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科技>办公>笔记本 >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性能哪个好 十代酷睿对比三代锐龙性能评测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性能哪个好 十代酷睿对比三代锐龙性能评测

2020年08月22日  | 移动技术网科技  | 我要评论
大家都知道,自2017年开始,amd锐龙系列给予了intel强烈的冲击,随着amd zen2架构的诞生与发布,在移动端这片净土上intel与amd的争斗也已日趋白热化。2020年已经过去大半,inte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类型2 cinebench r15单/多核中位数成绩对比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这类产品没有追求极致的轻薄,而是为了更全面的性能而设计,基本都配置了mx350/250入门级独立显卡或高性能集成显卡,搭配到性能释放还算不错的cpu,能够满足一些轻度娱乐、设计的需求,例如英雄联盟、安卓模拟器、简单的视频剪辑、图片后期等。这类产品可以大概表达出低压处理器的实际性能,是市面上销量最好、关注度最高的产品类型之一,尤其适合需求娱乐性能且对便携度要求较高的人群。

在多核性能方面,amd的r7-4800u独占鳌头,是目前低压处理器中最强的存在。而在intel阵营方面,六核心的i7-10710u则是性能担当,整体性能对比他的“小弟”,优势巨大。单核性能上,可以看到,intel依旧在这一方面延续了优势,i7-10510u是目前单核性能最强的低压u。

通过上表,i5-10210u和i7-10510u的多核性能相差不大,这和类型1中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所以在纠结到底是购买i5-10210u还是i7-10510u的笔记本时,如果预算有限或对性能要求不算高,不必纠结,可直接购买搭载i5-10210u版本的产品,但这也并不是说i7-10510u没有购买的意义,它的性能整体强出了15%左右,且单核性能是目前低压u中的最强,综合体验肯定会稍好一点。

而如果单纯的追求性价比,那么现阶段amd显然就更有优势了,上表中出现的三款联想产品——小新pro13、小新air14、yoga 14s均搭载了amd的低压处理器4600u和4800u,这三款产品均是目前市场上非常火热的产品,各项配置优秀,性能上乘,物美价廉,如果您追求的是一款拥有极致性能且性价比极佳的轻薄本,那么这三款产品都是值得推荐给您的。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联想小新pro13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联想小新air14

在这个类型中,cpu性能最亮眼的、产品最有特色的,那无疑是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款intel板,i5跑出了超越i7的分数,这得益于它16.1英寸的屏幕,大屏幕带来了大机身,散热效果更好,性能调教方面就可以更加激进。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是目前唯一使用16.1英寸屏幕的轻薄笔记本,整机采用全金属机身,表面为磨砂材质,裸机重量为1.7kg左右,厚度为16.9mm左右,屏幕还采用了左、上、右三边窄边框的设计,边框宽度为4.9mm,屏占比达到了90%。16.1英寸、三边窄边框、90%屏占比无疑将屏幕的视觉冲击力最大化。

而华为系产品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整个生态体系,多屏协同、一碰传等功能彻底革新了笔记本电脑,如果您需求一台兼顾娱乐的轻薄本,同时还拥有华为系的手机产品,那么在类型2中出现的华为产品都可以进行购买,而且最近又推出了新品,非常值得考虑。

除此之外,在类型2中微星的尊爵prestige 14与15也非常值得关注,前文已经提到过,它拥有目前极为少见的“低压u+高性能独显”的配置,搭载了目前intel低压u中最强的i7-10710u,产品定位为设计本,均采用了适合创意工作者的专业级显示屏。整机做工一流,铝合金金属材质外壳,通体喷砂工艺,手感极佳,外观低调精致,沉稳优雅。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微星尊爵prestige 15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微星尊爵prestige 14粉色版

尊爵prestige 14与15的重量也是它们的优势,其中,尊爵prestige 14重量1.29kg,厚度15.9mm;尊爵prestige 15重量1.6kg,厚度15.9mm,在强劲的性能下能够将机身控制在这种程度,非常难得。

总体来说,搭载低压u+入门级独显的笔记本,cpu性能释放良好,产品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其中也不乏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产品。

类型3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类型3 cinebench r15 单/多核最佳成绩对比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类型3这类产品在前文已经表述过了,在标压+高性能独显的基础上,将机身尽量做轻做薄,并且外观保持简约低调,材质多为金属,质感极佳。这类产品能够很好的融入办公场景,适合处理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作,同时,它还具备一定的便携性,当然,游戏也是可以满足的。

抛开产品定位,高性能+轻量化本身就是笔记本电脑产业向来发展的方向,可以说这类产品引领着笔电产品的走势,是笔记本电脑中的排头兵。这类产品还处于发展初期,产品并不多,我们测试的样本也不多,所以就不为大家展示中位数成绩了。

在这类产品中,可以重点关注如下两个产品:rog 幻14、微星creator 17

rog幻14的独特之处在于,标压锐龙9处理器+rtx显卡塞进不到20mm的机身中,整机重量1.6kg,要知道,很多13、14英寸的轻薄本可都没有如此轻薄。除此之外,它的a面拥有一块光显矩阵屏,用户可自行发挥想象力让它显示出不同的图案或文字。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rog幻14

