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历史>战史风云 >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的中央军损失到底有多大?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的中央军损失到底有多大?

2018年12月06日 10:18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尚辉陶瓷,思明学区网,sqqvob

  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间,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按照德国的军事训练标目开始整军计划,优先进行整编和装备德式武器的便是嫡系部队,即中央军。这些装备德式武器的部队又称德械师,其军事素质和战斗力堪称国军精锐。爆发后,中央军参与了多个大型会战,仅中,中央军主力与日军在上海血战三个多月,死伤30余万人。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image.png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将领和部分文官向蒋介石致敬

  国军的22场大型会战(10万规模以上):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75万军力 伤亡:30万 总指挥:蒋介石

  日军:30万军力 伤亡:4万 总指挥:

  备注:淞沪会战的右翼军为粤系张发奎(下辖第10集团军为湘系),中路军以黄埔系朱绍良(下辖的第21集团军为桂系,其余为黄埔系),左翼军是的,全是中央军,包括土木系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的第19集团军,的第9集团军,的第17军团。国民党每天损失一个师近万人的兵力,像火炉一样有去无回。

  2、:1937年9月11日—1937年11月8日

  国军:58万军力 伤亡:10万 总指挥:、

  日军:14万军力 伤亡:3万 总指挥:寺内寿一、

  备注:太原会战是第二战区晋绥系打的一场正面战役,阎锡山的晋绥系第6集团军杨爱源、第7集团军,还有第14集团军(中央军)卫立煌、第18集团军()朱德,太原会战包括天镇战役、(八路军)、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3、: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15万军力 伤亡:30万(军民) 总指挥:唐生智

  日军:24万军力 伤亡:1万 总指挥:松井石根

  备注:东北军徐源泉2军、叶肇66军、中央军王敬久71军、中央军72军、中央军74军俞济时、中央军78军、粤军邓龙光83军、中央军教导总队、湘军宪兵队(分属中央军)。

  4、:1938年1月至1938年5月

  国军:60万军力 伤亡:10万 总指挥:

  日军:24万军力 伤亡:1.6万 总指挥:寺内寿一

  备注:徐州会战有桂系第11集团军、桂系第21集团军、川系第22集团军、中央军第24集团军、中央军第20军团、西北系第3军团、第3集团军(东北系与西北系混合)。

  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1938年6月

  国军:第一战区 伤亡:10万 总指挥:薛岳

  日军:第14师团 伤亡:3.2万 总指挥:

  备注:以中央军第19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东北系与西北系混合)为主、中央军17军团、晋绥系第20集团军。

  6、: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110万军力 伤亡:40万 总指挥:蒋介石、陈诚

  日军:35万军力 伤亡:14万 总指挥:、畑俊六

  备注:武汉会战是第五战区和第九站区110多万军力,第九战区几乎都是中央军,有少量是其他军阀后援补充的师旅,第五战区有中央军第24集团军、中央军19集团军、军委会的粤系第12集团军、军委会的西北系第2集团军、军委会的东北军第26集团军、川军第27集团军、第3集团军(东北系与西北系混合)等等共14个集团军。

  7、:1939年5月1日—1939年5月24日

  国军:22万军力 伤亡:2万 总指挥:李宗仁、李品仙

  日军:11万军力 伤亡:1.3万 总指挥:冈村宁次

  备注:中央军第31集团军、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为主。

  8、第一次:1939年9月14日-1939年10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24万军力 伤亡:4万 总指挥:薛岳

  日军:10万军力 伤亡:2万 总指挥:冈村宁次

  备注:滇系第1集团军、中央军第15集团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川系第27集团军、川系第30集团军、中央军和部分军阀编入15个师总预备队、晋绥系第20集团军(辅)。

image.png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国军:15万军力 伤亡:2.7万 总指挥:、陈诚、徐庭瑶

