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历史>历史解密 > 揭秘为什么毛泽东故居换了四次门匾

揭秘为什么毛泽东故居换了四次门匾

2018年12月10日 10:31  | 生活网  | 我要评论

上海源花城邮编,马三立打一字,刘德华电影全集列表

  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

  1949年8月22日,湘潭县人民政府成立。当月,政府安排韶山村老党员毛月秋(毛泽东族叔)负责故居管理和接待来访者的工作。

  1949年10月17日,长沙专区代表团一行45人,在地委委员郭固邦、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带领下,到毛泽东故居参观。18日上午参观完毕时,毛华初对毛月秋说:“老书记,以后到这里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您看屋前是不是该写个门匾?”毛月秋深以为然。代表团成员和村民讨论起来。毛华初说:“我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说不好。随军南下到处都见解放了的老百姓举着毛主席的像游行。上面都写着‘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上屋场的门匾就写‘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不知行不行?”大家都表示赞同。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

  第二块门匾: “毛泽东同志故居”

  1950年1月12日,毛泽东故居接待了第一批国际友人——苏联电影代表团。1953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来自家乡的亲友时,毛月秋提起了3年前苏联摄影师参观故居的事情,并告诉他苏联客人当时说,毛泽东像列宁一样伟大。毛泽东听后说: “列宁是伟大的,他在帝国主义时代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还谈不上伟大。”毛月秋又告诉毛泽东,苏联和民主德国客人看到上屋场上挂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的匾,都说好。“这个不妥,不妥。‘伟大’两字不是封的,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个门匾。”毛泽东说。

  其时,华国锋已从湘阴县调到湘潭县任县委书记,他召集县委开了几次会,根据毛主席的“批评”,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建议。决定把第一块门匾撤换掉。1955年3月,在上屋场挂起了第二块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

  第三块门匾: “毛泽东同志旧居”

  1961年4月8日下午,刘少奇在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陪同下前往韶山冲,当晚住在韶山招待所二号楼。4月9日清晨,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从韶山招待所步行到毛泽东故居。刘少奇缓缓说道: “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故’字有‘过去’和‘去世’两种意思。我们的毛主席身体很健康,应当把‘故’字改为‘旧’字。”

  不久,湖南省委办公厅下文同意将“毛泽东同志故居”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196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故居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匾额。

image.png

  邓小平重书第四块门匾

  1973年10月,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结束了陪同加拿大总理访问郑州、桂林等地的工作任务后,取道长沙,决定到仰慕已久的韶山看看。

  邓小平访韶给湖南方面出了一个难题。围绕着以什么规格接待这位刚刚复出的副总理,湖南领导人发生了争议。但是,争论双方都有这种感觉:无论用什么规格接待邓小平,都会承担一种风险。中国人惯用“中庸”之道,于是制定了一个“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

  长沙方面首先做了个示范,他们决定让邓小平乘坐过了时的“吉姆”轿车访韶。参观完旧居,韶山方面希望邓小平照张相留念,但省委领导没有表态,而是要韶山方面直接询问邓小平。照相后,随后,邓小平非常仔细地参观陈列馆的各个展室。从陈列馆出来,午饭时间已经过了。宾馆请示接待办,接待办也拿不了主意,叫“看着办”。韶山宾馆也就准备了一桌以麻辣为主的便宴,等着邓小平发话开席。宴会开始了,邓小平端起酒杯第一个站起来,兴致勃勃地说:“为我们党的事业,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在当时,这句话的意蕴是非常微妙的。杯盏交错间,有的同志觉得邓小平平易近人,便旁敲侧击打听一些风云人物的情况。邓小平听后,脸上顿起乌云,宴席未散就独自离开餐厅。

  1983年,韶山管理局派人到北京,请邓小平题写故居和纪念馆的匾额。4月2日他几易其稿,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现今,故居和纪念馆用的就是这两块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觉得以上的文章怎么样,你有什么高见呢,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评论吧!

◎已有 0 人评论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