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旅游>旅游资讯 > 浮光掠影话港澳

浮光掠影话港澳

2018年08月01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深圳、珠海早都去过了,隔着一道小河,香港、澳门愣是没去过。年初kin到香港交流培训三个月,现今自诩可为向导,春节后我赶紧把港澳通行证给办了,找了个深圳出差的机会,顺道把去香港的心愿给了了。

对香港的适应从深圳开始,早晨朋友安排商务车(七座以上的车内地称商务车,香港人称保姆车)来接我们去香港,我觉得很奇怪怎么副驾驶座位上已经坐了一个人,近了一看原来那就是司机陈师傅,粤港两地车和香港一样都是右舵车,从这一刻我们就得适应香港的交通规则,行人、车辆靠左。

托朋友的福,走的皇岗口岸贵宾通道,很方便就出了关,到湾仔的南洋酒店用了一个半小时。香港的道路就算有点堵,但一般不会堵死,就是慢点而已,因为大家都能守规矩在自己的车道慢慢开。

大陆人去香港第一站往往都是九龙尖沙咀的海港城。我对香港的理解也是从海港城开始,海港城就是香港的万达广场,但是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站在h&m门口,窄窄的马路对面就是普拉达、爱马仕、路易威登、阿玛尼,每一家奢侈品店门口都是排队等着进店的大陆人,这样的场景以往只是听说过,今天才是真正看见。

海港城的南面就是正对维多利亚湾的香港文化中心,港版星光大道沿维多利亚湾而建,仿照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设计,全长440米。从香港文化中心步行到星光大道,起先都是一些我们从没听说过的香港早期电影明星,后来从成龙到梅艳芳到刘德华、张柏芝一一出现,但始终没有舒淇的手印,kin说他上次来已经帮我找过一次了确实没有,是否因为舒淇是台湾人所以没有?

浮光掠影话港澳

三月初的江南还有点乍暖还寒,香港已是初夏的感觉,今天虽说是个晴天,但是天空却有些雾霭,看不到蓝天的痕迹,kin说直到昨天香港的天空都是湛蓝的。站在尖沙咀隔着维多利亚湾看港岛,也许是由于天空有点灰蒙蒙的,觉得港岛也不过如此,我甚至觉得港岛的规划还不如上海浦东,不就是楼高一点楼多一点嘛。

在香港的第一顿正餐是在尖沙咀的北京道一号,一个可以饱览维港海景的房间,主人安排的是典型的粤菜,对于习惯淮扬菜的江苏人来说不是太适应,因为是商务宴请的性质,菜式虽然简单,但是话比菜多,吃的很累。饭后步行去天星小轮码头,路过1881,原来的香港水警总部,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很有味道的老建筑,现在已经被长实集团改造成有酒店和名品旗舰店,外观是开放式的古迹,内核已经完全商业化运作。

浮光掠影话港澳

我们预定的酒店在维港对岸的湾仔,选择天星小轮渡过维多利亚湾是最便捷的方法,省时省钱。天星小轮在维多利亚港提供往来港岛和九龙之间的渡海服务,天星小轮是与香港电车、山顶缆车齐名的拥有百年历史的交通工具。搭乘天星小轮是游客游览维多利亚港首选的行程,《国家地理旅游杂志》曾把乘搭天星小轮游览维港两岸誉为“人生50个必到景点”之一。

天星小轮均为传统双头式设计,这样往来港九之间船身不需要掉头,船上座位的靠背也可以调节方向,只要轻轻一推(有点类似动车的座位)就可以让乘客面朝前方,方便游客观赏维港景色。天星小轮从尖沙咀到湾仔票价2.5港币,这个价格是香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便宜的,便宜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湾仔上岸后,发觉香港的公共设施都很人性化,过街天桥很长,甚至横跨两三条街,再联通道路两边的商厦,过马路的逛街的既淋不到雨也晒不到太阳。每一处斑马线都写着“望左”或“望右”,这是提醒你过马路时观察来车的方向,斑马线边上的红绿灯会在行人通行时发出短促的声音提醒路人尽快通过。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管理者的用心,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香港的马路很窄,六车道很少看见,四车道都不多,单行线倒是不少,即使是单行道的右侧也可以停车(没见过被贴违停罚单的,甚至都没见过前“皇家警察”),道路中间极难看见绿化隔离带,但是交通秩序却很好,看不见闯红灯、越线行驶的,看得出交通管理者的水平和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你不得不承认这一切源于100年的殖民历史。

