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脚本编程>Go语言 > GOLANG使用Context实现传值、超时和取消的方法

GOLANG使用Context实现传值、超时和取消的方法

2019年03月19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go1.7之后,新增了context.context这个package,实现goroutine的管理。

context基本的用法参考golang使用context管理关联goroutine

实际上,context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设置超时。比如,如果我们有个api是这样设计的:

type packet interface {
  encoding.binarymarshaler
  encoding.binaryunmarshaler
}

type stack struct {
}
func (v *stack) read(ctx context.context) (pkt packet, err error) {
  return
}

一般使用是这样使用,创建context然后调用接口:

ctx,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stack := &stack{}
pkt,err := stack.read(ctx)

那么,它本身就可以支持取消和超时,也就是用户如果需要取消,比如发送了sigint信号,程序需要退出,可以在收到信号后调用cancel:

sc := make(chan os.signal, 0)
signal.notify(sc,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go func() {
  for range sc {
    cancel()
  }
}()

如果需要超时,这个api也不用改,只需要调用前设置超时时间:

ctx,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3*time.second)
defer cancel()
pkt,err := stack.read(ctx)

如果一个程序在运行,比如read在等待,那么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那就应该自己运行就好了。而人工干预,也就是需要取消,比如要升级程序了,或者需要停止服务了,都属于这种取消操作。而超时,一般是系统的策略,因为不能一直等下去,就需要在一定时间没有反应时终止服务。实际上context这两个都能支持得很好,而且还不影响read本身的逻辑,在read中只需要关注context是否done:

func (v *stack) read(ctx context.context) (pkt packet, err error) {
  select {
  // case <- datachannel: // parse packet from data channel.
  case <- ctx.done():
    return nil,ctx.err()
  }
  return
}

这是为何context被接纳成为标准库的包的缘故了吧,非常之强大和好用,而又非常简单。一行context,深藏功与名。

另外,context还可以传递上下文的key-value对象,比如我们希望日志中,相关的goroutine都打印一个简化的cid,那么就可以用context.withvalue,参考go-oryx-lib/logger。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移动技术网。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