对于这样一台非常有特色的rog产品,基础版起售价格不到9000元,真的是物有所值。

微星的创造者creator17是首款搭载了mini-led屏幕的笔电,屏幕尺寸17.3英寸,覆盖dci-p3、display-p3、srgb、adobergb多种色域,是目前最为顶级的屏幕。creator 17还拥有目前顶级处理器+顶级gpu的配置规格,媲美工作站的硬件性能表现。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微星创造者creator 17

此外,它的材质为金属铝并采用了喷砂工艺,a面为一整个平面,没有过多的线条或者切线,四边棱角分明,微星标志性的龙盾logo位于a面偏上方的位置,logo还做了暗色处理,整个a面高端而又低调。重量仅2.4kg,机身最薄处20.25mm,极其适合专业设计人群。

类型4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类型4 cinebench r15 单/多核最佳成绩对比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类型4 cinebench r15 单/多核中位数成绩对比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在这类笔记本中,我们测试过的r5-4600h、i9-10885h样本过少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出入。

在我们测试过的产品中,r7-4800h是性能最强的存在且性能发挥较为稳定,总共3款不同品牌的产品,cinebench r15的多核成绩都集中于1880~1900分这个区间。八核心的i7-10875h照样非常强势,属于顶级性能,且在市面上搭载此款处理器的顶级游戏本产品很多。单核性能依旧是英特尔的天下,在核心吃不满的情况下,游戏娱乐方面肯定还是英特尔更强,最为常见的i7-10750h就是其中的代表。如果想要更高的性能,那么还有r9-4900h和i9-10980hk可供选择。

虽然amd的处理器多核性能较强,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搭载amd处理器的游戏本中没有同时搭载rtx 2070以上的gpu,对于普通的游戏玩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对游戏帧数有非常高的要求,或经常运行一些对配置要求很高的单机游戏,那么就这能选择intel的处理器了。

在这类产品中华硕天选、联想拯救者全系列是值得选购的性价比产品。

华硕天选专为二次元用户和游戏玩家量身定制。因此,除了具备游戏本该有的属性之外,华硕天选还设计了自主的虚拟形象——天选姬,有着超凡的辨识度。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华硕天选

其顶盖设计风格比较硬核,四个边角采用了较为锋利的切割处理,并且配以螺铆做装饰,整体给人的感觉非常硬朗。顶盖正中位置设计有天选品牌的logo,面板下部采用了华硕专利的梯形切割,使得出风口不被面板遮挡,从而提升散热效率。

华硕天选拥有极多的配置搭配,最高可选4900h+rtx 2060 +16gb,并且还拥有15.6英寸与17.3英寸两种屏幕尺寸,满足各类玩家的需要。

联想拯救者系列算是游戏本市场中非常经典的一款产品,其中r7000对应amd锐龙版,y7000对应intel版他们之间使用了相同的设计语言,整体外观设计差别不大,全黑色的外观,镂空的“legion”logo与银色的“lenovo”铭牌位于机身正面,在游戏本中,它的外观相对来说比较低调。

r7000与y7000都属于游戏本市场中极其畅销的产品,综合性能优秀,拥有不错的扩展性,加上亲民的价格,性价比非常的高,几乎适合所有的普通游戏玩家。

05 总结

十代酷睿/三代锐龙处理器各有优势,英特尔延续了在单核性能方面的优势,游戏娱乐性能方面无疑更强,而amd在多核性能上优势明显,生产力、内容创作方面要更好一些。同时,选购一款笔电产品也不要单纯的比较性能,外观、重量等因素也相当重要,毕竟,自己的钱,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产品才最重要。

48台笔电 十代酷睿与三代锐龙cpu性能横评

通过这次的横评,多少也能窥视到一些笔记本产品的发展走向。实际上,单从cpu的性能来看,追求轻量化的产品对比追求纯粹性能的产品,在同配置下性能差别已经不是很大,这说明至少这么些年来,“笔记本瘦身”还是很有成效的。

笔电的性能释放对于散热规格、机身空间的要求会随着硬件水平提高和厂商优化慢慢变低,就在3、4年前,顶级性能的游戏本还需要超级厚的机身、9到10个热管才能压得住硬件带来的热量,但如今显然已经不需要了。厂商在设计产品时有了更多的余量去考虑外观、材质和易用性等,而不是单纯的绞尽脑汁去解决硬件性能。轻薄本亦是如此,市面上重量在1kg左右的轻薄本随处可见,大大提高了便携性。

随着amd的强势进场,目前的移动端cpu市场的“核心大战”、“频率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产品性能不断走高,价格却是逐年下降,只需要花费4000元和5500元即可购买到来自一线厂商、搭配最新硬件的主流轻薄本或游戏本。

参与到此次横评的48台笔电产品,基本囊括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流产品,通过这次对各产品cpu性能的横评总结,相信多少可以在选购方面提供到您一点参考意见。希望大家都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笔记本电脑。

本文转载自http://nb.zol.com.cn/750/7508611.html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