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移动技术>手机>手机系统 > 【交通运输与新基建(四)】交通运输新型基础建设重点方向

【交通运输与新基建(四)】交通运输新型基础建设重点方向

2020年09月27日  | 移动技术网移动技术  | 我要评论
交通新基建的内涵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是以先进技术赋能,使传统基础设施融入新要素、具有新功能、呈现新形态,促进交通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融合发展的现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形势与挑战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地区间、不同线网间发展不平衡;新技术大多点状分布,规模化、体系化程度还较低,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连续覆盖,网络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5G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场景较少;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智慧公路尚未形成有效概念和标准;北斗等自主可控新技术在行业的渗透还不深。发展目标到2035年,

交通新基建的内涵

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是以先进技术赋能,使传统基础设施融入新要素、具有新功能、呈现新形态,促进交通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融合发展的现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

形势与挑战

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地区间、不同线网间发展不平衡;新技术大多点状分布,规模化、体系化程度还较低,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连续覆盖,网络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5G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场景较少;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智慧公路尚未形成有效概念和标准;北斗等自主可控新技术在行业的渗透还不深。

发展目标

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重点方向

智慧公路

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推进智能养护平台建设;推动公路感知网络与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建设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建设智慧路网云控平台;推进ETC门架系统拓展应用;建设智慧服务区;依托重要运输通道,推进智慧公路示范区建设。

智能铁路

提升铁路全网列车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设铁路智能检测监测设施、智能供电设施、提升智能建造能力。

智慧航道

建设航道地理信息测绘和航行水域气象水文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高等级航道感知网络,建设适应智能船舶的岸基设施;打造“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智慧港口

推进集装箱码头、堆场库存自动化升级;建设港口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展智能航运试点示范。

智慧民航

加快机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机场智能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新一代空管系统。

智慧邮政

推广邮政快递转运中心自动分拣设施;建设智能收投终端和末端服务平台,打造无人配送智慧邮政快递网络;建设智慧冷链基础设施。

智慧枢纽

推进客运枢纽智能化升级,发展综合客运一体衔接的全程电子化服务模式。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开展行李直挂服务;建设绿色智慧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等设施,推进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应用

推动服务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鼓励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推动码头岸电改造;推动长寿命、可循环利用材料应用。

5G等宽带通信协同应用

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5G、卫星通信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建设。逐步在重点通道、区域等实现固移结合、宽窄结合、公专结合的网络覆盖。推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应用车用无线通信技术。

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卫星定位增强基准站建设。建设北斗行业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推进北斗短报文特色功能应用;推动高分遥感卫星应用。

网络安全保护

建设新型基础建设设施内生安全体系。加快新技术交通运输场景应用的安全设施配置部署。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数据中心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形成成规模、成体系的行业大数据集。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公共信息资源开放。

人工智能

推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工地等研发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测试基地、先导应用示范区,实施一批先导应用示范项目。

科技研发

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要载体为引领的交通领域科研基地体系建设;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网。

融合创新推动传统设施转型发展

应用的融合创新是核心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以技术创新驱动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强化应用场景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设计;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以应用效果为导向,做细、做实、做优交通网与信息网深度融合;在保持交通基础设施代际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换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设施的融合建设是基础

基于“一张图”统筹做好新老基建的空间布局和要素连接,把推进新老基建设计、施工、运行的“三同时”,实现一体推进、协同发展;在对现有设施智能化改造基础上,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资源的统筹利用;积极推进相关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线上、线下交通深度融合;与相关行业跨界融合,融入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大网络,不搞“小而全”。

交通新基建有序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新基建、老基建始终是动态发展的相对概念。因此,新基建有很大想象空间,为真正发挥出新基建稳增长、转动能、调结构、育优势的作用,应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新基建发展。

增强理性思维

新型基础建设依然是基础设施(具有非常强的外部性、公共物品属性),不能过分放大新基建的外延:泛化,难以承受之重;新瓶装老酒,重复投资;异化,政务信息化,政策冲突;在新基建的建设模式与应用场景尚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不要一哄而上,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脱离实际地为了新基建而新基建。

坚持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双擎驱动

新型与传统是个相对概念;加快推进“新基建”,不是弱化“传统基建”,统筹传统与新型、存量与增量、有效供给与动态需求地关系,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发展;统筹做好建设方向、空间布局、建设时序规划,近期应关注成熟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上规模化、网络化应用,形成规模带动效应。远期要跟踪新技术发展,超前布局相关研究和试点示范。

做好顶层设计

要结合各地地交通运输特点、经济社会基础、创新发展需求等条件,选取重点领域和切入点,不能不切实际;要实现新地应用场景在一定规模上连续覆盖,着力扩大基础设施网络效应,释放出规模经济红利,不能“碎片化”;同时,也要注意在薄弱环节上精准补齐短板,实现交通运输节点效率明显提高,消除木桶效应。

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基建创新要求高,政府应在做好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重点鼓励市场和社会投资,激发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创新技术的积极性。政府不宜大包大揽,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技术进步会推动新基建向更“新”方向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因此,新基建发展要注意处理好代际传承的平滑过渡,不能“推倒重来”;

三是创新与安全的关系。新基建促进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应用将引入新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应充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网络安全设施与新基建同步实施,强化新基建的网络安全防护。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36477513/article/details/108815230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