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中医>方剂 > 中药汤剂是否一定要趁热服?

中药汤剂是否一定要趁热服?

2018年06月22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中药汤剂是否一定要趁热服?其实,传统中医药理论对服药方法非常讲究,具体到药液温度就有凉服、温服和热服之别。服药冷热主要依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质而定。

  凉服:是指将煎好的汤剂放凉至室温(20℃左右)服用。一般清热泻火、解毒通利、之剂应凉服,如清营汤、白虎汤、导赤散、清瘟败毒饮等宜凉服,这样可以增强药物清降通利的功效。尤其夏季解暑中药,凉服清凉解暑效果更好。另外,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药均宜凉一些。

  温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放温后(30℃—35℃)再服用。因温服能减轻对胃肠道刺激,且苦味会减弱,有利于吞咽,故是最常用的服用方法,汤剂多宜温服。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

  热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或将药液温热(50℃以上但可以耐受)服用。中医讲“寒者热之”,一般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温中散寒、补虚扶弱、理气活血、发汗解表的药剂应热服,如补中益气汤、理中汤等宜热服。尤其是发汗解表剂,更应热服以助药力,发汗解表退热。

  服药冷热还应考虑季节、地域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例如寒冷季节时、老人、儿童、孕妇和久病体弱者不宜冷服,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真热假寒证时应寒药热服,真寒假热证则应热药冷服,否则会出现拒药、呕吐现象。总之,正确适宜的服药方法,对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和减小副作用至关重要。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 细数银杏功效

      银杏,又叫白果。我国记载银杏食疗的著作,首推元代饮食太医忽思慧写的《饮膳正要》。书中介绍了膳食内加入银杏,对人体机能和不同疾病所产生的效能。后来,记载银杏食... [阅读全文]
  • 口蘑补硒仅次于灵芝

      硒是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目前市场上的补硒产品很多,但研究证实,有些含硒元素的食物补充效果并不是很好。口蘑中含有硒、钙、镁、锌等十几种矿物元素,其含量仅... [阅读全文]
  • 中药泡茶常服有害

      近年来,中草药当茶饮也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药学专家提醒人们,有些干花、中草药当茶饮用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有些却不宜饮用。   如胖大海是纯粹的中药,只适于风热... [阅读全文]
  • 橄榄入药良方多

      橄榄有一定的医疗功效,是传统的中药材。橄榄味甘涩酸,性平,入肺、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功效。在民间,橄榄的食疗验方甚多,现举例如下:   治咳嗽... [阅读全文]
  • 花中之王牡丹活血调经

      牡丹是我国特产名花,品种多,花姿美,花大色艳,高贵典雅,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把它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   牡... [阅读全文]
  • 止咳良药款冬花

      每到严冬时节,在四川、青海、河南、陕西等地的冰天雪地之中,有一种不畏严寒独傲冰霜的小草开出黄艳艳的小花,它就是止咳良药款冬花。   款冬花为菊科款冬的花蕾... [阅读全文]
  • 中药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冬虫草、虫草,它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r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幼虫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 [阅读全文]
  • 药引送药点睛之妙

      中成药与药引配伍,是传统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引,又称引药,主要起“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同时还兼具调和、制约或矫味等功效。药引与中成药... [阅读全文]
  • 亦药亦菜话茵陈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芳草吐绿,正是采收茵陈的好时节。   本是同根生――茵陈、青蒿   茵陈俗称柏蒿,为菊科多... [阅读全文]
  • 未加工的银杏叶泡茶会中毒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医科近日接诊了一位因舌头感觉发麻,说话吐字也不清楚的患者,他的症状看起来与中风十分相似,但检查得出结论却不是中风。   用中药煲汤先了解... [阅读全文]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