仅关注在创建容器时分配网络资源,和在销毁容器时删除网络资源,这使得cni规范非常轻巧、易于实现,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cni模型中只涉及两个概念:容器和网络。
容器(container):是拥有独立linux网络命名空间的环境,例如使用docker或rkt创建的容器。容器需要拥有自己的linux网络命名空间,这是加入网络的必要条件。
网络(network):表示可以互连的一组实体,这些实体拥有各自独立、唯一的ip地址,可以是容器、物理机或者其他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等。
对容器网络的设置和操作都通过插件(plugin)进行具体实现,cni插件包括两种类型:cni plugin和ipam(ip address management)plugin。cni plugin负责为容器配置网络资源,ipam plugin负责对容器的ip地址进行分配和管理。ipam plugin作为cni plugin的一部分,与cniplugin协同工作。

2.3 cni plugin插件详解

cni plugin包括3个基本接口的定义:添加(add)、删除(delete)、检查(check)和版本查询(version)。这些接口的具体实现要求插件提供一个可执行的程序,在容器网络添加或删除时进行调用,以完成具体的操作。
添加:将容器添加到某个网络。主要过程为在container runtime创建容器时,先创建好容器内的网络命名空间(network namespace),然后调用cni插件为该netns进行网络配置,最后启动容器内的进程。添加接口的参数如下:
    • version:cni版本号。
    • containerid:容器id。
    • network namespace path:容器的网络命名空间路径,例如/proc/[pid]/ns/net。
    • network configuration:网络配置json文档,用于描述容器待加入的网络。
    • extra arguments:其他参数,提供基于容器的cni插件简单配置机制。
    • name of the interface inside the container:容器内的网卡名,返回的信息如下:
      • interfaces list:网卡列表,根据plugin的实现,可能包括sandbox interface名称、主机interface名称、每个interface的地址等信息。
      • ips assigned to the interface:ipv4或者ipv6地址、网关地址、路由信息等。
      • dns information:dns相关的信息。
删除:容器销毁时将容器从某个网络中删除。删除接口的参数如下:
    • version:cni版本号。
    • containerid:容器id。
    • network namespace path:容器的网络命名空间路径,例如/proc/[pid]/ns/net。
    • network configuration:网络配置json文档,用于描述容器待加入的网络。
    • extra arguments:其他参数,提供基于容器的cni插件简单配置机制。
    • name of the interface inside the container:容器内的网卡名。
检查:检查容器网络是否正确设置。检查接口的参数如下:
    • version:cni版本号。
    • containerid:容器id。
    • network namespace path:容器的网络命名空间路径,例如/proc/[pid]/ns/net。
    • network configuration:网络配置json文档,用于描述容器待加入的网络。
    • extra arguments:其他参数,提供基于容器的cni插件简单配置机制。
    • name of the interface inside the container:容器内的网卡名
版本查询:查询网络插件支持的cni规范版本号。无参数,返回值为网络插件支持的cni规范版本号。

2.4 ipam plugin插件详解

为了减轻cni plugin对ip地址管理的负担,在cni规范中设置了一个新的插件专门用于管理容器的ip地址(还包括网关、路由等信息),被称为ipam plugin。通常由cni plugin在运行时自动调用ipam plugin完成容器ip地址的分配。
ipam plugin负责为容器分配ip地址、网关、路由和dns,典型的实现包括host-local和dhcp。与cni plugin类似,ipam插件也通过可执行程序完成ip地址分配的具体操作。ipam可执行程序也处理传递给cni插件的环境变量和通过标准输入(stdin)传入的网络配置参数。
如果成功完成了容器ip地址的分配,则ipam插件应该通过标准输出(stdout)返回以下json报文:
  1 {
  2     "cniversion": "0.4.0",
  3     "ips":[
  4           {
  5 
  6                    "version": "<4-or-6>",
  7                     "address": "<ip-and-prefix-in-cidr>",
  8                     "gateway": "<ip-address-of-the-gateway>" (optional)
  9            },
 10            ..........
 11       ],
 12       "routes":[
 13        {
 14           "dst": "<ip-and-prefix-in-cidr>",
 15            "gw": "<ip-of-next-hop>"
 16         },
 17        ........
 18       ]
 19 
 20       "dns":{
 21        "nameservers": <list-of-nameservers> (optional)
 22        "domain": <name-of-local-domain>  (optional)
 23        "search": <list-of-options>  (optional)
 24      }
 25 }
其中包括ips、routes和dns三段内容:
  • ips段:分配给容器的ip地址(也可能包括网关)。
  • routes段:路由规则记录。
  • dns段:dns相关的信息。

2.5 多网络插件

多网络插件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31136839/article/details/99852616

三 kubernetes网络插件

3.1 kubernetes网络插件

kubernetes目前支持两种网络插件的实现。
cni插件:根据cni规范实现其接口,以与插件提供者进行对接。
kubenet插件:使用bridge和host-local cni插件实现一个基本的cbr0。
为了在kubernetes集群中使用网络插件,需要在kubelet服务的启动参数上设置下面两个参数:
  • --network-plugin-dir:kubelet启动时扫描网络插件的目录。
  • --network-plugin:网络插件名称,对于cni插件,设置为cni即可,无须关注--network-plugin-dir的路径。对于kubenet插件,设置为kubenet,目前仅实现了一个简单的cbr0 linux网桥。
在设置--network-plugin="cni"时,kubelet还需设置下面两个参数。
    • --cni-conf-dir:cni插件的配置文件目录,默认为/etc/cni/net.d。该目录下配置文件的内容需要符合cni规范。
    • --cni-bin-dir:cni插件的可执行文件目录,默认为/opt/cni/bin。
目前已有多个开源项目支持以cni网络插件的形式部署到kubernetes集群中,进行pod的网络设置和网络策略的设置,包括calico、canal、cilium、contiv、flannel、romana、weavenet等。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