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开发语言>Java > JAVA自学笔记(一)

JAVA自学笔记(一)

2020年08月10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Java程序运行步骤:编写源代码,编译源代码,装载,校验,运行Java语言的特点:①平台无关性(一次编写,随处运行 )②面向对象(封装,继承,多态)③健壮性(鲁棒性,强类型机制,异常处理机制,抛弃指针)④分布式⑤多线程(多线程编程,允许程序中多个任务并发执行,提供同步机制允许共享数据)⑥动态性(允许程序动态地装人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类;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载入所需要的类,能进行运行时的类型检查)第一个Java程序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

Java程序运行

步骤:编写源代码,编译源代码,装载,校验,运行

Java语言的特点:

①平台无关性(一次编写,随处运行 )

②面向对象(封装,继承,多态)

③健壮性(鲁棒性,强类型机制,异常处理机制,抛弃指针)

④分布式

⑤多线程(多线程编程,允许程序中多个任务并发执行,提供同步机制允许共享数据)

⑥动态性(允许程序动态地装人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类;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载入所需要的类,能进行运行时的类型检查)

第一个Java程序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class关键字不能变,全部小写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这个方法叫main方法,除了args可以自行命名,其他的都不可以变,是程序运行的入口

类前面常常使用public修饰,成为公共类

.java文件的名字必须与源文件中的class名字完全一致,大小写也需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编译错误在一个

在一个.java文件中可以有多个Java类,最多只能有(也可以没有)public类,尽量不要在一个文件中存在多个类,可读性比较差

划分数据类型的意义

①不同的变量有不同的用途

②区分数据之间的区别

③实现数据的合理存放

④方便计算机读取内存时,通过数据类型,进行正确处理

Java的数据类型:

Java内存

 

堆heap:(引用类型(引用,成员变量)存储)

运行时数据区

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

自动回收垃圾

存取速度较慢

栈stack(基本数据类型存储)

 存取速度快

数据可以共享

数据大小和生命周期必须确定,不够灵活

方法区method area:

用来存储类型信息

常量池constant pool

用来存储类型的常量信息

基本数据类型

不同的基本数据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从范围小的类型转换为范围大的类型,可以直接转换,隐式转换

byte b = 1 ;
int i = -2 ;
//表示范围小的可以直接转换为表示范围大的类型
i = b ;
i = c ;

从表示范围大的类型转换为表示范围小的类型,需要强制转换(显式转换)

byte b=1;
int i=-2;
// 表示范围大的不可以直接转换为转换范围小的类型,需要强制转换,称为显式转换
b=(byte)i;
c=(char)i;

数值类型和Boolean类型之间不能转换,强制也不可以

  byte b=1;
  boolean b2=false;
// "风马牛不相及"的boolean和数值类型,强制也不能转换;
    b2=b; (编译错误)
    b2=(boolean)b; (编译错误)

“=”可以为任何一种基本数据类型赋值,但是不能超过表示范围,否则会编译错误

byte b1=127;
byte b2=129;//超出byte的表示范围,编译错误

char类型使用“引用单个字符赋值,也可以使用非负整数进行赋值”

char c1='a';
char c2=12;
char c3='ab';//编译错误
char c4=12.8;//编译错误
char c5=-199;//编译错误

小数默认double

//小数默认为double类型;使用f或F后缀可以表示该小数是float型;
float f1=1;
float f2=1.0;//编译错误
float f3=(float)1.0
float f4=1.0f;
//小数默认为double类型;使用d或D后缀可以显式表示该小数是double型;
double d1=1.0;
double d2=1.0d;

Boolean只有true和false两个值

boolean b3=false;
boolean b4=true;
boolean b5=1;//编译错误
可以使用==、!=><>=<=对基本数据类型的数值进行比较运算;(比较的是数值的二进制)
int i1=18;
int i2=19;
System.out.println("i1==i2 "+(i1==i2));
System.out.println("i1!=i2 "+(i1!=i2));
System.out.println("i1>i2 "+(i1>i2));
System.out.println("i1<i2 "+(i1<i2));

输出结果:

i1==i2 false
i1!=i2 true
i1>i2 false
i1<i2 true

引用类型

用new创建对象赋值
int a=10;  a是基本数据类型
Date d=new Date(); d是引用类型’
引用类型使用=赋值
除了String,包装器类(8个),都需要使用new关键字
引用类型可以使用“==”、“!=”进行比较,比较是引用类型的地址不是内容
不可以用>>=<=<进行比较
//声明两个引用类型变量s1、s2,并使用new进行赋值
String s1=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new String("Hello");
	