早就听说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这次特意体验了一下,第一天乘的是天星小轮、叮叮车(有轨电车),第二天乘的是出租车(节约时间)和喷射船,第三天乘的是双层巴士、小巴和地铁,除了太平缆车,应该说品种齐全了。我们在香港的三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和双休日,应该说人流量还是蛮大的,但是我们乘坐的公交车都能有座,候车时间也很短。香港的出租车都是老式的丰田皇冠,外观老旧,里面空间还是蛮大的,香港出租车可以搭乘五个客人,前2后3或者前1后4都可以。香港出租车不便宜,20港币起步价,2公里后每200米1.5港币(刚开始我们以为每公里1.5港币,还说居然比常州出租车都便宜),往来港岛和九龙的隧道费用(西隧45港币东隧25港币)另外双程计付,如此算下来,在香港打的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往来港九之间,没个100港币下不来。往来港九之间天星小轮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九龙尖沙咀到港岛湾仔只要一刻钟2.5港币。地铁我们乘的不多,主要是从铜锣湾到调景岭(坑口),来去都有座位。感觉最方便的是换乘,绝对不像上海地铁一号线在人民广场线转二号线恨不得要步行一刻钟。港岛线换乘将军澳线,都是同台换乘,下车后只要步行二三十米即可。香港公交的费用标准相对内地肯定要贵,地铁乘七站票价就超过十个港币,公交巴士往往分段计费,比较复杂,我们乘车最少三个港币最多八个港币。相比香港人的收入和出租车的价格,香港的公共交通还是很经济的。

香港的建筑密度据说全世界只有东京可比从。从上环直到铜锣湾,密密麻麻的高楼摩肩接踵,很多楼宇之间根本谈不上楼间距和日照时间,寸土寸金,甚至让人感慨这样的房子怎么造的出来?有如见缝插针一般。就像建银国际和安联保险只有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出这是两栋楼,而花旗银行和工银香港活像连体婴儿,我是根据外立面的差异才看出这是两栋楼。想想也是,就港岛那么个弹丸之地,要容纳下这么个国际金融中心,也只能问苍天要生存空间了。我和kin从上环步行到铜锣湾用时两个钟头,估计也就十公里到头,这是东西向。南北向就更短了,从北面的维多利亚湾到南面的皇后大道步行半个小时足矣,再往南就上山了。这么巴掌大的地方就算是港岛的核心区域了。

浮光掠影话港澳

中环的天空我对香港建筑的第一感觉是规划做的不好,除了中环那几栋摩天大楼以外,其他地方常常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边上紧挨着一栋老旧的楼房,摩登的群楼边上突然冒出一条开满小饭店的街道,甚至紧挨一个路边菜市场,路边摊满了水果蔬菜,甚至鱼摊肉档,极富生活气息,但是和近在咫尺的摩天大楼实在格格不入,我们大陆人实在不能想象浦东陆家嘴的银城路上、中银大厦边上会有一个菜市场。但是仔细想想,香港这样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那些市场人来人往,生意兴旺,说明这些看上去不好看的市场是有存在的价值的,生活不是演戏,生活就是柴米油盐。此外,我估计这个也跟香港的社会制度有关系,政府不能主导一切,最多就是引导,所有的行为最终要由市场来决定,所谓的拆迁估计是大陆的专有名词。

南洋酒店是一家开了21年的老酒店了,客房和丽思卡尔顿的卫生间差不多大,但是在寸土寸金的港岛,一千多多港币就只能住到这样的房间。不过酒店除了房间小点,其他倒也中规中矩,充足的冷气(香港的酒店、商场、公交都冷气充足,让人不适应),安静的环境,松软的浴巾,充沛的热水。酒店靠近铜锣湾的时代广场,周边很热闹,越到晚上越热闹,什么样的店都有,一般都会营业到半夜十二点。

