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 > 构建区块链生态 成都开放场景催生城市新动能

构建区块链生态 成都开放场景催生城市新动能

2020年11月14日  | 移动技术网科技  | 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我们研发的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审计、安全防护、卫生情报等各方面的服务与支持,对监管单位也做一些安全技术服务和支持。”在10月29日开幕的2020成都全球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我们研发的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审计、安全防护、卫生情报等各方面的服务与支持,对监管单位也做一些安全技术服务和支持。”在10月29日开幕的2020成都全球交易会首届国际产业博览会上(以下简称2020创交会),成都链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链安科技”)副总裁曾薇期望能够寻找新的机会。

链安科技是成都最早专门从事安全的公司之一,目前公司已经获得多轮,备受资本青睐。实际上,在发展产业方面,成都已然积累了较大的先发优势:拥有中国网安等头部企业以及近300家研发中小企业。

普华永道发布最新报告预测,未来10年,技术将为全球经济带来1.7万亿美元的增长,其中中国将是所有经济体中最大受益者。为此,成都在连续举行5届创交会之后,2020年创交会首度聚焦产业,以期赶上发展的这波浪潮。

成都将加快构建生态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园区、数据交易中心、城市级联盟链技术设施等载体,不断丰富科技、数字产权、溯源等重点应用场景,着力优化人才、技术、资本、营商环境等新经济要素创新供给,切实将产业潜在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能。

“成都抓住的机遇,陆续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加上人才的集聚、研发机构众多,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优势,而且具备了打造成为硬核科技发展领先地、创新样板间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实验场的发展基矗”工程院院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挪创新中心主任容淳铭表示。

成都先发优势明显

“目前处在一个蓬勃兴起的阶段,成都也是全国新经济的引领城市,创交会这种大规模会议的举办,能够推进成都向国际化、高端化迈进,提升成都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曾薇认为。

实际上,成都早已开始在领域进行了布局。

从2017年起,成都就以场景营造为抓手,大力推动新经济发展。当技术正式被列入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成都顺势提出,把作为成都新经济领域“硬核科技”自主创新主要突破口,明晰主攻方向,超前规划布局,构筑未来战略竞争优势。

“成都企业与研究机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都市协会专委会秘书长肖波表示。今年8月底,该协会发布了《2019成都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报告》披露,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成都市存续的经营范围内包含的企业有266家。其中,2018年至2019年呈爆发式增长,新增216家。

截至目前,成都拥有中国网安等头部企业以及近300家研发企业,在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延伸至数字金融、网络、、、政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根据智联招聘《2019年人才供需与发展报告》,成都存量人才排名全国第四,成都的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在2020中国城市创新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中,成都位列全国第六。

对于这样的战略抉择,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称,2020创交会聚焦主题,是希望以技术在城市治理具体场景的示范应用为切入点,通过论坛、展览、交易、大赛等形式,举办多项主体活动和若干配套活动,引导和推动开发者、平台运营者以及其他生态参与方加强行业自律、共享城市机会,推动安全有序发展,释放“+”促进繁荣发展的潜能。

“力争将成都打造成为硬核科技的先发地、创新应用的样板间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试验常”这是成都提出的新目标。

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根据拉勾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人才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新基建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大幅上升,在新基建相关人才需求中,行业的人才需求增长67%,为新基建行业最高。国际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也预测,伴随技术的发展,未来5年中国人才缺口将达75万以上。

如今的产业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一个由底到顶的科学,这个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除了做技术的、做理论的,还需要做市场的、做营销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康立提到,技术型人才可以由、等相关专业人才,通过技术培训转换适配,难的反而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尝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正是成都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的努力方向:即着力优化人才、技术、资本、营商环境等新经济要素创新供给。

从城市的资源禀赋说,成都是全国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成都产业基础雄厚,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占全国五分之一。此外,成都科研力量富集,拥有一批国家类科研院所和华为成都研究所、京东方成都研究院、清华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已开设相关专业,成都人才存量居全国第四。

成都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以及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也被外界看好和期待。“成都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的发展,这是成都发展产业最好的机遇……成都软件产业较发达,在软件产业方面的优势也就成为了发展的优势。”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专委会主任斯雪明认为。

“成都发展的优势体现在政策、人才、环境和产业集成等方面。”浙江大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说,同时,“成都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卓越的营商环境,这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成都是四川乃至全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承载地,拥有开展在国家关键领域的应用探索的良好条件。”

此外,成都还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创新的城市传统,不断加强与全球各大城市在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将城市建设为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创新孵化器,以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赋能。

持续释放场景机会

记者注意到,在2020创交会上,“开放场景,链接未来”城市治理场景展吸引了诸多行业人士关注。场景展是以未来城市为背景,聚焦12个城市治理场景,重点展示了技术以及和、、、等新技术融合,多维度、全方位描绘政府开放治理的新理念、社会协同治理的新格局、产业共享治理的新模式。

这正是成都期望通过开放场景供给,拉动发展为城市赋能的设想。

在2020创交会开幕式中,成都市重磅发布了《成都市应用场景供给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应用场景供给为主线,明确十大重点领域,实施三大专项行动,实施四项保障措施,推动城市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市场机遇有机链接,形成应用场景到发展机会价值转化的生态闭环。

按照上述《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成都将力争到2022年,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新消费等领域打造30个应用示范场景,建设2~3个产业集聚发展区,将成都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先发地、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未来,成都市将源源不断地释放场景机会,持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通过定期举办“双千”发布会,加快推动场景与城市发展需求有机链接,为“+”拓展应用,提供落地空间。

成都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卢铁城表示,聚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场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全新逻辑,是应用落地的重要载体。“制定这一规划,是希望向社会传递成都推动技术升位、产业升级的定力和决心,进一步释放发展机会,激发创新活力。”

“成都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国家创新型的试点城市,成都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取得了重要成果。2020创交会聚集了政产学研各方面领导和专家,共同交流探讨新技术、新应用,这对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影响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在2020创交会上称。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