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两性>性情感 > 警告:婚姻中男人最恨的10个习惯

警告:婚姻中男人最恨的10个习惯

2018年07月10日 21:24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退散吧杯具,郭德纲济公传北展

  【概述】

  针灸依赖症是指患者对针灸治疗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已超过单纯对疾病的治疗,而表现为对针灸的一种依赖。此种症状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交互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但对针灸治疗出现依赖的情况很少见有公开报道。但临床上确实存在。其依赖动机,临床表现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关系亦需进一步研究。

  【损伤原因】

  针灸依赖症的确切原因不明。对39例针灸依赖症分析结果表明,与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关系不大,似多见于40至49岁的年龄段和已婚者[1]。

  一般来说与以下情况有关:

  一、因患功能性疾病,而寻求针灸治疗手段者。

  二、因好奇,想与其它治疗手段作比较者。

  三、慢性病患者,用他法效果不明显,曾经经针灸治疗而取得一定疗效者。

  四、有神经质或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患者。

  【临床表现】

  一般为经针灸治疗后对针灸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表现为针后躯体的舒适感,精神上的放松及欣快感,疼痛或某些症状即刻减轻或消失,喜欢多针、多灸,针感强烈。一旦停针后,感到精神和躯体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主动要求针灸治疗或经常借口寻找针灸刺激。针灸依赖症有时可持续数年。

  【预防方法】

  【处理方法】

  一、逐步延长针灸治疗间隔时间:改以往常规的10次一疗程为5次一疗程。第一疗程每日1次,第二疗程隔日1次,第三疗程3日1次,依次类推。治疗中主要用捻转法,提插法,震颤法,另辅以循法、摄法和按压法。行针手法可单独用亦可综合应用。施术中要做到取穴准,深度不拘,以得气为准。取穴以患者所述躯体症状常规配穴。

  二、心理治疗:在每次针灸治疗之前进行,时间为30-60min。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1)让病人就他的理解,口述他的躯体功能和感觉的改变。

  (2)告诉病人关于解剖和生理的联系。

  (3)提供病人一个解释模式,使他能改变其对躯体症状的解释,促成有可能主动解决问题的观念。

  (4)弄清促发反应的思想、态度和躯体感觉之间的联系。

  (5)对个人所解释的促发和维持因素与症状间的联系加以说明。

  (6)启发、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与疾病作斗争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治疗目的以患者疾患康复,有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准。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希望留下你的神评??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