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网络运营>网络>协议 > 5G规模部署势在必行,有哪些行业受益?

5G规模部署势在必行,有哪些行业受益?

2020年07月09日  | 移动技术网网络运营  | 我要评论
5G网络什么时候上市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5G商用高度重视,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均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展开5G网络商用部署,2020年正式商用。随着5G国际标准公布,全球5G产业竞争将日趋激烈。据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介绍,我国5G商用正在有序推进,技术研发试验已正式进入第三阶段,预计2018年底5G产业链主要环节基本达到预商用水平,并计划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未来5G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美元,从5G

5G网络什么时候上市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5G商用高度重视,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均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展开5G网络商用部署,2020年正式商用。随着5G国际标准公布,全球5G产业竞争将日趋激烈。据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介绍,我国5G商用正在有序推进,技术研发试验已正式进入第三阶段,预计2018年底5G产业链主要环节基本达到预商用水平,并计划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

未来5G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美元,从5G的技术特点和产业变化考虑,直接利好板块:主设备、光模块、光纤光 缆、天线、小基站,可以沿着这几个方向进行布局:

1)运营商

中国移动联合高通和中兴通讯展开 5G 技术测试实验。中国移动今年规划了首批 5G 试验网建设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宁波、苏州。明年将进一步扩大测试规模,用于验证 5G 网络的组网能力;同时在 2019年还会对5G进行大规模的预商用实验, 2020年将会实现商用。中国的5G技术在国际领先,推出了第一个原型机和第一个商用。中国移动牵头提出的5G网络架构,更是在今年5月份写入了5G网络架构国际标准。可以说中国引领了全球 5G 技术研究和标准化。

中国联通5G外场实验基地在上海,中国联通联手华为构建了首个5G外场实验基地,同时验证5G进行覆盖、移动性、高低频融合、上行频谱共享等技术方案。同时未来也会在上海对5G产品进行商用验证。并且中国联通表示目前已经与国内外多家公司合作,建立5G实验室并计划推进5G商用化部署。

中国电信5G基站建设中国电信已经南京建成4个5G基站,未来计划将在南京区域内增加600个5G基站。中国电信开展5G研究测试,以6GHz以下频段为首发5G网络,规划到2025年,推动5G技术落地应用。同时在雄安新区全面覆盖天翼4G和 NB-IoT,将5G试验网提前布局。

2)主设备:无线和网络设备供应商是确定性核心受益品种,并且中国企业在标准上的主导地位提升,将会带动整个国内产业链在全球5G生态的参与度提升。

3)光模块/光器件:基站数量的增加,以及5G技术的升级,将带来基站间连接光模块的数量和速率发生跃变,4G基站广泛应用6G光模块6个,5G时代全面升级至25G/100G光模块且数量级别达到20个此外,数据中心受益5G,拉动高速率光模块需求。光模块厂商将充分受益于5G建设。25G比10G更快,比40G更经济。

4)光纤光缆:高频组网, C-RAN下的前传网演进带动无线侧光纤需求大幅增长;流量爆发,承载网、数据中心带动光纤需求。目前,我国的骨干网带宽为400G,在5G时代下,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流量高速增长,巨大的带宽容量需求和新的网络架构将给光网络带来机遇和挑战,5G成为骨干网扩容和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超400G的Tbit/s时代,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G.654E光纤将有着出色的表现力。相比传统的G.652光纤,G.654.E光纤无电中继距离优势明显,可以延长无电中继传输距离,能达900km以上,减少中继站设置,并具有抗微弯性能。从光纤光缆、传输设备及局房能耗等综合成本考虑,可以大幅降低设备投资以及资源消耗成本。数据中心方面,云计算的日渐普及、大数据的兴起、5G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在推动数据中心产业变革。数据中心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成本更低、带宽更宽的传输介质,在此背景下,OM5光纤以及少模光纤将迎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5)射频天线:MIMO多天线技术,超高频乃至毫米波频段的应用,将带来射频天线、射频连接器件及电缆等配套需求的激增,

6)小基站:从5G的建设需求来看,会采取“宏站+小站”组网覆盖的模式,并且后4G时期,小基站将会成为室分和网优的主流技术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311630/article/details/106386916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