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移动技术>手机>小米 > 首发| 锤子 M1 / M1L 上手评测:当最好的配置遇..

首发| 锤子 M1 / M1L 上手评测:当最好的配置遇..

2018年03月12日  | 移动技术网移动技术  | 我要评论
首发| 锤子 M1 / M1L 上手评测:当最好的配置遇..  极客公园微信号:geekpark   锤子 M1 / M1L   2

首发| 锤子 M1 / M1L 上手评测:当最好的配置遇..

  极客公园微信号:geekpark 

  锤子 M1 / M1L 

  2016 年已经快过完了,各大手机厂商的新品也发的差不多了,不过对于锤子科技而言,2016 年却似乎还没有开始,因为我们一直迟迟无法等到传说中锤子 T3。

  我们期待 T3,是因为我们期待着这家产品销量和品牌声量完全不对等的公司,可以给热闹但却乏味的智能手机市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更重要的是,在残酷的市场面前,我们期待着这家喜欢不按常理出牌但却聚集了一群死忠粉的公司,能够以它所有的方式继续停留在我们的视野里。

  就在刚刚晚上,在距离 T2 发布过了 294 天之后,锤子科技在上海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发布了旗下的第三代旗舰手机。有些意外的是,锤子这次的新品并没有延续 T3 的命名,还是叫做 M1,以及它的「Plus 版」M1L。

  最不像锤子的锤子手机

  是的,工信部上的锤子 M1 的「证件照」是真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大大的「但是」,和 T1、T2 一样,M1 的真机看起来可要比工信部展示的好看多了。

  「三明治」设计,无断点金属中框

  M1 和 M1L 延续了 T1 和 T2 的「三明治」设计,其中中框部分是和 T2 一样的无断点金属中框,除了常规的哑光材质铝制中框,「大号」的 M1L 还有一个特殊的高配版本中,使用了亮面的不锈钢材质的无断点金属中框,强度更高。

  另外,M1 和 M1L 还延续了 T2 上的音量键 SIM 卡二合一设计,不过位置从 T2 的机身右侧挪到了左侧,并且 SIM 卡卡槽增加到了两个 (T2 只有一个) ,支持全网通和双卡双待。

  除此之外,正面额头上的听筒传感器二合一设计、左右对称的一对实体按键、无电源键等锤子的「家族式」设计在 M1 和 M1L 上也得到了延续。 

  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

  相比之前的锤子手机,M1 和 M1L 在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正面的按压式指纹识别了。

  在锤子的第一款手机 T1 上,罗永浩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它的底部配备了三颗长条形的实体按键。相比 Android 手机中广泛采用的屏幕内虚拟按键和实体触摸按键,三颗实体按键在交互逻辑上并无区别,但降低了使用时误触按键的风险,不过也导致使用时更容易疲劳。虽然争议不少,但罗老师似乎对这个设计情有独钟,一年半之后发布的 T2 延续了底部三颗实体键的设计。

  不过这种底部三颗长条形实体按键的设计也带来一个问题:正面没地方搁指纹识别了。在锤子 M1 和 M1L 上,在两位「助手」的帮助下,锤子找到了一个「全新」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方案。

  从外观上看,M1 和 M1L 的指纹识别按键几乎和 iPhone 一模一样,都是「圆形 + 金属圈」,按下去,手感也几乎和 iPhone 7 之前的 iPhone 没啥区别。

  不过在功能上,M1 和 M1L 的指纹识别又成了向魅族和 ZUK「致敬」,加入了这两个品牌标志性(和专利性)的轻触返回功能,再加上锤子之前就有的长按主页开关机功能,M1 和 M1L 的交互逻辑就变成了「轻触返回、按压回主页、双击多任务、长按开关机」。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专利相关的问题,仅从解决方案上看,M1 和 M1L 应该是目前指纹识别中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了,它在保证了完善的功能和优秀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让手机的正面变得更加简洁。不过这种设计也意味着几乎完全推倒了 T1、T2 时代用户的使用习惯,长期使用锤子手机的锤粉们刚开始用 M1 难免会有些不习惯。

  更大的 5.15 英寸和 5.7 英寸屏幕

  在屏幕的选择上,锤子之前一直走的是「稳妥不犯错」的路线。

  T1、T2 的屏幕尺寸均为 4.95 英寸,分辨率都是 1080p,并且都采用了来自 JDI 的 LCD 面板。放在 2016 年,这个尺寸已经可以算得上「小屏」了。

  在 M1、M1L 这一代产品上,锤子则一反常态,直接把屏幕尺寸拉到了 5.15 英寸(M1)和 5.7 英寸(M1L),前者的分辨率是主流的 1080p,后者甚至把分辨率提高到了 2K。

  在屏幕材质上,M1 和 M1L 依旧「坚守」LCD 屏,其中 M1 的屏幕来自 JDI,M1L 的来自夏普,均采用了 incell 技术。显示效果上,M1 和M1L 也没什么好挑的,色彩足够饱满但又没有像很多 AMOLED 屏幕那样艳得过头,并且亮度足够高,户外强光下显示也不是什么问题,是一块品质优秀的 LCD 屏幕。

  在屏幕边框上,M1 和 M1L 相比 T2 要略窄一些,但依旧和「窄边框」搭不上关系。屏幕较小的 M1 倒还没什么问题,5.7 英寸屏幕的 M1L 单手拿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了。

