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科技>人工智能>ai动态 > Path创始人莫林:走一条“免费增值”的私密路径

Path创始人莫林:走一条“免费增值”的私密路径

2020年11月18日  | 移动技术网科技  | 我要评论
虽然戴夫·莫林(dave morin)只有31岁,可是他的名字已经在或将与全球行业的巨头发生联系,从facebook到苹果再到google。对此,他并没有什么惊奇。他在2010年所创立的

虽然戴夫·莫林(dave morin)只有31岁,可是他的名字已经在或将与全球行业的巨头发生联系,从facebook到苹果再到google。对此,他并没有什么惊奇。

他在2010年所创立的path一款私人移动社交工具抓住了互联网行业的社交大潮,同时又占据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先机。用戴夫·莫林的话说,自己一开始就要建立的是一家至少存活30年的公司,而说这话的他,恰好也是30岁时。

“我们需要时间去获得用户的信任,”戴夫·莫林觉得,这个才是私密型社交工具的关键。“我们慎重对待你们的回忆,我们希望想把path打造成一个记忆永恒的地方。”因此,他将已上市且用户总数已经超过10亿人的facebook比作行业里的雪佛兰,而他领导的path,却是要做“奔驰或宝马”。

为此,戴夫·莫林暂时拒绝了巨头们的并购建议。他打造的这款社交利器会否成为“豪华车”并不清楚,但他无疑已成为新一代家中的翘楚。

天生爱冒险

戴夫·莫林也许天生就和冒险和创业有联系。

他出生在西北部蒙大拿州,巧合的是,在美国,蒙大拿州的昵称是财富之州(treasure state)。那里东部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洛基山脉,西部则是广袤的大平原,地貌的海拔落差,令他从小便懂得了征服目标的乐趣与艰辛。在家乡,戴夫·莫林成为了全美顶尖山地滑雪手,这项运动需要将专注和柔韧性极高地合一。这也成为了他此后成功的关键词。从科罗拉多大学获得经济学士学位之后,他进入了it这个最具创新土壤的行业。职业生涯早期,莫林一边在苹果公司工作,一边继续学习设计思维和市场营销,之后他进入facebook公司,成为这家日后成为全球社交互联网巨头早期的重要成员。

在facebook,戴夫·莫林主要负责让这家初创期的互联网公司有更多的社交元素,他帮助facebook打造了开发者平台,也就是后来为业内所知的facebook platform和facebook connect。

有人说,正是因为在facebook工作过的背景,使得戴夫·莫林更清楚facebook 的弊端,从而有可能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交网络。

迫切的创业

2011年,戴夫·莫林离开了facebook。彼时,facebook已经成为了新一代互联网巨头,占据了社交网络的霸主地位,而且即将上市,这意味着员工手中的股权很快便可以变为真正的个人财富。

但是戴夫·莫林离开得却非常坚决。此后他在接受美国科技网站techcrunch采访时解释说:“我与我们的创业团队都认为,是时候去寻找一种让人与人社交更紧密、更私人化的方式了,尤其是在的普及,这是构建新型社交方式的基础设施。”

这便是path的开端。path意为“路线”,顾名思义这款应用的宗旨就是记录用户的人生轨迹。戴夫·莫林称其为“私人网络”:用户最多只能设置50个朋友,基于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而不是用户的公共数据库)分享照片,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可以减轻用户对与陌生人分享照片的担心。

这款应用甫一推出,便成为小众圈子里的流行分享,先是在美国本土,继而风行全球。不到半年,就了有超过200万的注册用户。

相对于其他流行社交网站和应用而言,path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它没有“关注” 和“朋友”系统,与人们在facebook上的体验大不相同。最近发布的path2更为精细,除了记录照片和视频,它还提供记录用户的想法,用户听过的音乐、去过的地方、遇到的人,以及作息时间等功能,你可以记载自己一天里的每个瞬间。在这方面,path比facebook更加深入、更加细致。

“经过调查发现,我们有50%的用户与某种家庭成员有关系。如果你在path上只有2名好友,那么你并不适合使用path,因为path的体验不是为这类用户设计的。当你的好友逐渐增加时,你才能感受到丰富和有趣的体验。它是让你与好友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 戴夫·莫林告诉用户,自己是如何使用这款应用的。

