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科技>人工智能>车联网 > 我国车联网发展规模的预测

我国车联网发展规模的预测

2018年05月15日  | 移动技术网科技  | 我要评论
1、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由于目前车联网主要应用仍是车载信息和导航服务,因此我们根据集成前装和后装导航终端规模来测算中国车联网规模。2012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927万辆和1,931万辆,同比分别增

1、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

由于目前车联网主要应用仍是车载信息和导航服务,因此我们根据集成前装和后装导航终端规模来测算中国车联网规模。

2012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927万辆和1,9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3%和4.33%。2012年我国车载导航新车装配率约为6.6%,按照目前前装导航市场价格7,000~13,000元测算,则2012年前装导航车联网规模约为130亿元。2012年后装导航销量630万套、PND销量约1,624万台,按照目前后装导航价格约1,000~2,000元,PND价格所有300元,则后装导航市场规模约为140亿元。以上两项加总规模为270亿元。

2、我国车联网产业特征

车联网的发展包含以人为中心和以车为中心两个维度,以人为中心包括人员的互动、交流,而以车为中心包括安全、道路、服务等。企业热情高、国家重视、市场需求巨大是当前我国车联网的三大特点,但车企对车联网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车联网也缺乏行业标准和可靠的盈利模式。

车企对于车联网的关注,仅仅停留在便捷的车载信息服务系统,但车联网并非局限于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而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互联网合一的,以节能、环保、安全为目的的一体化网络。

此外,国内车联网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整车企业、运营商等各方分工不明确,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国的整车企业进军车联网的步伐很缓慢,中国Telematics终端前装市场的配置率还很低,2012年中国Telematics市场约有40万个用户,国内车联网很大一部分表现在了后装市场的车机生产上,但后装市场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反应普遍比较滞后,没有对SNS、社会网络化及熟人社会进行深入地研究。未来Telematics终端将从产品化向服务化方向发展,逐步取代普通导航产品。

3、我国车联网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立本研究,2013年

(1) 感知层

感知层相当于车联网的感觉神经末梢,主要通过视频检测、传感器、RFID等终端设备完成车、路环境信息的感知和采集,这些信息大致包括车辆所处位置、车辆行驶速度、道路环境、道路基础设施等。

(2)网络层

网络层相当于车联网的神经中枢,主要负责整合、处理、传输数据。具体而言,网络层的功能之一是建立相应的网络协议模型,该协议模型用于满足异构网络数据通信的需求,进而整合感知层的数据;网络层的功能之二是通过向应用层屏蔽通信网络的类型,充分利用有线及无线网络资源,为上层应用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提供透明的信息传输服务。

(3)应用层

应用层相当于车联网的大脑,主要通过应用服务器和车载计算机终端等设备进行数据加工,从而为车联网用户提供包括道路导航、通信服务、远程监控等在内的各种具体服务。

如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有任何想说的,请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万千网友为您解惑!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