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历史>风云人物 > 卡尔·斯皮特勒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卡尔·斯皮特勒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2018年12月08日 21:09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宁德婚纱摄影,刘根山,叶珏婕

  卡尔·斯皮特勒(carl spitteler,1845-1924),19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积极向评选者们推荐长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奥林匹亚的春天》是一部约有2万行的巨型史诗。主要描写奥林匹亚王位从克罗诺斯向宙斯的转移。故事情节和众神的名字都来源于希腊神话,只是对赫拉进行了再创造,与神话传说不同,作者把她写成大王克罗诺斯的女儿,是他的王位继承者,是位至高无上的女神,谁能获得她的爱情,谁就可以当上奥林匹亚大王。于是,以此为中心矛盾,展开了错综复杂而又十分美妙的故事情节。

image.png

  他自幼有优异的艺术家秉赋,富于幻想,对音乐、美术、哲学都有很高的兴趣和修养。1880年出版诗集《彩蝶翩遍》。1896年完成叙事诗《叙述曲》。1900年完成的代表作《奥林匹亚的春天》,为他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可以说,这部长诗问世之前,他的作品都外于实验的过程中:《普罗米修斯与厄庇米修斯》(1880)采用了一种类似《圣经》的长篇韵文,《叙述曲》则是叙事诗的实验。他最长于神话史诗,但也没有放弃利用其他类型的诗体来遣兴和试验。在1906年完成的《时钟之歌》里,他汇合了和间与交响曲那种万弦齐发的方式,继续自己的实验。

image.png

  施皮特勒秉性耿直刚烈、耽于幻想与哲学思辨。艺术上深受雨果、瓦格纳和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哲学上受到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影响。他力图把运用《圣经》、古代神话同批判时弊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神话和史诗,给晚期人文主义以新生命力,但期诗作因夹杂哲学内容和不媚时俗而不被广大读者接受。他的小说则采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如中篇小说《康拉德中尉》(1898)、长篇小说《梦中佳人──伊玛果》(1906)和自传体小说《我的早年经历》(1914)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你有什么高见呢,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