  皮革材质的弧面后盖

  由于屏幕尺寸明显增加,为了获得更好的握持手感,锤子把 M1 和 M1L 的后盖部分做成了略带弧度的设计(有些类似小米 4),中间部分稍厚,边缘略有收窄,摄像头从 T1、T2 的左上角被挪到了中间靠下的位置。对了,锤子 M1 和 M1L 的真机背面长得一点都不像 iPhone 3GS。

  值得一提的是,M1 和 M1L 的摄像头部分并没有明显的「激凸」。在摄像头模块被挪到了屏幕模组后面并且大幅提高了硬件规格(下面会详说)的情况下,这还是很难得的。

  不过也正是由于背部的弧度设计,导致 M1 无法再使用 T1、T2 上的玻璃后盖(目前的工艺水准无法量产这种形状的玻璃后盖),M1 和 M1L 的后盖分为两种材质,白色版的 M1 和 M1L 的背面是一种特殊的塑料,而咖啡金版本上用的是皮革。

  从手感上来说,这两种材质后盖摸起来都要比玻璃更舒服(尤其是皮革),而且不易沾染指纹,但这也意味着 M1 和 M1L 没有了 T1、T2 上那种晶莹剔透的质感。另外,个人感觉,M1 和 M1L 咖啡金的皮革后盖上皮革本身的质感并没有很强烈,以至于一开始我们还认为是三星 Galaxy S5 那种「塑料皮革」,不过在发布会上罗老师确认了是真皮材质。

  看起来不那么「金」的咖啡金配色

  不知道是不是前荣耀副总裁吴德周的到来让锤子多了几分「务实」,还是罗老师突然间喜欢上了金色(这似乎不太可能),面对国内销售数量惊人的金色手机市场,在 M1 和 M1L 上,锤子总算放弃了「矜持」,推出了一个叫做咖啡金的配色。

  首先要说明的是,虽然名字里有「金」这个字,但真机看起来和 iPhone 等手机上的香槟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相比之下,M1 和 M1L 的金色要明显更暗,有些像坚果文青版的远洲鼠的深色版本。至于这颜色好不好看,我们就不多作评价了,但真机看起来,至少和「土」是没啥关系的。

  除了这个咖啡金配色,锤子 M1 和 M1L 还提供了白色版本可选。至于黑色版,至少现在是没了……

  「情怀」数据线

  还记得 T1、T2 上那个可以永远不用担心插反、堪称史上最好用的 Micro USB 线么?这次,在 M1、M1L 标配的 USB Type-C 数据线上,锤子又花了点心思。

  在 M1 / M1L 标配 Type-C 的插头内部,内置了一个 LED 灯泡。在给数据线的 A 口接上电源后,Type-C 插头可以发出夜晚可见但又不至于刺眼的灯光,从而方便用户在睡前关灯后可以找到数据线来给手机充电。嗯,这很「锤子」。

  最不像锤子的锤子手机

  虽然延续了 T1、T2 上的部分设计,不过随着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皮革后盖、大屏等元素的加入,M1 和 M1L 可能是目前最不像锤子的锤子手机了。不过另一方面,从「好用」这个维度上看,M1 和 M1L 明显变得更好了。

  死忠锤粉们或许会不太喜欢 M1 和 M1L 的改变,但对于那些打算把 M1 和 M1L 买来当正常手机用的用户来说,这绝对是件好事。

  配置:大「满」足

  我们先来看一下锤子 M1 和 M1L 的配置表,大家注意标黑的地方。

.   SoC:骁龙 821 (CPU 最高主频 2.35 GHz,GPU 最高主频 653 MHz) 

.   运行内存:4GB/6GB LPDDR4  

.   内置存储:32GB/64GB UFS 2.0,不支持 Micro SD 卡  

.   屏幕:5.15 英寸 LCD、1080p 分辨率 (锤子 M1) ,5.7 英寸 LCD、2K 分辨率 (锤子 M1L) 

.   Hi-Fi:德州仪器 OPA 1622 运放芯片,M1L 额外内置了 Cirrus Logic CS4398 独立 DAC、耳机支持 Dirac HD Sound 音效机身  

.   后置摄像头:索尼 IMX318 CMOS,1/2.3 英寸,2300 万像素,激光对焦,内置光学防抖  

.   前置摄像头:400 万像素,单像素尺寸 2.0 微米  (俗称 UltraPixel)  

.   电池容量:3000 毫安时 (锤子 M1) ,4080 毫安时 (锤子 M1L) 

.   充电头:支持高通 QC3.0 快速充电,最大功率 24W (9V 2.67A,12V 2A) 

.   其它:前置按压式指纹识别,USB Type-C,双卡双待全网通,无红外,内置全功能 NFC  

.   操作系统:Smartisan OS 3.1  

.   M1 售价:2499 元 (4GB + 32GB)  

.   M1L 售价:2799 元 (4GB + 32GB) 、2999 元 (6GB + 64GB) 、3299 元 (6GB + 64GB,亮面不锈钢边框) 

  在配置方面,M1 和 M1L 一改 T1 和 T2 的「矜持」,几乎是堆上了所有能买到的最好的硬件,即使是「入门版」的 M1 上,也采用了最高 2.35 GHz 主频的骁龙 821。

  可以这样说,在整个 Android 阵营中,目前也几乎找不到像锤子 M1 / M1L 这样「满血 821 + 2K 屏 + Hi-Fi(CS4398 + OPA 1622)+ IMX318 + 24W 快充」这个级别的配置了。甚至有一个说法是,这一代的锤子新品命名之所以从「T」变成了「M」,就是因为罗永浩认为这一代产品可以满(M)足所有人的需求了,不会再因为硬件不够「旗舰」而对锤子挑三拣四了。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