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开发语言>Java > Mybatis高级映射、动态SQL及获得自增主键的解析

Mybatis高级映射、动态SQL及获得自增主键的解析

2019年07月22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mybatis 本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ibatis, 2010年这个项目由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迁移到了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mybatis 。下文给大家介绍mybatis高级映射、动态sql及获得自增主键的内容,具体详情请参考本文。

一、动态sql

相信大家在用mybatis操作数据库时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假如现在我们有一个关于作者的list authorlist,需要根据authorlist里已有的作者信息在数据库中查询相应作者的博客信息。那么最容易想到的做法就是遍历authorlist,获取相应的信息查询数据库。

for(int i=0;i < authorlist.size();i++) {
……
//查询数据库代码
//select * from blog where author=#{author,jdbctype=varchar}
}

想一想,如果假设authorlist的长度为n,那么我们就需要查询n次数据库,如果用这种方法,程序的开销不仅仅是查询,还有从数据库连接池中取出连接实例、建立数据库连接、将数据库实例返还给数据库连接池,假设这三个动作加起来总共用时0.001秒。那么采取遍历的办法查询,将会多耗时0.001n秒,如果需要查询1000次,那么将多1秒钟的时间,对于程序猿来说,这是不可忍受的,因为这只是一个循环查询,还不算其它的业务代码。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答案是肯定,其中之一是动态sql:

先上代码:

<select id="dynamicforeachtest" resulttype="com.blog.blog" parametertype="java.util.list">
select * from blog where author in
<foreach collection="list" index="index" item="item" open="(" separator="," close=")">
#{item}
</foreach>
</select>

tem表示集合中每一个元素进行迭代时的别名,

index指定一个名字,用于表示在迭代过程中,每次迭代到的位置,

open表示该语句以什么开始,

separator表示在每次进行迭代之间以什么符号作为分隔符,

close表示以什么结束这样返回值就可以用list<bolg>接受.

但是动态sql中的foreach语句用的最多的实在insert语句中,并且通常在in子句中使用。

二、高级映射

在使用mybatis的时候,一般是使用resulttype = com.blog.author 实体类来接受查询结果

或者是使用resulttype = java.util.map将数据库列名作为key,记录值作为value返回。

但是这次需要使用resultmap,它可以允许自由组合返回值的形式,用以处理更复杂的查询。

还是先上代码:

sql:

<select id="getblogs" resultmap=" blogs " parametertype="map">
select a.authorid,
a.uthorname,
b.blogid,
b.blogname
from author a left join blog b on a. authorid=b. authorid where a. authorid = #{authorid,jdbctype=integer}
</select>

mybatis配置:

<resultmap id="blogs" type="com.bloh.blog">
<id property="authorid" column=" authorid">
<result property="authorname" column=" authorname">
<collection property="postslist" oftype="com.bolg.post">
<id property="blogid" column=" blogid"/>
<result property="blogname" column="blogname"/>
</collection>
</resultmap>

blog实体类

public class bolg {
private integer authorid;
private string authorname;
private list<post> postslist;
//setter getter
}

post实体类

public class post {
private integer blogid;
private string blogname;
//setter getter
}

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实体接受一个复杂查询了。

下面再介绍下各个属性的作用:

其它和普通mybatis查询的属性和配置就不细说了,

resultmap用来代替resulttype,表示查询结果返回的格式

resultmap中的id主要有两个作用:

类似索引,提高查询性能

区分不同结果

所以id最好不要省略,如果没有主键,用能唯一区分记录的字段代替

result即实体类中定义的变量名,column是数据库的列名

collection 就是列表、map等集合

postslist就是在blog实体类中定义的list变量名

oftype就是对象列表中对象的实体类。

三、获得自增id:

如果有如下情况,在插入数据库记录后,想得到插入记录的主键,用以后面的业务代码

那么mybatis针对这种情况也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不支持批量插入):

mysql是原声自增id;假设自增主键的字段名就为id

<insert id="insert" usegeneratedkeys="true" keyproperty="id" parametertype="user">
insert into <include refid="table_name" /> ( name, age )
values ( #{name}, #{age} )
</insert>

比普通的插入就多了两个属性 usegeneratedkeys="true" 表示开启返回自增id

keyproperty="id" 表示返回主键的名字。

那么在业务代码中就可以用下列语句接收:

假设实体类为user

user usernew = usermapper.insert(user);

usernew.getid //即为插入后的自增id

其实,mysql的自增主键可以用select last_insert_id();来得到,

所以,还有一种写法:

<insert id="insert" parametertype="user">
<selectkey resulttype="int" order="after" keyproperty="id">
select last_insert_id() as id
</selectkey>
insert into name,age
values ( #{name}, #{age} )
</insert>

和mysql的获取主键方式刚好相反,mysql是insert执行后由表分配自增长的值,而oracle是获取到自增长的值后再进行插入记录操作,在执行insert sql前必须指定一个主键值给要插入的记录所以要要在"before"的时候拿到自增的序列,然后用selectkey的方式注入到入参映射中即可。假设自增长还是id

<insert id=" insert " usegeneratedkeys="true" keyproperty="id" parametertype="xxxx" >
<selectkey resulttype="int" order="before" keyproperty="id">
select seq_table.nextval from dual
</selectkey>
insert into id,name,age
values
(#{id} #{name}, #{age} )
</insert>

这里的id就是selectkey获得的自增id。

接收方式和mysql一样,在获取自增主键时,最好使用实体接收。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mybatis高级映射、动态sql及获得自增主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