//使用==及!=比较s1和s2的地址
System.out.println("s1==s2"+s1==s2);
System.out.println("s1!=s2"+s1!=s2);

当只声明一个引用类型变量,没有为其赋值,该变量的值为null

public class Item0301 {
// 此处不考虑static含义,后续学习;只为了能在main方法中访问;
    static String 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
    }
}

使用enum关键值可以声明一个枚举,枚举编译后也会生成.class文件,也是一种引用类型

public enum Item0302 {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

注解也称为元数据、是和类、接口、枚举,并列的一种引用类型

Java API中定义了系列注解类型,称为内置注解

除了直接使用API中的注解外,还可以自定义注解类型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uper.toString();
}

算数运算符

int a=13;
	int b=5;
	System.out.println("a/b="+(a/b));
	System.out.println("a%b="+(a%b));
	System.out.println("a++="+(a++));
	System.out.println("++b="+(++b));
	System.out.println("a="+a);
	System.out.println("b="+b);

	}


}

输出结果为:

a/b=2
a%b=3
a++=13
++b=6
a=14
b=6

关系(比较)运算符

返回值是true或false

位运算符

针对操作数的二进制位进行计算

逻辑运算符

&|称为非短路逻辑运算;&&||称为短路逻辑运算

如果存在T1&T2,当T1false时,返回值已经确定为false,但是依然还会运算T2表达式;所以称为非短路;

如果存在T1&&T2,当T1false时,返回值已经确定为false,就不会运算T2表达式;所以称为短路;

条件运算符

三目运算符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表达式1为true,表达式2被计算

表达式为false。表达式3被计算

复合赋值运算符

 

Java注释

//单行注释

/*.......*/ 多行注释

/**.......*/文档注释

标识符

命名规则:

以字母,下划线(_,美元符($)开始

后面可以跟字母,下划线,美元符,数字

不可以使用关键字命名

**关键字:

变量

作用域(scope):决定了变量可使用的范围

     全局变量:变量可以在整个类中被访问

     局部变量:只能在定义其代码段中被访问

使用局部变量比全局变量更安全

常量

常量时特殊的变量,不能修改值的变量,只能在定义时赋值

定义格式为:

条件分支

 

if(判断语句){                 

    执行语句1;                                                 

}     

 

if(判断语句){                                                   

    执行语句1;

} else{

    执行语句2;

}                                                      

if(判断语句1){                                                  

    执行语句1;

}else if{

    执行语句2;

}else{

    执行语句3;

}
 

表达三目运算符相同的作用

int a = 0 ;
int b = 2 ;
int max ;
if(a > b){
   max = a ;
}else{
    max = b ;
}
System.out.println("最大值是: "+max)
}

switch/cas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2;
	switch(x){
	case 0:
		System.out.println("你将退出系统");
	case 1: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case 2:
		System.out.println("Pls input your name and password");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请按照提示选择1/2/3进行操作");
	}
}

输出结果为:

Pls input your name and password
请按照提示选择1/2/3进行操作

可以在case语句中用break语句控制跳出switch语句

int x=2;
		switch(x){
		case 0:
			System.out.println("你将退出系统");
			break;
		case 1: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Pls input your name and password");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请按照提示选择1/2/3进行操作");
		}

输出结果为:

Pls input your name and password

switch/case可以使用:byte,int,short,char。String、enume

不能使用:float、double、long、Boolean

循环

for(初始化语句;条件判断语句;控制语句){

    循环体语句块;

}
 

int a ;
for(a = 0 ; a < 5 ; a ++){
    System.out.println("a = " +a);
}

输出结果:

a = 0
a = 1
a = 2
a = 3
a = 4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循环体语句块;

    控制语句;

}

int b = 0 ;
while(b < 5){
    System.out.println("b = " +b);
    b++
}

输出结果:

b = 0
b = 1
b = 2
b = 3
b = 4

do{

    循环语句块;

    控制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int c=0;
do{
System.out.println("c="+c);
c++;
}while(c<5);

输出结果为:

c=0
c=1
c=2
c=3
c=4

循环可以嵌套使用:

for(int i=0;i<3;i++){

for(int j=5;j>0;j--){
    System.out.println("i="+i+"  j="+j);
}
    System.out.println("结束i的第"+i+"次循环");
}
System.out.println("结束所有i循环");
}

