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两性>性生理 > 拆散鸳鸯的“同姓不婚”风俗

拆散鸳鸯的“同姓不婚”风俗

2018年09月13日 07:54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麦哲龙,朝鲜深夜疑射导弹,太初天诺

  “同姓不婚”是指两个姓氏相同的男女白癜风的早期症状>document.getelementbyid("link"+"fh").style.display="no"+"ne";,是不允许结为夫妇的。这一风俗在我国是普遍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流动性增大等因素,很多人已经摒弃了这一风俗,但是绝大多数民族至今仍遵从这一习俗。迫使很多相爱的年轻人,不得不被“同姓不婚”的风俗所拆散。

  “同姓不婚”的风俗始见于周朝

  历史上关于同姓不婚的记载很多,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为什么要禁止同姓婚配,这其中有很多种说法,最普通的说法是同姓同血统,如果同姓的两人婚配在一起,势必会影响后代子孙的生育。

  《白虎通义》上面记载着:“不娶同姓,娶同姓者一国同血脉,遂至无子孙。”《左传》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指出:“同姓不婚,惧不殖也。”这些内容讲的都是“同姓不婚”的道理,这些记载,从优生学上讲是有道理、有意义的,因为同姓男女有同样的祖先,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两者通婚之后不利于后代的健康。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你有什么高见呢,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