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移动技术>手机>苹果 > 5G有真假吗?从iPhone 11想到的几个话题

5G有真假吗?从iPhone 11想到的几个话题

2019年09月19日  | 移动技术网移动技术  | 我要评论

2019款iphone开始上周五已经开始接受预定。由于苹果已经不再公布初期销量,今年的iphone是否得到市场认可,销量究竟增长还是下滑,或许只有等到苹果明年年初公布第四季度业绩,或者第三方数据公布才能真正获知。

今年iphone最大的一个争议就是不支持5g网络。虽然库克公开解释是5g网络还不够成熟普及,苹果没必要冒进;也许吧,但就算库克想用也没基带芯片。

苹果今年4月才和高通达成专利授权和部件供应协议,导致2019款iphone来不及用高通基带芯片,只能继续用英特尔的基带芯片,而英特尔又拿不出成熟量产的5g基带。所以,苹果只能尴尬等到明年再上5g。

很多人认为,5g网络现在不够普及,苹果明年再上也完全来得及。很多果粉甚至认为,5g网络并不会带来实质性提升,支不支持无所谓。

或许其中一些是每年都会升级iphone的死忠果粉,或者从未体验过5g网络(毕竟现在只有少数终端在一线城市才能体验到5g)。

关于现在是否应该购买5g手机,5g网络何时才能普及,5g网络有什么意义,怎么看待nsa和sa网络标准,的确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和争论。

结合美国和国内5g网络和终端的实际进展,简单谈谈自己对几个问题的看法。纯属一个科技媒体人从消费领域出发的浅显观点,权当抛砖引玉讨论,欢迎不同意见,更接受通信行业的专业人士指正。

5g有真假吗?从iphone 11想到的几个话题

1、现在该不该买5g手机?

美国四大运营商正在积极铺设5g网络,大体来说,年底前每家运营商至少会在8-10个一线城市部署5g基站服务。相比之下,中国国有运营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举投资铺设5g网络,部署速度明显领先美国,在5g时代占据着先发优势。

市场研究公司bernstein预计,今年年底前中国将部署15万个5g基站,韩国以7.5万个排名第二(韩国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一直是数一数二的),而排名第三的美国只有1万个基站。而2020年底前,中国的5g用户将达到1亿人。

中国移动计划今年年内在全国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明年则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

实际上,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一线大城市的诸多地区都已经率先提供了5g服务。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在一线重点城市开通了5g网络商用/试点。

中国5g服务的资费也不能算贵。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上个月表示,联通5g的套餐最低190元,而中国电信本月会在北京推5g新号段,网络套餐起步价格只有199元。这已经够有普及诚意了。

所以,如果你渴望第一批用上5g网络服务的用户,那么购买5g手机就是早买早享受。

这并不是说有了5g手机,就一定可以随时随地用上5g网络;而是有了5g手机,就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先用上5g网络,体验完全不同于4g的网络服务。而且,中国5g网络覆盖范围正在越来越大,兴建步伐越来越快,未来的体验只会越来越完善。

2、各家都有5g旗舰

实际上,主流厂商里面只有苹果没有5g旗舰,有的厂商甚至已经发布了两部。在苹果的主场美国,三星、lg、摩托、一加都已经或即将发布5g旗舰;而在中国和国际市场,华为、vivo、oppo、小米、中兴也先后推出了5g排头兵。

苹果只能怪自己此前错信了英特尔基带业务,贸然和高通陷入专利苦战,错过了第一批时机。

中国市场今年发售的5g旗舰价格都比同等档次的iphone便宜,选择也很多。诸多厂商实力产品价格从3798元到7999元,从中端的vivo到高端的三星,可以说是丰俭由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vivo此前发布的iqoo pro 5g起售价只有3798元,直接把高通最新骁龙855 plus芯片的5g终端价格拉低到了4000以下,这可能是国内最具性价比的5g旗舰机。

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售价最低5500元起步(再次吐槽64gb起步的鸡贼做法,其他厂商都是128gb起步,128gb的iphone 11要5999元),高配甚至超过万元的iphone 11系列却不支持5g网络,的确是令人尴尬。

花这么多钱买一部高端手机,现在和未来都无法享受到已经商用的、最新通信技术服务,我是觉得不值。而且,除了每年换机的死忠果粉,相信普通用户买iphone也至少会用上三年。

简单的说,5g可能并不是2019年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功能,但绝对是旗舰机的一个标志。

3、nsa还是sa?