输出结果为:

i=0  j=5
i=0  j=4
i=0  j=3
i=0  j=2
i=0  j=1
结束i的第0次循环
i=1  j=5
i=1  j=4
i=1  j=3
i=1  j=2
i=1  j=1
结束i的第1次循环
i=2  j=5
i=2  j=4
i=2  j=3
i=2  j=2
i=2  j=1
结束i的第2次循环
结束所有i循环

continue不再继续循环体后的代码,开始下一次循环

for(int i=0;i<5;i++){
//判断i是偶数
if(i%2==0){
//如果i是偶数,则继续下一次循环
continue;
}
//输出i的值
System.out.println("i="+i);
}

输出结果为:

i = 1
i = 3
for(int i=0;i<5;i++){
for(int j=0;j<6;j++){
//当i==j时,继续j循环
if(i==j){
continue;
}
System.out.println("i="+i+" j="+j);
}
System.out.println("结束i循环的第"+i+"次循环");
}
System.out.println("结束i循环");
}

输出结果为:

i=0 j=1
i=0 j=2
i=0 j=3
i=0 j=4
i=0 j=5
结束i循环的第0次循环
i=1 j=0
i=1 j=2
i=1 j=3
i=1 j=4
i=1 j=5
结束i循环的第1次循环
i=2 j=0
i=2 j=1
i=2 j=3
i=2 j=4
i=2 j=5
结束i循环的第2次循环
i=3 j=0
i=3 j=1
i=3 j=2
i=3 j=4
i=3 j=5
结束i循环的第3次循环
i=4 j=0
i=4 j=1
i=4 j=2
i=4 j=3
i=4 j=5
结束i循环的第4次循环
结束i循环

可以用break,结束当前循环,跳出循环体

输出0--4之间的第一个偶数

for(int i=0;i<5;i++){
//判断i是偶数
if(i%2!=0){
//如果i不是偶数,则终止循环
break;
}
//输出i的值
System.out.println("i="+i);
}

在多重循环时,break默认终止当前循环

for(int i=0;i<5;i++){
for(int j=0;j<6;j++){
//当i==j时,终止j循环
if(i==j){
break;
}
System.out.println("i="+i+" j="+j);
}
System.out.println("结束i循环的第"+i+"次循环");
}
System.out.println("结束i循环");

输出结果:

结束i循环的第0次循环
i=1 j=0
结束i循环的第1次循环
i=2 j=0
i=2 j=1
结束i循环的第2次循环
i=3 j=0
i=3 j=1
i=3 j=2
结束i循环的第3次循环
i=4 j=0
i=4 j=1
i=4 j=2
i=4 j=3
结束i循环的第4次循环
结束i循环
loop1:   for(int i=0;i<5;i++){

loop2:  for(int j=0;j<6;j++){
//当i==j时,终止i循环
if(i==j){
break   loop1;
}
System.out.println("i="+i+" j="+j);
}
System.out.println("结束i循环的第"+i+"次循环");
}
System.out.println("结束i循环");

输出结果:

结束i循环

数组的概念和作用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可以作为数据的容器使用,把多个数据集中存储

数组是引用类型(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是引用类型),长度一经确定不能改变,在内存中连续分配,所以读取速度快

数组中存储的数据称为数组的元素

数组中元素的索引值从0开始

一维数组的声明及初始化

数组元素类型[ ] 变量名称;

数组元素类型    变量名称[ ] ;

 

例如:

int[] a; 或  int a[];

String[] s; 或  String s[]

 

初始化:

第一种:数组元素类型[ ] 变量名称=new 数组元素类型[数组长度];

第二种:数组元素类型[ ] 变量名称=new 数组元素类型[]{用逗号隔开元素的具体值};

第三种:数组元素类型[ ] 变量名称= {用逗号隔开元素的具体值};

//a1的长度为5,元素的值为默认值0
int[] a1=new int[5];
//a2的长度为3,元素的值为1,4,10
int[] a2=new int[]{1,4,10};
//a3的长度为4,元素的值为34,23,4,10
int[] a3={34,23,4,10};

数组的长度

在创建数组时一定要确认数组的长度,在初始化数组元素的时候同时初始化到内存中

使用 数组变量名.length可以返回数组的长度

int[] a1=new int[5];
int[] a2=new int[]{1,4,10};
int[] a3={34,23,4,10};	
		