此外,搜索功能也是path突出的特点,这可以方便用户追溯往日记忆。path搜索与facebook搜索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偏重“人”“我朋友的朋友中有谁做过苹果的设计师?”之类的问题在facebook上最常见;而前者偏重“事”也就是用户的人生经历和点滴时刻。

而且,path更注重在移动终端的开拓,除了在一开始就将app登陆iphone应用和android应用等主流平台,它更是将“移动社交”的概念打造成自己与其他互联网产品独特不同的标签。

之所以从这个切入口进行创业,源于戴夫·莫林在facebook工作期间的观察和思考,他发现,社交网络里的大部分好友只是网友,只有少部分甚至极少部分人进入我们真正的生活,“好友”们和你的关系远近和对你的价值程度是不同的。

因此,他开发path的逻辑是: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提供解决方案你的社交网络里最多只能有50个人(path2为150 人),并且和他们分享自己真实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基于此而建立的社交网络活跃度、粘性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无疑会大大提高。

戴夫·莫林的创业一开始就获得了界的认可,资本们蜂拥而至。2011年,公司完成了a轮,由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index ventures 和digital garage japan共投资856万美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2011年,戴夫·莫林完成了自己社交生活中的最重要一环结婚,他与曾是谷歌公司产品营销经理的布里特·莫林在当年7月步入了婚礼殿堂,但两个人却并不愿透露是否是通过社交网络相识。

做互联网的“豪车”

2012年4月,path完成了b轮融资,据称红点投资领导和完成了这次4000万美元的融资,另外据相关机构称path的估值达2.5亿美元。

此时,人们不禁将这家公司与另一家明星公司做比较:此前的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以估值5亿美元成功融资5000万美元后,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的价格所收购。于是,业内觉得,缺少社交基因又非常想补上这块短板的google,抑或是要保持社交网络领导者的facebook,也许将会对path展开争夺战。毕竟,戴夫·莫林与这2家公司的创始人是旧相识。

但2013年1月,戴夫·莫林公开否认了近期被并购的可能。他在dld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虽然很多人认为facebook可能想在某一天收购path,但path现在并不想被收购。“虽然我们已派人与facebook进行谈判,但从长远来说,我们仍有兴趣创立一家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他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如是回答。

也是在这次演讲中,他向外界描述了这家迅速成长公司的盈利模式走“免费增值”之路。他表示,因为要秉承公司创业时的宗旨,为用户打造能与亲人和密友每天互动的“私人网络”,所以自然不会追求媒体或,而免费增值模式一方面已经在evernote、spotify和dropbox等网络服务上取得巨大成功,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被用户接受。“path已经开始销售一些照片滤镜,并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虚拟商品和升级版付费服务。”他透露说。

除了美国,东亚和是公司最重要的两大市常“由于苹果的关系,中国将会是我们的5大市场中的一个。但是我们还不清楚path为什么会在中国如此流行。我们还不了解这个市常”他猜测:“由于好友比较有限,path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服务的。我们最大的一部分用户是家庭用户,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在和发展迅猛,尤其在德国。戴夫·莫林相信,这是因为path注重用户隐私的特性契合了同样注重隐私的德国文化德国人对谷歌街景都有很大争议,所以私密社交应用让他们很受用。

因此,基于这些市场的本土新应用将更多地被开发出来,首当其冲的便是当地语言搜索。path支持18种语言,在目前仅有英文版的情况下,path自推出以来流量已经增加了40%。所以戴夫·莫林表示,path也会拓展至更多语言,首先是语,然后是中、日、韩、等语言。

关于长期发展目标,他也很明确:“肯定有很多用户已经成家了,因此我们的潜在用户可能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是由于我们更加专注于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并不会在意是否能够获得10亿用户,而是更关注用户数量的缓慢增长。如果facebook是雪佛兰轿车的话,那我们就要做宝马。”

path是否会在不久之后针对不同的个人用户推出多种path网络呢?莫林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做过那样的事情。它是简洁与控制之间的一个平衡点。现在,你不用去考虑系统中出现多个好友列表的事情。应用图标意味着你知道谁在哪里。我们以后也许会考虑建立多种path网络的问题。”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