关于非独立组网(non-standard alone)和独立组网(standard alone)这两种标准的争论也是近期国内一些读者的争论焦点。

顾名思义,一个是基于4g基站升级改造的5g组网方式nsa,一个是完全独立组建端到端的5g组网方式sa。两套标准也各有长短。

个人觉得nsa和sa之间并不是真假的区别,而是在处在不同阶段、面向不同终端、带来不同提升的演进式关系,可以称为初期5g和完全5g。

具体来说,nsa可以令运营商节省成本,利用原有的4g核心网络,无需额外投入大量资金,迅速铺设打造5g网络,令消费者可以尽快享受到5g网络超高速率(大带宽)的移动互联网特性。可以说,nsa是面向消费终端的5g,带来的是超高清视频、云端协同、ar/vr等方面的体验提升。

sa则需要运营商投入更多资金,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网络,无法现有的4g网络基站。但是sa网络标准可以全面体现超高速率embb、超大连接mmtc、超低时延urllc的5g网络三大特性,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潜能。

可以说,sa面向的不仅是普通消费终端,更是面向物联网、智能城市、无人机、无人车、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诸多商用领域,带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真正的生产力提升。

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运营商都是采用的“先nsa,再sa”的5g网络铺设策略。原因也很好理解,运营商利用此前投入巨资打造的4g基站,打造nsa标准的5g服务,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尽快商用占据市场。

但是,中国在3g和4g时代步伐落后于全球,迫切希望在5g时代可以占据先机。这种国家科技大战略促使运营商在发展符合商业利益的nsa的同时,也遵循国家需要去重点发展sa网络,推动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实现5g网络的三大特征,带动生产力的真正飞跃。

中国三大运营商选择在5g商用初期以nsa模式组网,同时逐步向sa过渡。立场最为明确的中国移动会同步推进nsa和sa发展。今年年底的所有5g基站同时支持nsa和sa。

4、明年不让用nsa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断章取义。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上海mwc时表示:“中国政府很明确,明年1月1日开始,5g终端必须具备sa模式,nsa的手机就不可以入网了。”

一些自媒体人只抽出这一句话来发挥,演绎成了“明年nsa标准手机就无法使用”这样的谣言。

实际上,如果结合杨杰当天的完整讲话就会发现,他的意思非常明确:由于政府的立场,明年销售的5g手机必须同时支持nsa和sa,而不可以只支持nsa模式。

那句话的准确意思是,只支持nsa的手机不可以在中国入网。

这是因为目前全球绝大多数运营商都是从nsa开始起步建设5g网络,因此起步伊始大多数5g手机都是支持nsa为主,支持sa的反而是屈指可数。高通的5g基带芯片一开始也是只支持nsa,随后才推出了同时支持两种组网方式的x55芯片。

中国为了大力发展sa,推动运营商和终端厂商配合这一战略,所以才会要求5g终端必须同时支持两种网络标准。但一个5g手机必须同时支持nsa和sa两种标准,和“nsa标准手机无法使用”是完全两个意思。

那么运营商的态度是如何呢?“5g基站投资是4g的两倍,功耗是2.5倍-3倍。希望未来运营商的投入可以更低,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这是中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同一天活动上的讲话。他还表示中国移动将充分利用4g站址资源建设5g,实现快速网络部署。

5、买手机暂时没必要纠结

个人觉得,作为普通消费者,在2019年购买智能手机的时候,其实没必要纠结nsa还是sa组网方式。因为真正在智能手机上体验到的5g网络特性,其实就是大带宽特性,通俗点说就是高下载速度,而这是nsa就可以直接提供的。

sa带来的5g全面潜力,更多的是在超大连接和超低时延方面的突破,涉及到更多的并不是智能手机终端用户。

此外,虽然中国运营商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建设5g网络,网络覆盖范围和扩大速度也占据全球领先,但即便是基于4g网络改造的nsa标准5g网络,要达到目前4g网络的覆盖范围,保守估计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独立组网的sa标准5g网络需要较长的建网周期,要达到4g网络覆盖范围,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当然是因为5g网络的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不妨回顾一下3g和4g网络在中国的商用和普及速度。

中国是2009年1月向三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2009年下半年开始商用),2013年12月发放4g牌照(2014年下半年开始商用),2019年6月发放5g牌照(2019年下半年开始商用)。3g到4g、4g到5g的升级都大约是5年时间。

在未来几年的过渡期内,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都会处在5g和4g混用的阶段。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5g都是先发展nsa,都会处在5g+4g并存的阶段。这也是通信网络发展的常规之路。

我是觉得,如果自己所在城市已经有5g网络或者即将商用的话,买个并不算贵的5g手机,并不需要考虑什么nsa还是sa。一个智能手机用多久,三年到头了吧?早买早享受最新技术体验。

如对本文有疑问,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