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七九推 > 文字>网文搞笑 >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脑残的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脑残的课文

2018年06月07日 16:53  |   | 我要评论

zatan,春晚节目单2013,靓装网购

  (1)《看电视》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
  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
  
  爸爸是明明个足球迷,
  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
  不知为啥换成了京剧,
  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
  只有奶奶听得入了迷,
  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
  
  奶奶啥时换了频道,
  球员们正在球场上飞跑。
  “好球,好球,快射门!”
  我和爸爸了乐得直叫。
  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
  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妈妈从书房走了出来,
  她在修改最近写的文稿。
  看着妈妈一脸的疲劳
  我们都提议不再看球赛,
  让妈妈听听音乐,看看舞蹈。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
  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
  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
  到底是啥?不说你也知道。
  
  这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材编者声称该文亲情浓浓、氛围温馨、场面感人,能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关爱自己的亲人,从中受到谦让的美德教育。如果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课文用儿童诗的形式讲述儿童生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说课文所展现的一家人看电视的“感人场面”,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爱心与谦让的美德,是不切实际的。
  
  课文与其说是向学生展示一家人相互谦让的“感人场面”,不如说是向学生暗示你必须“让电视”的“潜规则”。教育的这种泛道德化倾向及其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最近的半个多世纪,教育的这种丧失本性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甚。教育要维护自身存在的理由,而不成为压抑儿童天性的工具,不能不认识并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也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
  
  编者把“我”“让电视”的原因看成是公开的秘密——爱心,是不科学的。“精神分析学派发现,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不能全面的了解。弗洛伊德说人的心理像一座冰山,露在水面的只有很少的部分,大部分是在水下的。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心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动机实际上大多是不知道的。”像课文中的“我”一样把电视让给妈妈看的孩子确实存在,但孩子并不完全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更不可能用语言客观准确地表达出来。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这种行为主要出于儿童效仿的天性。把它说成是出于对亲人的关爱与谦让的美德,其实是自欺欺人。
  
  当然,这个世界上确实有爱心与谦让的美德存在。但是,“道德品质有两类,一类是通过直接追求、直接努力可以改善的,如勤奋、诚实;另一类是不可能通过直接追求和直接努力而得到的,如爱心、快乐。我们不可能想让自己有爱心、有快乐就可以有,爱心和快乐的产生是我们做其他事带来的心理效应。”关于谦让,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孔融让梨》。“孔融的行为更多的是出于孩子单纯的理性,与谦让的美德未必有关,是一种儿童纯真天性使然。”朱建军教授在《心灵的年轮》一书中分析道。
  
  《看电视》本质上是编造的现代版的《孔融让梨》。这样的故事显意识是让学生学习关爱自己的亲人,形成谦让的美德;潜意识则是剥夺人的“看电视权”。事实上,中国人没有因为让梨而更加善良,这只梨的故事的广泛传播只是形成了中国人的一个行为禁令——“你必须让梨”。同样,孩子从《看电视》中学到的可能不是真正的美德,而是你必须为了亲情或美德放弃“看电视权”,这样就会“变得”有爱心,然后“被认为”有美德。
  
  (3)
  用剥夺“选梨权”“看电视权”之类的方法来培养美德是没有心理疆界的表现。在徐浩渊博士主持的“心育心小学教师心理培训课程” 中,对心理疆界有这样的定义:每一个活着的动物或者人,时刻都在尽力保持着自己的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也称作疆界。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和领土一样,也有一道疆界。这道疆界将我们自己与别人隔开,以保持自己的个性空间。
  
  心理疆界向我们展示,我自己在什么地方截止、他人从什么地方开始,从而给我们的“心理财产”一个明确的范围。具体来说,属于我们的、需要我们保护和尽责的“心理财产”包括:情绪、态度、信念、行为、选择、价值观、兴趣、才能、思想、欲望和爱。心理疆界告诉我们首要的生活原则是尊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信念、选择、价值观、兴趣、才能、思想、欲望和爱,不在这些方面干涉别人,也不容许他人在这些方面干涉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克劳德和汤森德在《心理疆界》(又译:《过犹不及》)一书中有更为具体的阐述,他们认为:三岁的孩子应该已经建立起明显的心理疆界,他们应该能够掌握——与他人建立亲密感情联络,但不至于因为分离而丢掉自我、放弃自由;对他人说恰当的“不”,而不必担心失去对方的爱;接受他人的拒绝,而不因此冷落对方。
  
  对照这三点,教材编者连三岁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都达不到。在他看来,“我”宁可“打盹睡觉”也不能对奶奶说“不”,因为这是没有爱心的表现,也可能会因此失去奶奶的爱;“拒绝”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冷落,从而无法形成一个“浓浓的亲情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小孩学习这样的课文不仅不能建立起明显的心理疆界,还有可能产生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分析过的一种特别心理——逃避自由。
  
  (4)
  自由意味着自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选择、价值观、兴趣、思想、欲望和爱。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自由的人要为自己负责,也容易紧张焦虑。因此,有些会人选择放弃自由,这样就不需要再负责任了。在泛道德的环境中,自由的人将承担更大的压力,从而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独裁者”,以逃避自由。逃避自由的人心理将逐渐不健康。他们的特点是独立性下降,逐渐失去主见和个人意志。
  
  那么,我们怎么办?
  
