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历史>风云人物 > 陈果夫都有什么样的经历 国民党内右派人物陈果夫简介

陈果夫都有什么样的经历 国民党内右派人物陈果夫简介

2018年12月04日 18:37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曾经心痛狼牙,第一调查网登陆,电台风云

  陈果夫(1892-1951),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1929年,35岁的陈果夫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两兄弟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至此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与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

blob.png

  1907年入浙江陆军小学堂,受革命活动影响,加入同盟会。1911年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爆发后,赴武汉参加革命军,后随陈其美参加讨袁斗争。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被派的枪手所杀。1918年起在上海经商,与蒋介石等从事交易所投机买卖。1924年创办后,在上海为军校招募新生兼采购物资。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掌管国民党党务,排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陈果夫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后于1935年控制中国农民银行。期间在川、云、桂等省兴办和投资许多企业;胜利后主持经营“党营生产事业”,接管大批敌伪资产,开办公司、银行等;还将文化、新闻、电影、广播单位改为“党营”。1949年去台湾,1951年8月25日病逝于台北。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文字一百九十余万字,台湾当局将其编成“全集”十册。

  个人经历

  1924年,蒋介石主持黄埔军校筹建,陈果夫在上海代其处理军用品采购、人材招揽等工作。1926年广州,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并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1927年4月初,与国民党内右派吴敬恒、张静江等提出弹劾共产党案,为之后的清党准备。1928年,蒋介石复出,陈果夫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实质负责国民党内组织,整理党务及进行清党。除重新审查登记国民党员,并开始设立调查组织,即后来专门负责反之“中统”。1929年任中央执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二陈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至使当时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称。1932年,陈果夫为“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1933年,兼任江苏省政府主席,负责整治江苏及淮河水利。导淮工程后因抗战而停顿。西安事变震惊了国内外,全国立刻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蒋被张、杨软禁后,南京政府内部以为首,陈立夫、陈果夫、等极力主张武力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陕西省当局在蒋介石躲藏处修了一座亭子,命名为“正气亭”。 国民党要人戴季陶、、陈果夫、陈立夫、、、等先后在亭子内题词,歌颂蒋介石。抗战胜利后,陈任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

blob.png

  陈果夫自辛亥革命时已染有肺结核病,经常咯血住院,抗战其间多次施手术。战后开始退出政坛,1948年12月,迁居台中休养。陈果夫无子嗣,陈立夫过继其长子陈泽安给陈果夫。

  1950年7月中旬,蒋介石下令免去陈果夫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职务,裁撤“中央合作金库”(陈果夫任理事长),裁撤“中国农民银行”(陈果夫任董事长)办事机构,保留名义,从而一举削去cc系三大经济支柱。7月26日,蒋介石宣布“中央改造委员”和“中央评议委员”名单,陈果夫挂名为“中央评议委员”,仅仅是作为一个安慰而已,陈立夫则榜上无名。8月初,蒋介石下令改组农业教育电影公司(陈果夫任董事长),由接办,削去了cc系的一大舆论阵地。就这样,陈果夫被蒋介石一撸到底,成为无职无权的光杆儿。

  1950年8月初,陈立夫与夫人带着一双儿女,来看望病中的陈果夫。陈立夫全家准备赴美,这次来,既是看望兄长,也是向他辞行。陈立夫离开台湾去美国,陈果夫事先知道,而且十分支持。认为台湾当前的状况是相互倾轧、残酷无情,随时都会飞来横祸。自己心里明白自己身体这么差,无法远行。弟弟这一走,不知几时才能回,也许这一次见面,就是永诀了。陈立夫决定去美之时,蒋介石派人送来了5万美金,说是资助他的路费。拿着这5万元钱,陈立夫明白蒋介石是要他赶快走人。