  日军:10万军力 伤亡:0.8万 总指挥:久纳诚一

  备注:中央军第38集团军(机械化)、粤系第37集团军,由于此次会战调动10个精锐师,未能达到成绩,陈诚与白崇禧降至二级上将,从桂南战役总指挥到集团军司令员再到军长再到师长再到团长,都有人因此被降级处分。

  10、:1940年5月1日-1940年6月18日

  国军:38万军力 伤亡:3.7万 总指挥:李宗仁、

  日军:12万军力 伤亡:0.7万 总指挥:园部和一郎

  备注:西北系第2集团军、第11集团军(中央军与桂系混合)、桂系第21集团军、川系第22集团军、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中央军第31集团军、中央军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本次战役中英勇牺牲,委员长扶灵痛哭,并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

  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30日-1941年3月1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第31集团军 伤亡:不详 总指挥:李宗仁、

  日军:第3、17、40师团 伤亡:0.9万 总指挥:园部和一郎

  备注:以中央军第31集团军为主、以西北系第2集团军为辅。

  12、:1941年3月15日-1941年4月9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10万军力 伤亡:2万 总指挥:罗卓英

  日军:6.5万军力 伤亡:1.5万 总指挥:阿南惟畿、大贺茂中

  备注:中央军第19集团军,下辖4个军11个师。

  13、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

  国军:18万军力 伤亡:4.5万 总指挥:卫立煌

  日军:10万军力 伤亡:0.3万 总指挥:多田骏

  备注:第5集团军(后重组混合系)、第14集团军(陕系与中央军混合)、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1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第九战区 伤亡:7万 总指挥:薛岳

  日军:第11军 伤亡:2万 总指挥:

  备注:第九站区战区直辖的中央军54军、99军和37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军委会直辖36军和10军、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30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

  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30万军力 伤亡:2.8万 总指挥:薛岳

  日军:12万军力 伤亡:5.7万 总指挥:阿南惟几

  备注:中央军第19集团军、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30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九战区直辖99军、10军(陕系与中央军混合)、26军、37军。

  16、:1942年4月-1942年7月28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30万军力 伤亡:7万 总指挥:

  日军:第2军 伤亡:3.6万 总指挥:畑俊六

  备注:第10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第32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川系第23集团军、第25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

  17、:1943年5月-1943年6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15万军力 伤亡:6万 总指挥:陈诚、、王甲本

  日军:10万军力 伤亡:2.5万 总指挥:横山勇

  备注: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中央军第26集团军(后番号)、第10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长江上游江防军(粤系与中央军混合)。

  18、:1943年11月2日-1943年12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21万军力 伤亡:4万 总指挥:

  日军:10万军力 伤亡:1万 总指挥:横山勇

  备注:第10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中央军第26集团军(后番号)、川系第29集团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中央军王耀武的74军和100军、中央军李玉堂的99军和10军、粤系欧震的58军和72军。

  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5月25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39万军力 伤亡:3.8万 总指挥:、汤恩伯

  日军:14万军力 伤亡:0.4万 总指挥:内山英太郎

  备注:中央军第31集团军、中央军第28集团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西北系第4集团军、西北系第39集团军、中央军第34集团军、西北系第2集团军、第14集团军(混合系,后番号)、川系第36集团军、中央军第15集团军(总司令为东北系,后番号),第一战区总司令蒋鼎文、副司令汤恩伯均被撤职。

  20、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9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38万军力 伤亡:9万 总指挥:薛岳

  日军:28万军力 伤亡:6万 总指挥:寺内寿一

  备注: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30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24集团军(中央军与滇军,后番号)

  21、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10日

  国军:12万军力 伤亡:5.1万 总指挥:张发奎

  日军:15万军力 伤亡:1.3万 总指挥:冈村宁次

  备注:中央军79军和93军、第16集团军(桂系和粤系合并)、粤系第35集团军、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24集团军(中央军与滇军,后番号)。

  22、:1945年4月-1945年6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18万军力 伤亡:2.6万 总指挥:王耀武

  日军:10万军力 伤亡:2.7万 总指挥:坂西一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你有什么高见呢,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