System.out.println("a1的长度:"+a1.length);
System.out.println("a2的长度:"+a2.length);
System.out.println("a3的长度:"+a3.length);

输出为:5、3、4

数组的遍历

将数组元素一个一个取出来使用的过程叫做遍历

遍历数组需要用到循环控制,循环的次数用数组的长度控制

基础排序算法的实现

选择排序特点:查询次数较多,元素位置变换较少,比较适合易于查询而移动复杂的数据

冒泡排序

插入排序

多维数组

数组元素类型[ ][ ] 变量名称=new 数组元素类型[一维长度] [二维长度]

一维二维长度都确定

//数组a中存储2个一维数组,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都是3
int[][] a=new int[2][3];
//对a中的数组元素可以继续赋值
a[0][0]=1;
a[0][1]=2;
a[0][2]=3;
a[1][0]=11;
a[1][1]=12;
a[1][2]=13;

只有一维长度确定

//数组b中存储2个一维数组,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不确定
int[][] b=new int[2][];
//对b中的数组元素可以继续赋值
b[0][0]=10;
b[0][1]=20;
b[1][0]=100;
b[1][1]=110;
b[1][2]=120;
b[1][3]=130;

数组工具

静态类Arrays,定义了大量的sort方法,可以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排序,搜索,复制

equals():比较两个array是否相等。array拥有相同元素个数,且所有对应元素两两相等。

sort():用来对array进行排序。

binarySearch():在排好序的array中寻找元素。

Arrays.asList(array):将数组array转化为List   (此种方法不正规)

int[] a=new int[]{12,3,90,1,2,10};		

//使用API中的Arrays类的sort方法可以排序
        Arrays.sort(a);   //将数组a的元素升序排列
        for(int x:a){
        	System.out.println(x);
        }

Java中的final特性

使用final修饰的类,不能扩展,不能修改

字符串常量池

一个字符串被创建后,他的值就不能被修改

String s1="Hello";
s1="World";

这里不是Hello改为了World,而是重新分配空间存储World,S1的值发生了改变,指向新空间

为了能够重用这些不变的字符串,Java使用了字符串常量池;

凡是用=直接赋值的方式得到的字符串,都存储在常量池中;相同的共用一个具体字符串;

使用new创建的字符串不适用常量池,每次都分配新的内存空间;

String s2="Hello";
String s3="Hello";
String s4=new String("Hello");
String s5=new String("Hello");

验证:

String s2="Hello";
String s3="Hello";
String s4=new String("Hello");
String s5=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2==s3"+(s2==s3));
System.out.println("s4==s5"+(s4==s5));
System.out.println("s2==s4"+(s2==s4));

输出结果:

s2==s3 true
s4==s5 false
s2==s4 false

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的区别

StringBuffer类,称为字符串缓冲区;所表示的也是一个字符序列;这个类型必须用new创建对象,和String相反,它是可变的类

StringBuffer sbf1=new StringBuffer ("Etc");
StringBuffer sbf2=new StringBuffer (" Java");
sbf1.append(sbf2);
System.out.println(sbf1);

输出结果为:Etc Java

证明:StringBuffer是一个可变的字符串类

三个类的区别

String类是不可变的,对象一旦被创建,就不能被修改;可以使用=直接赋值,此时使用常量池;也可以使用new创建,不使用常量池;

StringBuffer是可变的,对象创建后,可以修改;必须使用new关键字;

StringBuilder是不同步的,不考虑线程安全时,在多线程情况下使用比StringBuffer高效;必须使用new关键字;

面向对象编程

Java是面向对象的(原因)

有描述对象 以及对象之间关系的能力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

类和对象说明

在Java中,万事万物皆对象

对象依赖于类存在(模板--个体实例)

在程序中应该使用的是对象

分析过程先有对象,后有类,开发过程,现有类后有对象

类中的基本构成元素

定义

是描述对象的“基本原型”,它定义一种对象所能拥有的数据和能完成的操作

是程序的基本单元,最基本的类有一组结构化的数据和其上的一组操作构成

对象

对象的行为是用调用的方法定义的

每个对象都保存着当前特征的信息--对象的状态,可能会改变,但并非自发

对象状态的改变必须通过调用方法实现,否则则说明封装性遭到破坏

封装使得对代码的修改更加安全和容易,将代码分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对代码访问控制得越严格,日后你对代码修改的自由就越大,可以很好的使用别人的类,不必关心其内部逻辑是如何实现的,让软件协同开发难度大大降低