晚上香港应先生请吃饭,他五十来年代初到香港,算是地道的香港人,如今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饭店,住在元朗(好像离深圳比离港岛近),不养车每天公交上下班,供两个孩子出国读书,我们总体感觉香港人生活压力还是蛮大的,其中尤以房价为最。

香港的房价用“寸土尺金”来形容很合适,因为香港的房屋面积是用平方英尺来计算的。我们在港岛步行时看到房屋中介的门面(很多),停下脚步看看贴在门上的广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香港的房价真的是天价,以中等稍好地段为例,实用面积350英尺(香港房屋面积以呎计算,和平方米大概换算关系是10.7:1)开价在380万港币,十万港币买不到一个平方米,这已经是那个门店最便宜的一套房子了,其他实用面积在两三千英尺左右的(国内称为大平层的)开价都在6000万港币之上,kin指着一个广告给我看,一处2600英尺的房子开价150百万港币,他第一次看见这条广告时以为150万港币觉得真的便宜,再仔细看才发现广告上的价格单位是百万。香港人说那些住在半山、浅水湾的才是真正的富豪,哪套房子不是上亿的身价。当然穷人也有穷人的活法,我们去西贡途中转车的将军澳离铜锣湾七站地铁外加一小段公交,半个多小时车程,房价就只有每平方米三万多港币了,700英尺200万港币,如果选择新界的元朗一带可能就更便宜了。

浮光掠影话港澳

kin告诉我香港人均月薪1.9万港币,但是中位数月薪只有1万港币,也就是说有一半人月薪不足一万港币,相对高高在上的房价,绝大部分人穷其一生可能也不买不起一套港岛的小房子。

晚餐的香港老饭店就在尖沙咀的美丽华商场四楼,主打的上海菜。吃完步行去香港文化中心看幻彩咏香江的灯光秀,步行经过的弥敦道非常热闹,到处都是金店珠宝店,英皇、周生生、周大福,六福,一家挨一家。如果街口有一家周生生,转过身子你会发现小巷不远处还有一家周生生,甚至马路两边门对门有两家周大福。kin说了个笑话,说有个人跟人打电话,说我在弥敦道周生生门口,对方说弥敦道有十几家周生生,你说的哪一家?

幻彩咏香江是香港的一个镭射灯光音乐汇演,在维多利亚港沿岸的多座摩天大楼进行,参加汇演的建筑物都是维港两岸(我们只能看见港岛的)具有标志性的高楼大厦,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银大厦、汇丰银行大厦、国际金融中心等。星光大道那儿有背景音乐及旁述。星期一、三、五播放英语版旁述,星期二、四、六播放普通话版旁述,星期日播放粤语版旁述。我们去的那天是星期五,那个旁述一句也没听懂,只看见灯光在对面高楼上闪来闪去的。表演时间不长,只有一刻钟,没有震撼的感觉,不过尔尔。

浮光掠影话港澳

还是乘天星小轮过海,然后步行到中银大厦参观kin上班的地方。这一段步行彻底改变了先前港岛留给我的印象,走过中环觉得这才是香港,绝非上海外滩或是浦东可比。以香港立法会为中心,周边环绕中银大厦、长实中心、花旗银行、工银国际、建银国际、国际金融中心。中环和浦东相比,中环很热闹,是真繁荣,浦东是假繁荣,银城路上的那些外国银行多数都是代表处,而非分行,他们不过是在浦东点个(中国金融改革的)卯而已。

