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科技>操作系统>Unix > freebsd 分区的相关知识总结

freebsd 分区的相关知识总结

2018年03月04日  | 移动技术网科技  | 我要评论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freebsd 分区的相关知识总结,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4-07-20

分区的术语 

freebsd将硬盘分成最多四个slice(片段),freebsd的开机区必须在这些slice其中之一。每一个slice上又可以分成最多8个partition(分区),分别称为a,b,c,d,e,f,g,h,传统上a,b,c,d分区有特殊的意义,a表示root分区,b表示swap分区,c表示整个slice,d表示整个硬盘。

分区的顺序

从freebsd-2.0.5开始,freebsd发展了新的slice概念,只有c内定位整个slice,其他都可自由使用,但一般还是遵循传统观念,即a:root,b:swap,efgh:其他使用。

root和/usr分区通常是读得比较频繁,写得比较少,需放在靠近外磁道的地方,可以把比较大的分区如/usr放在内磁道上。而/var和/var/tmp则读写都比较频繁。

按照相应顺序创建分区:root,swap,/var,/usr。

分区的用途

/它保存的是启动系统需要的文件。

/var主要用来存放:邮箱,打印spool 和日志文件。邮箱和日志文件可能会达到一个无法预料的数量,这主要取决于在你的系统上有多少用户和你的日志文件可以保存多长时间。如果你想要运行一个邮件服务器,一个超过g数量级的/var分区是必要的。另外, /var/tmp要足够大,以便于能够包含足够的你可能会添加的packages。

/usr分区保存了支持系统所需的文件和一个叫做/usr/local的用来保存从ports 安装文件的子目录。如果你不使用ports 也不希望把系统源代码保存在机器上,你可以节省超过1g 的/usr分区。如果你安装许多ports,我们建议至少要为/usr保留2g 的空间,如果你也想把系统源代码保存在你的机器上,我们建议为/usr保留3g 的空间。不要低估了这个分区所需要的空间的大小,它可能会不断增加,让你非常吃惊!当你调整分区的大小时,记住你的系统可能会不断增加对空间的需求。

swap交换区可以避免碎片,也防止了对文件系统的影响,性能较好。通常情况下交换分区是内存的2-2.5倍,这足以应付日常的突发事件。在配置有很多scsi(或ide)磁盘的较大系统中,我们强烈建议你给每一个硬盘都创建一个swap。swap 分区应当拥有同样的大小。内核可能会处理成任意大小,但内部数据结构则是最大swap 分区的4 倍。保持swap 分区同样的大小,可以允许内核最佳地调度swap 空间来访问磁盘。

/tmp用来保存临时文件。

分区注意事项

分区的大小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而异,特别指出的是,网站文件、数据库文件、日志文件、临时文件应当单独分区存储,以防止攻击者滥用磁盘空间导致系统崩溃。

特殊分区参考

一块容量为18g scsi硬盘的分区例子
分区   大小  备注
/     128m 
swap  1008m  至少是内存数量的2倍(本系统采用512m内存)
/tmp  256m 
/usr  3g  系统和apache等应用软件、源码存储于这个分区
/usr/home  7g  网站文件存储于此
/var  3g  数据库将使用这个分区
/var/log  2811m  日志文件单独分区

freebsd 的一般分区方案

建立内部分区的时候,应当注意磁盘空间的合理分配,一般情况下,建议如下:
/ 256m
swap 512m,原则上为内存大小,但是没有必要超过1g
/tmp 100m,适用于大部分服务器环境,可以适当加大
/var 4000m,如果硬盘小于9g,2000m即可,至少1000m
/usr 500m
/usr/local 500m,作为服务器已经足够,或者增加至1000m

/home *,第一个硬盘的所有剩余空间
/disk1 *,第二个硬盘的所有空间
/disk2 *,第三个硬盘的所有空间,以此类推

与上一步骤类似,freebsd disklabel editor也在屏幕中央列出了命令键,我们用c创建分区。对于已存在分区,则可以用m设置加载点,或者t重新格式化。

最后,不要忘了检查是否除了/和swap以外的所有freebsd分区都被设置为“ufs+s”,
如果没有,使用s激活当前分区的“softupdates”选项,以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
注意,为了安全起见,不要把/设置为softupdates。
同样也是按q键保存并退出

=========================================================================

用作web服务器的一个freebsd分区方案

/ (128mb)
swap (2048mb (2048mb ram))
/tmp (512mb)
/var (1024mb)
/usr (10240mb)
/home (rest of the hdd)

下面是其它网友的补充:

freebsd5.0的分区和linux的分区概念不一样,没有安装过freebsd的兄弟,倒是可以看看!个人的安装体会!

偶们知道一个硬盘最多可以划分四个主分区,扩展分区算一个主分区,在玩win的时候偶们的硬盘一般都只有两个主分区,一个是c盘,另外一个就是扩展分区,那么现在偶们要在保留win的情况下安装freebsd,就要分割硬盘,划分出一个分区作为主分区,因为freebsd必须安装在主分区上面,放心一个硬盘可以有四个主分区的,所以再多分一个主分区没问题的,如何填加一个主分区呢?偶建议兄弟用这个软件:partitionexpert2003,再网上找找应该可以找到,这个软件分区速度快!

好,偶们现在的硬盘上面已经有三个主分区了,一个是c盘,一个是扩展分区,还有一个是偶们刚才填加的主分区,接下来介绍一下freebsd的分区命名规则,和linux不一样的:

freebsd将主分区称为slice,也就是说一个硬盘最多可以有四个slice,这四个主分区分别叫wd0s1,wd0s 2,wd0s3,wd0s4,wd0为第一个ide硬盘,使用s1标识第一个分区,如果说第二个主分区是扩展分区的话,就叫wd0s 2,以次类推。freebsd安装的时候会占用一个主分区,假设我们现在用第三个主分区来安装freebsd,也就是wd0s3,那么偶们必需指定这个分区作为freebsd的安装分区,在分区界面下偶们可以把光标移到wd0s3上,然后按“t”改变这个分区的类型,输入165,165是freebsd的分区类型,上面会有说明的,兄弟可以看看,改变好分区的类型后,偶们按“w”写入,此时会提示用什么工具作引导,偶一般都选“bootmanager”,最后按“q”退出!

好了,现在freebsd的分区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在这个分区上分“/”“/var”“/usr”swap分区了,偶们按“a”,让freebsd自动分这些区,其实这一部分就像在扩展分区上面划分逻辑分区的道理一样,接下来按“w”写入,按“q”退出,好了,分区到此就搞定了,接下来安装其他的,哈哈!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想让兄弟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忍不住还想再总结一下:

1.freebsd必需安装在主分区上面,如果你的电脑现在只有两个主分区的话,一定要记得多划一个出来,要不然到时候不小心把扩展分区干掉了,555555555,血的教训啊!
2.先指定一个主分区给freebsd使用。
3.然后再指定的主分区上分“/”“/var”“/usr”swap之类的。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