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网络运营>安全>网站建设 > 为什么80%的运营注定了只能打杂?做好运营需要具备哪些?

为什么80%的运营注定了只能打杂?做好运营需要具备哪些?

2018年03月12日  | 移动技术网网络运营  | 我要评论
为什么80%的运营注定了只能打杂?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是个干货,很值得阅读,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16-05-31

  一个人,想要做好运营,我觉得可能需要——

  1.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如:投入产出比意识、流程化&精细化意识、回报后置意识等)。

  2.至少一项可以拿得出手,能直接带来产出的运营硬技能(如:文案、内容包装&生产、活动策划、用户互动&维系、数据分析&策略制定等)。

  其实,有些时候,假如连1都不具备,都还没有养成,直接去看很多技能、方法类的东西,是不靠谱,且容易走火入魔的。

  这往往也是很多人看了很多干货,却觉得并无卵用的原因。

  所以,在这个连载的第二个大模块中,我们会先重点来关注一下基础素质、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的部分。而在下一个模块中,我们才会来聊聊硬技能的一些修炼方法。

  ps,在这个模块下,有些太太太过于基础的东西,比如你要多少有点儿逻辑,多少还是要对行业熟悉点儿,别脸萌、足记这样的东西说起来你一个也不知道,那我也就不说了。

  而今天的连载2.1,我们要先来跟大家聊俩听起来虚,但是其实特别重要的东西,叫做“目标导向意识”和“效率意识”。

  目标导向意识

  什么是目标导向意识呢?

  一般来讲,所有的工作无非都可以归类到以下两种属性中去:

  1.纯粹的职能支持类工作;

  2.目标导向类工作。

  前一种创造的价值感很低,但后一种创造的价值感则会越来越高。

  但,以我们在三节课的同学们这里看到的现状,可能超过80%的运营同学们在做的工作,其实是前一种,往往目的性不够强,或者根本就没有目的。

  我们来举个栗子吧,做客服,跟用户互动,陪用户聊天这么个事儿,我相信这是绝大部分运营都做过的事情了,也基本是初级运营常见的工作之一。

  但,同样是做客服跟用户聊天,你会发现,可能也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1.把客服入口放到产品或网站上,然后,有人来找就应一下按部就班解答一下问题,没人来找就等着耗着,偶尔可能搞个抽奖交个差,嗯,完事了。

  2.把“客服”看做是整个用户体验链条上的一部分,甚至是整个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逻辑下,你的任务可能是借助客服这里所得到的用户反馈去反推你们产品、服务上的一些潜在问题,又或者是要挖空心思要给用户制造出来一些“超出他们预期的体验”,并想尽办法促使他们愿意帮助你去把更多跟你产品有关的信息分享传播出去。

  通常来说,如果你处于第一种状态下,可能很容易变成一个打酱油的,也容易茫然——反正干好干坏一天就那样,无非接接电话,回答回答问题,别让用户到处去投诉就好。

  但最终你会发现,身处第一种状态下,很可能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种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达成的工作,价值感极低,非常容易被替代。且,无论你干半年还是三年,你可能都没什么成长。

  那么,成长应该从哪里来?

  你可能需要尽一切努力向第二种状态看齐,哪怕你所在的公司和环境极度看不起你正在做的工作。因为,第二种做法会有更强的目标性。

  比如说:

  假如是在第二种做法的逻辑下,你可能会去关注你一周内接收到的所有客服信息,会去把这些信息做一个分类,然后你可能借由归纳分析发现,上来就问你“你们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玩”的人特别多,于是你反推出来,我们的产品设计和表达可能有问题,又或者是产品的新用户引导有缺失,需要补上,并迅速把结论反馈给了产品,借此推动了产品的改进完善。

  再比如:

  为了回答好用户们的问题,你可能会倾尽所能想出一条绝妙且逗比的回复,让问这个问题的用户们哈哈大笑,甚至愿意把你的回复转发出去,形成传播。甚至,你还会不断去查看,你服务过的用户里,有多少人真的转发了朋友圈,据此再去不断改进你的用户互动方式、文案、甚至是表情等。

  不要以为这个是个不可能做到的事,你还记得大概4-5年前,京东商城上面引发了无数人疯狂围绕的那个神一样的客服mm吗?