浮光掠影话港澳

香港经济自由言论也自由,我跟kin说要去两家书店,结果时间有限只去了人民公社书店。书店在铜锣湾时代广场边上,这是一家以文革元素为主题的书店,我们是晚上十点钟(半夜十二点打烊)去的,狭窄的楼梯仅能容纳一人上下,台阶上写着“咖啡+禁书”,香港应该没有禁书的概念,想必这是针对大陆读者的,据说光临这家书店的读者90%是大陆人。书店很小,只有二三十个平方,陈列的都是和大陆政治相关的书籍,名字很夺人眼球,都是《b**和他的女人们》、《**老人院》一类,内容肯定有真有假,道听途说为主街谈巷议为辅,加上不负责任的臆断。也难为了这些作者,大陆有严格的新闻管制,他们能弄到这些货色也很不容易了。因为奇货可居,书价都不便宜。

浮光掠影话港澳

周六早晨从信德中心乘喷射船去澳门,45海里一个小时到达。我们的安排是上午城区大三巴牌坊,下午氹仔威尼斯赌场开开眼界。

在澳门入境处办好手续,出得大门满眼都是举着牌子的小姑娘,那是赌场的免费班车在接客人,服务不可谓不周到。我们先乘公交3a到老城区,澳门城区很小很小,跟国内的(小)县城的差不多。大三巴牌坊是澳门唯一的世界遗产,最近的住户距离牌坊不超过20米远,如果按照内地的思路,先把周边房子拆掉,然后建个广场再设个大门把门票收起来。我们到大三巴牌坊也是到此一游的性质,牌坊边上还有个炮台,炮口对准的方向就是葡京赌场。炮台上是澳门博物馆,门票15澳门币。这个澳门人真是葡萄牙式思维,世界遗产大三巴牌坊不收门票,澳门博物馆倒要收门票,奇了怪了。

浮光掠影话港澳

中午时分走到新葡京赌场,进去看看,已经觉得蛮大了,等我们打车到了氹仔岛上的威尼斯人度假酒店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氹仔岛上别的没有,有的就是各式度假酒店,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不过分,说是度假酒店,其实就是赌场,当然酒店功能也是有的,但绝对是赌场附带酒店而不是酒店附带赌场,这个主次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威尼斯人赌场仅一个楼层就有上万平方,密密麻麻排满赌档,一眼看不到头。年轻时看港片的录像带,以为赌场就是黑社会,充斥血腥和暴力。到了澳门一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至少我看到的赌场就是个大众娱乐场所,免费大巴把客人(游客)一车一车送来,赌场里人山人海,来去比较小的赌档人都挤不进去,我想起一个词来“小赌怡情”。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本就天性好赌,梦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所以澳门赌场永远都是门庭若市。其实赌场赢钱靠的是概率论,赌客输钱绝对是大概率事情,但是下注人总是抱着小概率的心态去参与。我本着体验一把的心态参与了一把,1000港币押大小,二十分钟后就全数送给了澳门人民,就算作祖国人民对澳门特区的支持,然后澳门人民回赠我两小瓶免费矿泉水,扯平,谁也不欠谁。

输完了自己的指标(1000港币),看看时间还早就去看别人输钱吧。我们看了两档,一个貌似知识分子一个貌似农老板,前者玩的复杂后者玩的简单,但是结果都只有一个:输钱。他们分别输了几万和十几万港币,耗时仅半个多钟头,这才是真正的赌场。

乘酒店的免费大巴到氹仔码头,最近售票的航班是下午4:30,但是即将开航的3:30航班还有三分之一的空位,轮船公司让我们候补登船(先到的可以候补登船,迟到的可以乘下一班,比内地人性化),我想这些空位的主人一定还在赌场酣战不舍得离开,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本,人之常情,如果大多数人在赌场还有理智,赌场一定会关门的。

回港办妥入境手续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从上环的信德中心步行半小时到歌赋街的九记牛腩,这间店号称熬汤技艺八十年不变,店堂很小吃客很多,我们停留的那段时间门口一直是排队候位的人。最贵的牛爽腩110港币一份,净牛腩99港币一份,有点贵族化。九记牛腩的汤很好,非常入味,但醇厚过头,有点腻。

