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移动技术>手机>手机周边 > 电商时代已经结束?这些手机厂商为何开始血拼线下

电商时代已经结束?这些手机厂商为何开始血拼线下

2018年03月25日  | 移动技术网移动技术  | 我要评论

电商时代已经结束?这些手机厂商为何开始血拼线下

  【PConline 杂谈】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延伸开来,可以理解为 " 循环 " 的意思。好比早年线上渠道如日中天之时,关于线下渠道已死的言论不绝于耳。而到了今天,OPPO 与 vivo 的成功,却告诉大家线下渠道不仅未死,反而可能比线上渠道更有生命力。 


一方面是线上渠道的萎靡,一方面是线下渠道出货量的暴增,也难怪如华为、小米等厂商纷纷开始建设线下渠道。只是,线下渠道真的就是未来吗?

  线上渠道为什么会没落?

  既然想要更好地了解为什么手机厂商会开始关注线下渠道?我们有必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线上渠道会没落。

  事实上,硬要说线上渠道没落,小编觉得并不准确。如今国内有淘宝京东,国外有亚马逊 eBay,互联网购物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互联网购物必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但是,我们离人工智能技术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是目前线上平台没落的一个原因。要知道,智能机经过多年发展,早已从过去的单一性工具变成了注重体验的综合性工具。过去性价比时代我们可能只关注智能机的硬件参数以及售价,这是电商平台所能直接给予我们的。如今我们对智能机的关注,更多集中在综合体验上。有人更关注手感,有人更关注相机,有人更关注特色功能。但线上渠道能给我们的,只有冷冰冰的参数。

  线下渠道就完全不同,我们在实体店中,可以直接接触到商品,可以直接感受商品是否符合个人要求。线下渠道还能见到更多的专业导购人员,从产品体验开始到用户购机直到售后,都会有相应的服务跟进。要知道,这些人性化的体验,是线上渠道绝对无法给予的。


线上渠道没落的另一个原因,大概就是 " 诚信缺失 "。

  如果说起线上渠道,肯定逃不开一个词,抢购。自从小米开创了抢购的玩法之后,现货二字似乎就和消费者绝缘了。想要购买产品,要么赌运气,要么加价从黄牛手里买。


久而久之,消费者似乎对厂商已经失去了耐心。既然官方平台抢不到,第三方电商平台也要加价,那为什么不选择线下能够直接买到的产品呢。可能性价比低一些,但至少省心的多啊。

  线下渠道又为何会崛起 ?

  正如前文所说,线上渠道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由于实体店铺缺失,互联网手机厂商已经失去了和用户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双方的距离被逐渐拉大。对于厂商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即将失去潜在用户,更意味着即将失去老粉丝。因此,厂商急需扩展线下渠道,来找回和用户交流的机会。

  当然,如今线下渠道的崛起,还有另一个更为本质的原因,那就是四五线城市智能机销售开始爆发。


站在风口,即使是 " 猪 " 也能起飞。如果说前几年是线上平台的风口,那毫无疑问,如今正是线下渠道的风口。四五线城市的玩法同一二线城市并不相同。如果说一二线城市更能接受新鲜事物,那四五线则相对保守。在四五线城市,营销或许还遵循着古老的规则,即我们常说的传统营销。

  传统营销告诉我们,市场层级越往下,消费者越容易受到渠道影响,渠道分散度更高,且传播效率更高。试想在国内大多数县城中,消费者想要购买手机,就只能去手机卖场购买(这是唯一的选择)。一旦手机出现问题,消费者也绝不会想到寻找官方售后,他们还是会回到卖手机的卖场解决问题。可见,能够占领手机卖场,就能够占领四五线城市。或许,这就是 OPPO 以及 vivo 爆发的原因。

  未来还是线上线下两手抓

  既然看到了线下市场的优势,厂商自然是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因此,我们看到了华为提出要在全球新开 15000 家零售店的目标,也看到了小米未来三年要布局 1000 家小米之家的宏图。但是,线下渠道就是绝对的未来吗?


显然并不是。对于厂商而言,未来的最佳状态,依旧是线上线下两手抓。厂商可以通过线下渠道为部分用户提供接触产品的机会,并提供售后服务等。但前面我们也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即使是电商平台,未来我们也可以找到足够多的,符合消费者个人要求的购买心得。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在未来将更加精准的对应不同的消费人群,以此达到营销的理想状态。

  智能机市场发展到今天,显然过往只依靠电商平台 " 一条腿 " 走到底的模式已经宣告失败。未来的营销,应当是更加人性化,更加立体的营销。对于想要开拓线下渠道的厂商,一定是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但是,如果能够布局成功,则一定会收到更大的回报。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