对象的状态并不能完全描述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身份

作为一个对象的实例,每个对象的标识永远是不同的

状态常常也存在着差异,对象的这些关键特性在彼此之间影响着

类的基础声明

类成员属性的声明,初始化和我初始值

成员变量是类中特有属性的变量

在类中声明成员变量的格式,其类型可以是Java中任意的数据类型

class Bike{
    int speed = 0 ;    //新增加的成员变量
}

普通的成员属性取值在该类的 不同对象中不能被共享

不管在任何地方,引用类型都需要初始化后才可以使用,其初始值为null,代表不具备存储空间的内存空间,直接使用会造成程序运行异常

对象初始化时需要使用new运算符,从堆中分配内存,步骤是:

①说明新建对象所属的类名

②说明新建对象的名字

③用new为新建对象开辟空间

④创建对象的一般语法是:

⑤使用已经定义好的类,创建该类对象的过程叫做“实例化”

调用成员属性

实例化类的对象之后,可以访问到类中的成员

对象名 .成员名

student.age = 18 ;     //为成员属性赋值
public class Studen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tudent =new Student;
        student.age = 18 ;   //设置属性的值
        System.out.println(Student.age);  //读取属性的值
    }
}




运行结果:18

类的方法

方法的基本声明形式

成员方法是类中进行数据处理,实现相关功能的函数

方法决定了一个对象能够接收到什么样的信息,其基本组成包括:名称,参数,返回值和方法体

声明形式为:

返回类型可以是任意的Java数据类型,当一个方法不需要返回值时,返回类型为void

Java中的方法只能作为类的一部分来创建

方法的特点:将功能代码进行封装;便于该功能进行复用;只有被调用时才会执行;提高代码的复用性;方法若没有返回值,则用关键字void表示,那么该方法中的return语句如果在最后一行可以省略不写;可以调用方法,不可以在方法内部定义方法;定义方法时,方法的结果应返回给调用者,交由调用者处理

return用法

代表“已经做完,离开此方法”

如果此方法产生了一个值,这个值要放在return语句后面

方法体中的局部变量

调用类方法

class Bike {

   int speed = 0;
   void showSpeed() {
        System.out.println(speed);
   }
   public void changeSpeed(int newSpeed){
        speed = newSpeed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ike bike = new Bike();
        //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来设置,获取属性的值
        bike.changeSpeed(30);   
        bike.showSpeed();
   }
}




输出结果:30

同一个类中的方法在本对象中调用其他方法直接使用方法名

class Bike {

   int speed = 0;
   void showSpeed() {
        System.out.println(speed);
   }
   public void changeSpeed(int newSpeed)(int newSpeed){
        changeAndShowSpeed(newSpeed) ;
        showSpee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ike bike = new Bike();
        //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来设置,获取属性的值
        bike.changeSpeed(30);   
        bike.showSpeed();
   }
}

方法名的命名规范

第一个单词以小写字母开头,后面的单词则以大写字母来头

参数名称为一个单词时使参数的命名尽可能明确

可变API和不可变API的逻辑约定

可变API:在给定的既有内存上进行操作的API(Java字符串不存在任何的可变API)

不可变API:执行时需要分配一段内存后再执行操作的API(new)

方法参数的传值特性

参数只有值传递

基本数据类型和字符串传参时是值传递,其他对象传参是是引用传递的  (x)

实参和形参

public class ArgumentCallByValueTest {
	public void changeSpeed(Bike bike,int newSpeed) { //Bike bike.int newSpeed是形参
	    bike.changeSpeed(newSpee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ike bike = new Bike();
		ArgumentCallByValueTest acbt = new ArgumentCallByValueTest();
		acbt.changeSpeed(bike,20);     //实参
		bike.showSpeed();
	}

}

形参就是一个普通的临时变量,位置特殊只是为了跳出方法体的作用域以便获取实参值(并非占位符)

方法体中的代码操作是形参变量,和实参无关

方法参数的传值属性

当方法中的形参在没有调用不可变API之前,形参的任何改变都将改变实参的状态,而当形参执行了任何不可变API之后,形参和实参就断开了这种状态联系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zsxdg/article/details/107806245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