离开九记牛腩,天慢慢黑了下来,我和kin步行去立法会拍中环夜景。我们从上环步行到中环,再从中环步行到金钟、湾仔,如果再往前走点就到铜锣湾了,港岛从东到西基本也就这点距离。我们说好中途去一下香港会展中心,但是港岛实在太小了,一不留神就到了酒店附近,也不高兴再绕回去了。

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出门去松记糖水,昨晚十点多在排队,今晚八点还是得排队,吃完甜品(吃了今生第一口榴莲)再去宵夜。稻香餐厅,上午早茶晚上宵夜,特价的猪骨浓汤锅底1港币,特价的肥牛19港币,一顿火锅吃下来143港币,香港的大众餐饮其实还是很便宜的。吃到最后我说再来一小碗米饭吧,kin说米饭9港币,要不再来9锅猪骨浓汤?

最后一天的行程kin推荐去香港科技大学,顺道去西贡吃海鲜,kin这两个月先后参观了港大、中文大学和科技大学,他比较下来觉得科技大学最值得一去。我百度了一下,香港科技大学依山傍海建设标准很高,当年招立法会非议,有劳斯莱斯大学之称。香港我原来只知道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百度过后才知道,香港科技大学在国际上几个大学排名榜上都远在清华北大之前。

早晨从铜锣湾时代广场乘地铁港岛线转将军澳线到调景岭下车换乘792m到香港科技大学,全程大概一个小时。香港科技大学在东九龙,面对清水湾,学校建成于1992年,和南洋酒店开业是同一年,20年对一家酒店来说,已经足够长了,对于一所大学来时,实在是太短了,甚至比我毕业的江苏商专还要短很多,但就是这么一所学校能排进亚洲高校前三,我还是很惊讶的。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教学环境,没有国内高校常见的大门和围墙,一条小道通往山上,我们花了一个小时参观了校区的1/3。学校的建筑完全临海而建,图书馆的阅览室直接面对大海已经让我们非常感慨了,穿过五层的图书楼下去,再往海边走就是学生宿舍了,这些宿舍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海景房,乘电梯再往下十一层,又是一片学生的宿舍,从宿舍楼再乘电梯下去十层才到海边。海边是一组运动场地,网球场、足球场、游泳馆。我们坐在看台上吹着海风看一帮学生踢足球,感慨万分!希望将来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孩子到这样的学校来读书。

浮光掠影话港澳

因为惦记着西贡的海鲜,我们提前结束了在科技大学的参观。792m的终点就是西贡,因为科技大学门口是个环岛,公交站点只有一个,我们把方向乘反了,只能到将军澳再返回西贡。

西贡位于香港新界东部,面向西贡海,风景宜人,有“香港后花园”的美誉。可以坐船环游周边岛屿,这些岛屿都打着**地质公园的名头,其实西贡就是香港本地人周末休闲的一个去处。

浮光掠影话港澳

西贡的海鲜很有名气,站在码头、岸边往下看都是小渔船,渔船上各式海鲜琳琅满目,客人可以站在岸上和船上的渔民交易,成交后渔民用网兜把鱼货举到岸上,客人拿去找地方加工。我们很想尝试一下,但是不敢,香港不是内地,万一找不到加工的地方,我总不能把海鲜带回常州吧,还是在海边找了一家洪记酒楼,点了三个海鲜几道港式点心四瓶啤酒,坐在酒店门口第一排,把酒临风,快意人生!

浮光掠影话港澳

香港最大的魅力是自由贸易,进出口商品时没有关税的,所以任何大陆需要进口的东西在香港都比内地便宜,而且香港商业环境比较规范,也没什么假货,所以大陆人到香港一般都是以购物为主,要说旅游也就是海洋公园、迪斯尼乐园,市区就是紫荆广场、香港会展中心,坐缆车登个太平山。有些是我没兴趣,有些是我时间来不及,如果下次再来,我会去海洋公园,会去乘半山扶梯,会坐缆车到太平山顶看维港夜色,还会去kin一直推荐的南丫岛,我会细细品味香港风情,这次短短的两三日也只能算是浮光掠影了,期待下次吧!

二0一三年三月十四日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