  而我自己,也曾经亲身经历过那种因为客服工作做到让用户足够惊喜,从而转头跑过微博上就给我们安利了几十个新用户过来的真实案例。

  一个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的人,可能随时都可以被一个不到2000块工资的实习生所替代,但如果你能进入到第二种状态中,你会发现你的工作产出和价值感会与之前有着本质的差异。而一旦在第二种状态下工作能够稍稍有些产出,对你的个人履历也是极大的加分项,好比,真的在客服这个环节通过自己设计一套逗比表情、做了一堆搞笑图之类的冷不丁在网上形成了小几万的传播,对新人而言,单这么一个小事就可以让你的身价往上涨个百分之二三十了。

  那么,有了目标感,我们就可以聊下一个其实是有些紧密相关的东西了,那就是“效率意识”。

  效率意识

  在效率意识的观念下,你的所有时间,所有在做的工作,可能都是成本。所以,相同的成本投入下,你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出变得更大?如何持续去优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你会发现,作为一个运营,“效率”两个字,会贯穿于你的职业生涯始终,体现在方方面面。

  简单一点讲,比如:

  我过去这一周都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有产出的,哪些事情产出不太够?哪些事情的产出效率尤其高,值得我花更多时间投入?而哪些事情产出不明显,我可能可以完全忽略它?

  同样是做推广引流,我在10个渠道都铺开了引流内容,但最后我发现,其中有2-3个渠道的转化效率非常高,而有2-3个渠道其实没什么反应,那我是不是应该把没什么反应的那几个渠道完全干掉,在效率更高的那几个渠道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

  层次再高一点,则比如:

  老板跟你说,我们要把网站流量下个月翻3倍,普通人可能会上来拍脑袋直接想,哦,那我们应该多投广告啊,多投点广告流量不就上来了嘛?

  但,一个脑子里紧绷着“投入产出比”和“效率”意识的运营,可能会把这个事先拆开来分得极细。比如,我网站的当前的流量都是从哪里来的?比如,来源于老用户的流量构成和来源于新用户的流量构成各自是多少?老用户这边,我可能还有多大空间去拉升流量?

  而到了新用户这边,他们各自又是从哪些渠道过来的?有没有哪个渠道的访问的转化尤其高?那么我是不是在这个渠道下去重点加大投入就能带来我想要的结果?

  而最终,你也会发现,运营工作中,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如何通过不断的思考、判断和执行,找到投入产出比较优的路径和方法,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 互联网创业者的五类人群

    在跟一些会员交流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人群需求不同,关注点也不同。做平台一定要非常熟悉自己面向的用户群体,于是这里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将互联网创业者做个分类: 1.... [阅读全文]
  • 网络营销人员必备素质分析

    1、文字表达能力这是作为网络营销人员的基本能力; 2、资料收集能力; 3、用户体验能力因为通过个人网站建设和维护,会对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网站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知... [阅读全文]
  • 白手起家需要考虑的27个创业原则

    第一件事 你有创业家的特质吗?   守则#1要顺利开创事业,你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偏执。   守则#2开创事业并追求成长,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所以你必须心甘情愿。... [阅读全文]
  • 16个步骤增强你的博客影响力

    你是否期待着你的博客蒸蒸日上,你是否热衷于建立一个大型的读者社区,甚至成为一个全职的职业博客作家,这些都需要博客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大的声誉,这里就总结了一些有效... [阅读全文]
  • 江礼坤:手把手教你策划网站

    “市场推广宝典”这个系列的文章,写了有六、七篇了,期间很多人加了笔者的群,在里面讨论各种网站运营与推广方面的问题,笔者很是欣慰,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在交流中笔... [阅读全文]
  • 社区化,垂直网站的发展趋势

    垂直网站是相对于门户网站而言的,其特点表现为“专而精”,它专注于某一领域或者服务于某一地区。比较典型的垂直网站如财经网站、IT网站和地方网站。垂直网站的发展历史... [阅读全文]
  • IT垂直网站盈利模式剖析

    根据艾瑞咨询以往对IT垂直网站的研究发现,2001-2006年中国IT类网络媒体数量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3年和2004年的增长率达到100%以上,属于... [阅读全文]
  • 个人站长做本地网络创业:要脸还是要钱

      “我的网站不盈利,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在目前看来永远都会有人问的问题,“该怎么赚钱?”这也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有技术有流量靠广告联盟过日子的网站... [阅读全文]
  • 中国网站的生命周期有几天?

    最近利用研究永动能量机的闲暇时间,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观察分析和判断对比,发现中国的网站死亡率相当高,而且死亡速度相当快。而国外,无论是商业网站,还是个人网站,... [阅读全文]
  • 电子商务网站转型的几个方向

    为了给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双方以更大的吸引力,或许可以从企业本身的需求上得到一点启发: 第一、终端消费群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会因为经济环境的恶化而降低标准,性价比足... [阅读全文]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