  朱建军教授在《心灵的年轮》一书中认为,最重要的是区分心灵领域和现实领域。他举了一个《新约》里的故事,有人想找耶稣的麻烦,就问他:“你说上帝是一切的主宰,那么我们是不是遵从上帝就行了,不用给国王交税。”耶稣让对方拿一个钱币出来,问他说:“这钱上铸的头像是谁?”对方回答说:“是凯撒(国王)”。耶稣说:“凯撒的归于凯撒,上帝的归于上帝。”对方哑口无言,佩服耶稣的聪明。
  
  耶稣的话并不只是一时急智,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心灵领域是心灵领域,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两者不可相混。心灵领域的道德修养、精神修炼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心理财产,他人无权干涉,更没有权力强迫,那怕是以亲情、道德的名义。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让“电视的归于电视,爱心的归于爱心”,这样才能避免为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而编造 “让电视的感人故事”。
  
  (5)
  其实,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也不是没有经典之作。《小马过河》的故事在笔者的脑海中至今依旧清晰如昨。这篇课文之所以能成为旷世经典,是因为他尊重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消极的人格的存在,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去面对并战胜这些消极的人格,因此能给学生人格的健全以启迪,并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可见,真正好的教材不是无视孩子的天性,而是通过课文让孩子去体验、分辨人性的善恶,人格的积极与消极,从中学习如何面对人生的重重苦难,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心智,完善人格。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靠道德或亲情的压力,剥夺孩子的“选梨权”“看电视权”。科学的教育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包括犯错的自由。
  
  就是说,孩子可以选择“让电视”还是“不让电视”。在孩子成为一个成熟、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之前,必须先有选择“不让电视”的自由。因为你无法永远替孩子做选择,犯错其实是孩子正常学习的组成部分。小马正是在犯错的过程中学会了过河。当然,自由必须有限度。假如是生命攸关或是有危险的,**当然必须干预。但是过度的干预与限制,则是对孩子天性的压抑。
  
  这种压抑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心理上仍然处于儿童阶段,心理学上称为“口欲期固结”。朱建军教授甚至认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是一种病态“口欲期人格”。他在《心灵的年轮》一书中分析道:我国自秦朝以来,长期处于高度专制的社会。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代专制帝王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后来,在封建统治中,儒教思想也不断地被歪曲和极端化,格外强调忠孝。
  
  在家庭中,“父为子纲”,父亲和子女的地位非常不平等,子女在父亲面前根本没有人格尊严。社会统治中,“君为臣纲”,帝王和各级统治者被比喻为民众的父母,要求民众绝对的服从。这样的社会文化渗透的结果就是从儿童开始的一生中,人的自我探索行为,独立自主意愿被严重压抑,人应该发展的独立个性在多数人的一生中都没有机会发展,这样形成的民族性格只能成为“永远的口欲期”。
  
  这样的文化与教育的危害还在于,它在人发现自己身上存在某些特质之前,先灌输这些的特质是不好的观念。这种观念会使人失去面对自己身上带有这些特质的勇气。这样的教育会摧毁人直面自己“人性丑恶”部分的可能性。当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让电视”的时候,暗示孩子“不让电视”是没有爱心的、不道德的“坏人”,这就可能导致孩子用“让电视”来欺骗自己是个“好人”。
  
  当这种自我欺骗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使事实让他面对了真实的自己,他也无法承认,因为面对曾经自己的谎言所造成的精神伤害已经超越了他能够承受的范围。在电影《禁闭岛》的最后,当男主角莱昂纳多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究竟是谁,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宁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宁愿在自己的世界里死亡也不愿意背负这那样沉重的思想负担而生活着。因此他选择进行外科手术,去除掉自己的记忆、思维、感官、意识。
  
  当一个人长期编织谎言欺骗别人,最终也会被自己编织的谎言所欺骗。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坏人”,在他发现自己是个“坏人”的时候,他就会选择伪装“好人”。并且这种伪装是自然而然的,以至于他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坏人”。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物种,叫伪君子。
  
  (7)
  所以,教育要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认识与尊重之上的。正常的人都要经过一些心理发展的阶段。人在一岁前是所谓的“口欲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在不舒服的时候用哭叫得到照顾;三岁小孩会争抢玩具,以拥有的快乐取代失去的伤痛;六岁的小学生会因看电视被父母限制而生气,语言敏感的孩子还可能会“骂”父母是王八蛋。
  
  人在孩童时期表现出来的这些不成熟的心理特点,显然不能仅仅归因于品德的问题,也无须急于对孩子进行道德说教。如果孩子能“让电视”“让梨”,也不必过于拔高孩子的道德水平,鼓励孩子自我牺牲。“让电视”“让梨”用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儿的研究来分析,是孩子能抑制冲动的表现,有较强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米歇儿给延迟满足下的定义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米歇儿发现,即时满足与人脑中的情绪中枢关系密切,而延迟满足则受控于抽象推理能力。因此,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甚至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孔融四岁让梨,后来成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8)
  从某种角度看,人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所以,孩子真正要学习的是延迟满足。延迟满足的目的在于先经历痛苦、战胜痛苦,从而增进享乐的感受、提高满足的意义。美国心理医生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认为,这是形成自律的重要方法,是惟一恰当的生活方式。实际上,痛苦是孩子成熟道路上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因此,与其编故事欺骗学生“让电视”是一件温馨快乐的事,不如讲述一个孩子为看电视与家人发生冲突,并从中体会到控制情绪与延迟满足的意义的故事,或者因为看电视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感到痛苦,最后战胜痛苦的心路历程。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下页(1/2)

希望与广大搞笑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留言吧!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