blob.png

  有一年,农民银行请他题词,他写道:“一文不取谓之清,深思熟虑谓之慎,谓之勤,注意时效谓之敏。”所以有人说,在国民党上层,讲求慎、勤、敏的虽,而像陈果夫那样“清”的人还真不多见。陈立夫走后,陈果夫的家庭经济也发生了危机。治疗肺结核,需要巨额医疗费,既无财产,也没有以前的地位,医疗费都是靠朋友支持,因而用度日窘。这时陈果夫的身体已每况愈下。早在抗战后期,肺就已溃烂,只有在后背穿孔,每天从穿孔处排脓。赴台前夕,病情再度加剧,背后炎症流脓不止。到台湾后,遍请台、港名医会诊,病情暂时得到控制。怎样才能解决现下的燃眉之急呢?陈果夫,只好放下架子,给当时台湾“交通银行”行长赵棣华写信,索取自己作为兼职的车马费:

  赵行长钧鉴:

  来台后,我身体一直不好,看病用去了我多年的积蓄,如今,捉襟见肘,实在是狼狈得很。我兼职农民银行董事长多年,给我的车马费不曾领过分文。以前用车方便,我也没打算领取这笔费用。现今生活,我想请农民银行将我以前没领的车马费补发给我,解决我有车无油窘境。您以为如何。 顺问近祺!

  陈果夫

  赵棣华接到信后,连忙将陈果夫的窘况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与陈果夫毕竟是多年的交情,蒋介石只是在政治上逼陈果夫交出权力,并不想置其于死地,生活上还是应该给予照顾。于是批给陈果夫5000银元作为医疗费。另外又特批了一笔费用,作为陈果夫日常的生活补助。有了这笔钱,陈果夫才解脱了经济危机。9月陈果夫病情加重,咯血不止,用什么药都没有多大作用。一直延续了一个多月,病情才被控制住。10月5日是陈果夫58岁的生日,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专程前往医院看望陈果夫。父子的到来,使得陈果夫大出意外。蒋介石关心地说:“果夫,我一直都很忙,没来看你。你如今身体恢复得怎样,是用西医还是用中医治疗?”陈果夫回答说:“医生说,先用西药,等症状控制住时,再用中药补身体。”站在一旁的主治医生向蒋报告了陈果夫的病情。蒋介石“嗯”了一声,便嘱咐道:“果夫啊,你安心养病吧,其他的事情就不去想了。经济上有什么问题,你直接告诉我。”蒋介石父子坐了十几分钟,便离开了医院。

blob.png

  为了方便治病,1951年1月,陈果夫由台中迁往台北,住在台北青田街一幢公寓楼里。同年8月25日因肺病于台北病逝。陈果夫的死讯传到他在台中的父亲陈其业那里。陈其业其时已81岁,老年丧子,其悲痛之情可想而知。他不顾劝阻,从台中赶到台北护丧。看到儿子的遗容,陈老先生放声大哭。远在美国的陈立夫,没有回台湾。这对于他来说,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蒋介石得知陈果夫去世的消息后,两次到殡仪馆吊唁。望着陈果夫的遗体,蒋介石神色肃穆,露出悲哀之情。他向陈果夫鞠躬,再鞠躬,仿佛要陈果夫在天之灵对他原谅。回去的路上,蒋介石坐在车内一言不发,似乎还沉浸在悲痛中。他对随从人员说:“果夫还年轻,他不应该这么早就走了啊!”回到办公室,蒋提笔写下了“痛失元良”几个大字,作为挽额,派人送到了殡仪馆。

  陈果夫墓地选在台北市郊观音山右侧的一块山地上,1951年11月4日,陈果夫的灵柩送到了这里。在一阵阵鼓乐声中,棺木缓缓入土。

blob.png

  陈果夫就长眠在这块草木葱茏、四季常青的异乡土地上了。

  当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与去了美国,随蒋介石逃往台湾的,惟有兄弟。此时,陈果夫病殁台北,陈立夫去了美国,二陈一逐一亡。这样的结局,恐怕是他一生就没预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你有什么高见呢,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