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动技术网 > IT编程>开发语言>C/C++ > 定位new表达式与显式调用析构函数

定位new表达式与显式调用析构函数

2020年04月21日  | 移动技术网IT编程  | 我要评论

缘来有你,至尊天神的庇护,极速传说演员表

c++的核心理念之一是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资源获取即初始化。资源有很多种,内存、互斥锁、文件、套接字等;raii可以用来实现一种与作用域绑定的资源管理方法(如std::lock_guard);这些都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内存是一种资源。从字面上来看,“资源获取”是指在栈或堆上开辟空间,“初始化”是指调用构造函数,“即”的意思是两者是绑定起来的。对应地,资源销毁即释放。这种机制保证了任何函数访问参数对象时不会访问到非法地址,除了构造和析构函数以外的任何函数的参数都不会是未初始化的。

然而,c++作为能够面向底层的语言,允许我们把内存获取与初始化分开来:std::mallocstd::free用于分配和释放内存,定位new表达式和析构函数的显式调用用于初始化和销毁对象。

malloc与free

std::malloc用于分配内存,std::free用于释放内存,两者都定义在<cstdlib>中:

void* malloc(std::size_t size);
void free(void* ptr);

比如,我想要分配一个int的动态内存,就应该给size填上sizeof(int),返回值就是指向那个int的指针。如果是数组,就给size乘上元素个数。注意在c++中,从void*t*的转换不能是隐式的。

要回收它,把指针传给free,不需要siz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t main()
{
    auto p = static_cast<int*>(std::malloc(sizeof(int) * 10));
    p[0] = 1;
    p[1] = 2;
    std::cout << p[0] << ' ' << p[1] << std::endl;
    std::free(p);
}

如果std::malloc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比如内存不足,std::malloc会返回nullnullptr的前身。实际使用时都应该考虑这种情况。

std::malloc得到的内存必须用free释放。std::malloc/std::free的内存分配与new/delete不互通。

定位new表达式

std::malloc分配的内存是未经初始化的,对于int等内置类型可以直接使用,而类类型则未必,需要先初始化才能使用。

我们知道,类的非静态成员函数都有一个隐式的this指针作为参数,构造函数也不例外,在未初始化的内存上构造对象,就是把这块内存的指针作为this传入构造函数。不幸的是,没有显式调用构造函数这种语法:

auto ptr = static_cast<a*>(std::malloc(sizeof(a)));
ptr->a("hello"); // error

(在msvc中,ptr->a::a("hello");是合法的,但这是非标准的。)

我们需要定位new,它定义在<new>中,需要#include以后才能使用:

void* operator new(std::size_t, void*);

new运算符是可以重载的,new运算符的功能是为new表达式中的构造函数提供this指针。但是定位new不行,它总是忠实地返回它的第二个参数。

定位new表达式有以下形式:

new (ptr) type;
new (ptr) type(args);
new (ptr) type[size];
new (ptr) type[size]{list};

ptr为要当作this的指针,type为要构造的类型,args为可能为空的参数列表,size为数组大小(可以动态),list为数组元素列表。

利用定位new,把ptr作为this的构造函数可以这样调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tility>

class a
{
public:
    a(std::string s) : string(std::move(s))
    {
        std::cout << "a::a(std::string)" << std::endl;
    }
    std::string& get()
    {
        return string;
    }
private:
    std::string string;
};

int main()
{
    auto ptr = static_cast<a*>(std::malloc(sizeof(a)));
//  std::cout << ptr->get() << std::endl; // disaster
//  ptr->a("hello");                      // error
    new (ptr) a("hello");
    std::cout << ptr->get() << std::endl;
//  delete ptr;                           // disaster
    // what's next?
}

不要因为ptr简单就不加括号,括号不是为了什么运算符优先级,而是定位new表达式的一部分。

刚才不是说std::mallocnew不互通吗?怎么在std::malloc来的ptr上用定位new了呢?因为定位new根本不插手内存分配,和std::malloc是两回事。

定位new不止可以用于std::malloc来的动态内存,甚至可以是局部变量:

char buffer[sizeof(a)];
auto ptr = new (buffer) a("hello");
std::cout << ptr->get() << std::endl;

与常规的new一样,定位new表达式也返回一个指针,就是type*类型的ptr

显式调用析构函数

上面通过std::malloc得到的ptr,为什么不能直接std::free呢?因为std::string里面的资源还没释放,正确的做法是调用a的析构函数。

不能对一个对象调用构造函数,那么析构函数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在形式上有点怪,尤其是当你把模板参数t换成int后得到ptr->~int()时,后者直接写是不合法的。

所以对于上面的ptr,要这样才能释放所有资源:

ptr->~a();
std::free(ptr);

显式调用析构函数,就像在帮编译器做事情一样。编译器会不会领情呢?写个代码测试一下吧: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tility>

class a
{
public:
    a(std::string s) : string(std::move(s))
    {
        std::cout << "a::a(std::string)" << std::endl;
    }
    std::string& get()
    {
        std::cout << "a::get()" << std::endl;
        return string;
    }
    ~a()
    {
        std::cout << "a::~a()" << std::endl;
    }
private:
    std::string string;
};

int main()
{
    {
        a a("");
        a.~a();
    }
    std::cout << "i'm ok" << std::endl;
}

程序输出:

a::a(std::string)
a::~a()
a::~a()
i'm ok

看来编译器并不领情,即使我们调用了析构函数,变量离开作用域时还会再调用一次。尽管在msvc和gcc中,i'm ok都成功输出了,std::string都挺住了错误的析构,但是这个程序的行为仍然是未定义的。

因此,定位new语句与析构函数的显式调用必须配对。

如对本文有疑问,请在下面进行留言讨论,广大热心网友会与你互动!! 点击进行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

验证码:
移动技术网