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生活百科>中医>中医专题 > 根据泡脚出汗症状 检测自身健康情况

根据泡脚出汗症状 检测自身健康情况

2018年11月05日  | 移动技术网生活百科  | 我要评论

  身体时常会出汗,由于天气炎热的身体被动出汗叫做静汗,也就是被动出汗的意思。静汗中有些异常的出汗情况,如自汗、和盗汗。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一觉睡醒后发现全身都是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有过泡脚经验的人,一般会出现背部或者头部等部位出汗现象,不同部分出汗或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出汗部位预示的身体问题: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而所排出的汗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泡脚泡到后背有点儿潮或者额头出汗就可以了,如果出汗过多或者出汗异常,则可能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1、泡脚上身出汗

  多是由于气虚造成的。气虚一般表现为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如果不太严重,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2、泡脚下身出汗

  多是由于肾寒引起的。肾寒属于中医阴阳失调的表现,建议,多吃核桃、芝麻等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调整心态。

  如果是女性,多是由于体虚冷阴,中医建议,可通过补气血来调理,也可长期坚持泡脚,打通经络和汗腺。

  正确的泡脚方法:

  泡脚水要没过脚背,选高些的木桶,以使热水的温度放松脚部及小腿。

  泡脚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在38℃~43℃为宜。

  可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两种异常的出汗情况:自汗和盗汗

  何谓自汗呢?

  中医认为,在没有过度劳动、劳累的情况下,清醒时出汗,即为自汗。对此,安徽省中医院专家孙弟维采用四物汤加止汗药如浮小麦、麻黄根、牡蛎、碧桃干等治疗。另外,对于“汗脚”,还可以用16克的明矾和16克葛根研成细末,加入适量水,患足放入浸泡即可。

  何谓盗汗呢?

  这是睡时出汗、醒后即止的临床表现,可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即当归10克,黄芪30克,生熟地黄各12克,黄芩、黄连、黄柏各10克;或生熟地黄各12克,麦冬10克,黄芪2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甲鱼盖10克,黄芩10克。

  专家介绍,汗症除以上两种外,还有黄汗、血汗、心汗等,凡此种种皆由阴阳失衡所致。临床上有一种汗症称作绝汗,即是阴气、阳气衰竭导致大量出汗,是急危重症的末期表现之一。

  中医提醒六种出汗情况: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2.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

  4.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诊断: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诊断: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6.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中国养生网小编总结:生活中有很多人,手脚心经常出汗,要经常换鞋换袜子。中医把这种病称作汗症,认为是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致汗液外泄。经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 有氧体力活动预防高血压

      体力活动与高血压关系极为密切,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经常参加体力活动者的1.52倍。   小编推荐:   白领运动讲究“慢半拍”   清晨6... [阅读全文]
  • 平调清温峻 你该怎么补?

      补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主要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的不足,或补益某一脏腑的虚损,以达到扶助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内经》所说的“虚者补之”,“损者益之”... [阅读全文]
  • 中药养生先辨清体质再进补

      生活与中药   国人使用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炎帝神农氏时期。老广是把中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至,广东的老火靓汤也似乎成了广东人懂生活的代... [阅读全文]
  • “七少”养生心法

      1.少怒。怒是七情中最强烈的一种情绪。“怒不节,气乃不固”。怒则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引起心脑血管病。故善于养生的“老寿星”,无不忌怒。   止怒的主... [阅读全文]
  • 音乐处方―怡情益健康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感情,能使一个人感到满足,诱发一个人的活动力,帮助一个人宣泄内在的情绪。音乐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 [阅读全文]
  • 动则不衰 乐则长寿

      叩响张开济的家门,开门的是他的夫人。“你看,我们家都成琉璃厂了!”她笑着把我迎进屋里。   张家的布置别具一格,木雕、竹雕、铜雕、玉雕令人目不暇接,给现代... [阅读全文]
  • 喜暖怕凉者如何调理?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平素怕寒喜暖,这种人多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还同时伴有以下症状:面色淡白无华、四肢倦怠、常盗汗,或者还会伴有腰脊冷痛、宫寒不孕等。  ... [阅读全文]
  • 怎样活到100岁

      医学专家指出,人要活动一百岁,除了不吸烟、饮酒适量、饮食均衡、坚持锻炼等长寿秘诀之外,以下三点也十分重要,那就是:终生学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保持有希望。 ... [阅读全文]
  • 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方成,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1918年生。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任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助理研究员;上海《观察》周刊漫画版主... [阅读全文]
  • 不良习惯让人“晕”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头晕的现象,排除一些患病原因外,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头晕?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麟鹏从中医的角度向我们表明,不良生活习惯是造... [阅读全文]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